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荧光素纳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术(ICGA)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9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并行FFA和ICGA检查的31 475例患者。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检查项目、性别、年龄、眼部疾病种类、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 共4 67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度4 367例(13.87%),中度277例(0.90%),重度22例(0.07%)。95.72%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5 min内。行FFA检查患者4 125例出现不良反应,轻度3 813例、中度277例、重度22例、未记录严重程度13例。FAA检查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行ICGA检查患者73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ICGA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行FFA和ICGA患者481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联合检查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过敏试验无法完全预测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FFA和ICGA的不良反应,不同疾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不同,需要更加重视年轻患者和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疾病在造影开始后1 h内的检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 8月至 2 0 0 3年 10月 ,对 15 0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剖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行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  15 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 86 5± 2 4 4min ,术中出血量 5 0~ 12 0ml,平均住院时间 6d。结论 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觉知压力、情绪调节能力与职业认同一般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实习生138名,应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觉知压力量表、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实施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得分为(65.17±7.40)分,觉知压力量表得分为(38.48±7.08)分,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得分为(93.31±7.23)分;职业认同与觉知压力呈负相关关系(P<0.001),与情绪调节能力呈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专业调剂、觉知压力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各维度均为职业认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73.9%的方差变异量。结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临床管理者应注意其压力的监测和控制,提升情绪调节能力,以提高职业认同感,保证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再生育妇女盆底功的影响,为促进产妇盆底康复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54例二胎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根据分娩方式及初产后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分为顺产未治疗组330例,顺产治疗组70例,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204例,选择性剖宫产治疗组50例,比较各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及四维超声检查情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Aa、Ba、Ap、Bp及C点测量值均明显高于顺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P<0.05)。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以及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Aa、Ba、Ap、Bp及C点测量值明显降低(P<0.05)。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与顺产未治疗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治疗组与顺产治疗组比较,静息状态下膀胱颈最下缘距离(bladder neck symphyseal distance,BSD)、膀胱颈移动度及尿道膀胱后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未治疗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与顺产治疗组及剖宫产未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下BSD、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数值均明显好于顺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P<0.05)。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组的治疗组,Valsalva动作下BSD、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均优于未治疗组(P<0.05)。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子宫脱垂及直肠前壁膨出发生率均明显小于顺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P<0.05)。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以及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子宫脱垂及直肠前壁膨出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及治疗组的SU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顺产组(P<0.05)。顺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以及剖宫产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SU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和剖宫产均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后及时实施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减轻二次分娩加重的尿失禁及POP。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快速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在快速、精确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真菌高度保守序列18S rRNA为目标序列,通过引物设计,建立ddPCR检测真菌体系。在深圳一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采集了有IFI高危因素和/或临床症状的83例患者血样(n=83),采用血培养及ddPCR法分别对血样进行真菌检测。结果 ddPCR检测真菌体系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可以达到3.2 copies/μL,重复性良好。临床试验中,22例确诊/临床诊断IFI患儿血样中,ddPCR检测阳性19例。61例拟诊/非IFI患儿血样中,ddPCR法检测结果有2例阳性。结论 初步证明ddPCR技术可用于新生儿IFI的检测,该技术是新生儿IFI筛查甚至诊断很有前途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吉妮、爱母和T型380三种宫内节育器(IUD)的放置后3年内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自愿要求放置IUD避孕而无禁忌证的育龄妇女35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放置吉妮IN IUD(112例)、MCuIUD(120例)、TCu380AIUD(118例)。定期随访填写调查表。结果 3种IUD 3年累积吉妮组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最低(P<0.05);续用率最高(P<0.05)。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不规则出血情况3种节育器在放置的前3个月内无明显差异,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放置吉妮环者明显降低,与其他两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腹疼痛情况,吉妮组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带增多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异常情况的发生率前屈及后屈位置子宫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屈后屈子宫较其他位置子宫更容易发生腰腹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妮节育器放置后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爱母和T型380节育器,且续用率最高。前屈后屈子宫较其他位置子宫更容易发生节育器放置后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检索近 15年的国外文献 ,成人的链球菌感染后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仅有 3例报道[1 3 ] ,国内极少报道 ,现将工作中遇到的 1例报道如下。患者 :女性 ,2 5岁。因反复左足底红斑 2年 ,加重 10d于 1998年 8月 14日入院。患者于 1996年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 ,体温 38~ 39℃ ,1周后出现左足底大片红斑、肿胀、疼痛 ,后又出现双下肢肿胀、疼痛 ,行走困难 ,外院诊断为“结节红斑” ,予青霉素、布洛芬治疗 1个月后痊愈 ,局部未留色素和瘢痕。入院前 2 0余天受凉后再次出现咽痛、发热 ,入院前10d再次出现左足底红斑 ,局部肿胀、疼痛 ,逐渐向小腿扩…  相似文献   
10.
背景:颈椎前路手术虽入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风险大,但能固定颈椎主要承重的前柱,固定较为稳定,复发率较低。由于该项技术较新,临床缺乏相关固定参数。
  目的:对C4-C6前路固定参数进行测量,为该节段前路固定治疗的广泛开展提供参数参考。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颈椎检查C4-C6颈椎无病变的35例研究对象的CT影像学资料,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0岁,平均41.2岁。采用Mimics16.01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重建测量椎体前后径及左右径,椎体高,椎骨横突孔的前后径与左右径,左右两侧横突孔内侧缘之间距离,左右两侧椎弓根轴线与矢状轴和水平轴的夹角及长度。
  结果与结论:椎体左右径C4-C6由(26.67±0.25) mm逐渐增长到(32.89±0.12) mm,椎体前后径C4-C6由(6.89±0.12) mm逐渐增长到(8.85±0.44) mm,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体正中矢状面前、中、后缘高度从C4[前缘(7.99±0.51) mm,中高为(7.09±0.42) mm,后高为(7.76±0.49) mm];到C6[前缘为(9.89±0.45) mm,中高为(8.42±0.75) mm,后高为(8.84±0.26)mm],椎体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椎骨横突孔前后径和左右径均随椎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 <0.05)。C4-C6左右两侧横突孔内侧缘距离由(25.10±0.45) mm逐渐增长到(28.89±0.56) mm,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椎弓根轴线与矢状轴和水平轴的夹角及长度均随颈椎序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