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对比经传统外科内引流术和内镜下塑料胆道内置管引流术(ERBD)两种手术方式对恶性胆道低位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1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97例恶性胆道低位梗阻患者分别行传统外科内引流术及ERBD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手术适应证、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50例患者采用ERBD,47例成功,技术成功率94.0%,术后2例并发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4%;47例患者采用传统外科内引流术,44例成功,技术成功率93.6%,术后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胰腺炎,1例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6.8%。经χ2检验,两组操作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和1周的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ERBD组均明显少于手术引流组,合并内科疾病的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病人中,采用ERBD组所占比例为42%,采用传统外科内引流术组所占比例为1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BD以其创伤小、适用范围广、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引流途径更近似人的生理状况等优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验证不同分化肝癌细胞株MHCC97L、MHCC97H和HCCLM3的恶性表型,并探索其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90、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及CD24的表达情况.方法 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三种不同分化细胞株MHCC97L、MHCC97H和HCCLM3的侵袭能力,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三种不同分化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90、EpCAM、CD24在三种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MHCC97L、MHCC97H和HCCLM3三种细胞穿膜细胞数存在明显差异,HCCLM3(30.57±8.95)个>MHCC97H (21.33±4.17)个>HCC97L (9.33±3.85)个,F=38.484,P< 0.01.对奥沙利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HCCLM3为(36.57±6.95)μmol/L,MHCC97H (26.35±3.88) μmol/L,MHCC97L (17.68±3.25) μmol/L,F=40.181,P<0.01. CD90在MHCC97L、MHCC97H和HCCLM3细胞中的表达比例分别为0.92%±0.21%、1.98%±0.23%和2.5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481,P<0.01);EpCAM在三种细胞中的表达比例分别为2.11%±0.32%、3.23%±0.18%和4.38%±0.49%,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84.800,P<0.01);CD24在三种细胞中的表达比例分别为0.68%±0.37%、1.22%±0.26%和1.36%±0.2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77,P<0.01).结论 分化越低的肝癌细胞株侵袭能力越强,对化疗敏感性越差,其中的肝癌干细胞比例则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大肠湿热证中医证状评分,腹泻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IL-17、IL-23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湿热证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D-乳酸(D-LA)、内毒素(BT)、二胺氧化酶(DAO)、IL-17、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祛湿理肠汤用于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能够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SD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62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成VSD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的治疗有效率及平均治愈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近年作为新技术在国内陆续开展,而消痔灵注射术应用于临床已20多年,其技术成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欠佳。我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应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配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210例痔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肝包虫病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胆漏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167例囊性肝包虫病例,其中术后出现胆漏者46例,观察内囊摘除术(A组)、内囊摘除联合大网膜填塞术(B组)、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C组)、肝部分切除术(D组),比较术后胆漏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外引流置管时间的情况。结果 C、D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体外置管引流时间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胆漏发生率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术后胆漏发生率低,带管引流时间段、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肝包虫手术治疗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行肝癌切除,同时联合脾脏切除,其中6例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同时,增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同时,增加贲门周围曲张血管缝扎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前复查白细胞、血小板均恢复正常,无肝功能衰竭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脏Ⅰ期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