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慢性肝病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病变程度关系,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eAg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67例慢性乙型肝炎,45例肝炎肝硬化,52例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肝硬化,肝癌患者均显著高于慢性乙肝患者(P<0.05),肝癌患者中HBsAg( ),HBeAg( )组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HBsAg( ),抗-HBe( )组(P<0.05),结论: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肝癌存在HBV高水平复制,部分抗-HBe( )者HBV复制水平仍较高。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已被证实,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注意到肝细胞内HBV DNA水平与肝癌发生的关系,观察到血清HBeAg阴性患者有高滴度的HBV DNA,且部分血清HBeAg阴转与慢性肝炎恶化、重型肝炎发生和慢性肝炎癌变密切相关。为探讨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3.
彩超测量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不同肝功能状态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超 )检测 71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 (DPV)、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 (VPV)、门静脉血流量 (QPV)、脾静脉内径 (DSV)、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 (VSV)、脾静脉血流量 (QSV)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 DPV、DSV增宽 ,VPV、VSV减慢 ,QSV增加 ,且肝功能越差 ,变化越明显 ;QPV在 Child A级、B级患者增加 ,Child C组患者减少。结论 肝硬化不同肝功能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同 ,彩超测量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血清HBV DNA含量与HBeAg及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116例CHB病人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M。结果 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CHB轻、中、重度血清HBV DNA含量逐渐降低(P<0.05)。结论 基因水平证实HBeAg是HBV复制指标;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BV DNA含量逐渐下降;定量检测HBV DNA对判断肝损害程度、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清TBA水平并与常规肝功能酶学指标ALT、AST、ALP、GGT作对比分析。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异常率与ALT、AST、ALP、GGT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对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有较高灵敏性,对判断病情活动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我科1993年收治73例病毒性肝炎的血液流变学12项指标检测结果,同时对22例用蝮蛇抗栓治疗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变化,讨论血流变检测对病毒性肝炎血淤型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意义。44例血淤型肝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示血液粘滞性、聚集性、凝固性明显高于非血淤型组(P<0.05-0.01)和正常组(P<0.01)。而 27例非血淤型肝炎大多数血流变指标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与正常组对比P<0.05-0.01),22例血流变明显改变患者,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血淤症表现减轻,血流变异常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V型胶原 (IV -C)、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9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IV -C、HA、LN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V -C、HA、LN水平在不同病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IV -C、HA、LN水平升高程度依次为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肝炎重度 >慢性肝炎中度 >慢性肝炎轻度 >急性肝炎。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V -C、HA、LN水平可反映肝脏损害程度 ,炎症活动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1986年我科报道了使用山茛菪碱治疗病毒性肝炎急黄型,有加速退黄和降酶作用。次年,我们又作了前瞻性试验,发现较大剂量山茛菪碱(654-2)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肝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53例重型乙型肝炎、44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1例正常人血清β2-MG水平。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及正常人血清β2-MG水平;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MG水平与Alb呈负相关,与ALT、T-Bil、PT呈正相关;重型乙型肝炎死亡者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血清β2-MG水平是反映肝组织损害程度良好指标,对了解重型肝炎病情危重程度,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和评价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甘利欣组 ( 5 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 )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 ,观察其降低ALT、T Bil和疗效 ,与对照组对比。结果 :甘利欣组降ALT2周为 ( 70 4± 6 2 7)u/L ,4周为 ( 76 6± 6 4 1 )u/L ;降T Bil 2周为 ( 6 3± 84)mmol/L ,4周为 ( 84± 1 0 6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 :降ALT分别为 ( 34 9± 42 4)u/L和 ( 4 2 9± 495 )u/L ,降T Bil分别为 ( 2 5± 77)mmol/L和 ( 32± 72 )mmol/L ,t检验 ,P <0 0 5。甘利欣组治疗总有效率 92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 5 % ,u检验 ,P <0 0 5。结论 :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 ,能改善症状 ,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 ,是治疗病毒性肝炎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