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在围手术期不同应用方式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大肠癌并拟行大肠癌手术的病人按照雷替曲塞不同的给药方式随机分为4组:A组,术中腹腔灌注雷替曲塞;B组,术中静脉滴注雷替曲塞;C组,术中腹腔灌注+术后静脉滴注雷替曲塞;D组(对照组),术中生理盐水灌注+术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随后研究4组病人经雷替曲塞治疗后的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 在术后各临床并发症、系统毒性等方面的分析中,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组间的3年总存活率及无病生存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TNM分期为Ⅲ期的结直肠癌病人中C组的3年总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雷替曲塞化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于TNM分期为Ⅲ期大肠癌的病人,围手术期应用雷替曲塞,特别是术中腹腔灌注联合术后静脉输注雷替曲塞可以显著改善3年总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常用于结直肠肿瘤化疗的第三代铂类药物,以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现已成为结直肠癌化疗的标准方案。结直肠癌化疗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最近研究发现,具有靶向能力的修饰物与化疗药物结合,能提高肿瘤组织内化疗药物的局部浓度。iRGD肽作为一种靶向肽与化疗药物结合,能增强化疗效果,血管内注射与iRGD肽偶联修饰过的化疗药物,能导致化疗药物与肿瘤血管结合,并能扩散到血管外的肿瘤实质。本文就iRGD肽协同奥沙利铂逆转结直肠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做详尽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类型,探讨结直肠癌K-ras基因野生型及突变型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通过基因测序,指导临床靶向药物用药。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直肠外科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通过手术室取材、组织标本DNA提取、逆转录PCR、凝胶电泳、胶回收、直接测序等技术筛选K-ras基因突变标本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突变率及突变类型。结果共筛选出了34例(34%)K-ras基因突变标本,其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第一外显子的第12及第13密码子。结果表明:第一外显子的第12密码子GGT突变为GAT或GTT;第一外显子第13密码子由GGC突变为GGT。其中并未发现第二外显子第59及第61位发生突变,及第一外显子12位13位同时突变。结论 K-ras基因结直肠癌中约有34%发生突变。在K-ras基因突变类型与患者的病期、病理类型、肿瘤的浸润深度、发病部位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直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组直肠类癌患者:直肠指检+肠镜+活检正确诊断率可达97.8%。45例患者中42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3.3%,5年生存率93.8%。治疗:肠镜电烧1例,肛门局部切除17例,肛局部扩大切除4例,腹肠壁楔形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术22例。结论直肠类癌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率低,易误诊;消化内镜为诊断直肠类癌首选方法,结合肛诊可以提高类癌诊断率;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类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盆腔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LPLN)是低位直肠癌患者常见的局部转移部位,同时也是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部位,然而目前对于LPLN转移的治疗方案仍没有明确的定论。同时LPLN的转移应被看作是局部而不是全身,新辅助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CRT)并不能替代手术清扫,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LND)依然不可或缺。但由于LLND可能意味着更长的手术时间和更多的术后并发症,将其应用于所有低位直肠癌患者或许属于过度治疗,因此可受益患者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LPLN的大小、短径缩小率、信号强度以及边缘特征均应加入筛选考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有大约15%~20%并发肠梗阻,伴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由肿瘤所致肠梗阻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对于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式虽然在不断研究与改进的同时还存在着争议,说明无论在治疗观念或治疗技术上都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在围手术期不同应用方式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大肠癌并拟行大肠癌手术的病人按照雷替曲塞不同的给药方式随机分为4组:A组,术中腹腔灌注雷替曲塞;B组,术中静脉滴注雷替曲塞;C组,术中腹腔灌注+术后静脉滴注雷替曲塞;D组(对照组),术中生理盐水灌注+术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随后研究4组病人经雷替曲塞治疗后的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 在术后各临床并发症、系统毒性等方面的分析中,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组间的3年总存活率及无病生存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TNM分期为Ⅲ期的结直肠癌病人中C组的3年总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雷替曲塞化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于TNM分期为Ⅲ期大肠癌的病人,围手术期应用雷替曲塞,特别是术中腹腔灌注联合术后静脉输注雷替曲塞可以显著改善3年总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PTPN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项临床指标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8年12月于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就诊且病理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46例。随机挑选出13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和14例患者的非癌组织,进行PTPN9蛋白质免疫组化染色,由两位高年资的病理科医师进行双盲评分。参照染色评分,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大体形态、分化程度、预后等各项临床指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PTPN9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水平(P=0.009),且与N分期(P=0.021)、M分期(P=0.022)、病理分期(P=0.008)、糖尿病患病(P=0.022)和生存情况(P=0.001)有关。与低表达PTPN9的结直肠癌患者相比,高表达PTPN9的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下降(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TPN9的表达水平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HR=1.202,P<0.05)。结论 PTPN9的表达强度在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有统计学差异,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更高;随着PTPN9的表达强度增高,肿瘤病理分期也随之升高;高表达的PTPN9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高表达PTPN9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