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西省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感染现状,探索高危人群的暴露情况与感染途径,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职业暴露人群,用单放射免疫扩散溶血实验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山西省的职业暴露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暴露方式以加工(44.93%)、喂养+清扫禽舍(21.74%)和喂养+清扫禽舍+捕捉(15.94%)为主;接触病死禽时91.89%的人员采取了防护措施;研究显示山西职业暴露人群H5N1病毒的感染率为0.97%,曾经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县与未发生过疫情的县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95)。结论山西省禽类职业暴露人群可能存在H5N1隐性感染,并提示无论是否发生过禽间疫情,均需加强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部分人群HCV感染状况初步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部分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查阅文献与描述性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HIV感染者、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无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特点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结果山西省160例HIV感染者中检出HCV阳性111例,其中男性97例(60.6%),女性14例(8.75%)。2 875例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中,检出HCV阳性500例,其中男性298例(10.37%),女性202例(7.03%)。1 496例无偿献血人群中共检出HCV阳性5例,其中男性3例(0.2%),女性2例(0.13%)。结论有吸毒史的HIV感染者及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是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由于目前对丙型肝炎的治疗既缺乏有效手段,又没有特异的疫苗。因此,保障安全用血,对高危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防治工作,是阻断HCV传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早期实验诊断,最理想的方法是从患者标本中直接测特异性抗原或IgM类特异抗体。由于抗原检测需在发病的最初几日之内,且持续存在时间较短,标本难以取得,故测IgM类特异抗体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本文采用MacELISA(测IgM抗体)和RPHI(测总抗体)对山西省EHF疫区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非出血热病例及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进行EHF抗体测定和IFAT(分别检测IgG和IgM特异抗体)进行并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标本:1985~1988年山西省EHF疫区确诊病例(具有临床症状,IFAT测定双份血清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单份血清IgG抗体效价≥1:1280者)血清标本76份和临床疑似病例(具有  相似文献   
4.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和CT、MRI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CT和MRI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994年~2001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科40例MSA患者的临床资料、CT和MRI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MSA平均发病年龄为52.2±6.8岁,男性占70%,女性占30%;患者多为慢性发病,进行性加重,对美多巴治疗无明显效果.神经系统症状复杂,头颅CT和MRI可见脑干、小脑萎缩,环池及四脑室扩大.结论 MSA临床以自主神经症状、锥体外系、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CT和MRI主要表现脑干、小脑萎缩,环池及四脑室扩大,但MRI较CT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6.
山西省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在山西省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流行的优势型。方法用RT-PCR和型特异性引物逆转录巢式PCR法,对山西省271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病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非肝癌癌症患者、性关系混乱者和性病患者、职业献血员、吸毒者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HCVRNA的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271份抗HCV阳性标本中,HCVRNA检出率为45.45%~89.66%,平均67.52%。以丙型肝炎病人、献血员和吸毒者的HCVRNA检出率较高(76.9%~89.7%),χ2=30.44,P<0.01。在133份HCVRNA阳性血清中,仅检出了108例1b型、2a型和此两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者。未检出1a型、2b型和3a型。其中1b型占80.00%(88例),2a型占11.81%(13例),混合型占6.36%(7例)。在肝癌患者和献血员中,仅检出1b型的感染;非肝癌的其他癌症患者中,未发现混合感染。各基因型在各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也有差别,丙型肝炎患者、非肝癌的其他癌症患者、吸毒者和从业人员的各基因型构成比较接近,均以1b型为主。而性病患者和性关系混乱者中1b型和2a型感染者比例相等。结论山西省HCV的基因以1b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等抗栓治疗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②方法 患者分3组.Ⅰ组为缺血性卒中后再发脑出血的患者,Ⅱ组为同时间住院的脑出血患者,Ⅲ组为缺血性卒中后长期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而无脑出血发生的患者.分别对其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过去脑梗死时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及止血参数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③结果 Ⅰ组和Ⅱ组比较,有卒中史者多于Ⅱ组;Ⅰ组和Ⅲ组比较,其年龄大,卒中史次数多、血压高,服药时间短,血小板数目减少明显,PT,TT,时间延长.④结论 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等抗栓治疗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避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过量,有助于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西省2005年流感流行情况,为我省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病毒变异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血凝抑制实验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393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山西省2005年正常人群的总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以:B/沪/361/2002最高(95.9%,237.74),其次为A3/闽/411/2002(91.6%,65.76),A1/沪/7/1999最低(85.8%,59.64)。3个地区中山西省南部的临汾地区乙型抗体水平最高;甲3型抗体水平以中部的晋中地区为最低;北部的大同地区甲1型抗体水平高于另两地。不同年龄的人群中6~岁人群的3型抗体水平均为最高。[结论]甲3型,甲1型流感在该省曾有过流行,但该省2004-2005年流感流行以乙型为主。3型抗体的分布有地区和年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西省特殊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现状和基因分布规律.[方法]1997~1999年采集山西省妇女教养所劳教人员、性病门诊病人和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血清1487份,用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的42份标本进一步用型特异性引物RT-PCR进行基因分型,并对3份标本进行了PCR产物的直接序列测定.[结果]1487份标本中,妇女教养所劳教人员、性病门诊病人和从业人员的抗-HCV检出率分别为4.49%、2.17%、0.95%,三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妇教所劳教人员中有性伴侣和无性伴侣者间,性病门诊的性病患者和非性病患者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42份抗-HCV阳性标本进行HCV基因分型,仅检出了Ⅱ/1b型、Ⅲ/2a型和Ⅱ/Ⅲ混合型.3份标本HCV核心区部分核苷酸序列与日本株相应区段的差异均为6%;1份Ⅱ/1b型与河北株的差异大于与日本、上海和湖南株的差异.[结论]HCV感染与1年内有1个以上性伴侣或患性病的关系不密切;性乱者与性病患者的HCV基因序列与其他地区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大灶脑梗死组(n=22)、小灶脑梗死组(n=25)和腔隙性脑梗死组(n=20)病人进行研究,于发病后3d和2周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血小板GMP-140、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GMP-140的浓度。结果发病3d内大灶脑梗死组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浓度较对照组非常显著升高(P<0.001),小灶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浓度也较对照组升高(P<0.005~0.001),但无大灶脑梗死组升高明显(P<0.05);小灶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病人血小板粘附率(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均显著升高(P<0.01)。发病2周时,3组病人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浓度均已明显下降,但仍较对照组高(P<0.05),而PAdT和PAgT均降至正常或更低。结论不同类型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处于显著的活化状态,血浆GMP-140浓度PAdT和PAgT能更准确地反映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