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前在预防和控制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措施的有效性,以提高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的安全。方法对于从与单采血小板有关的原辅材料进货到单采血小板采集完毕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同时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通过血小板袋上连接的样本袋或通过COMPODOCK无菌接管仪接袋取样,同时将被抽检的血小板进行锁定。接种后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如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则该血小板可放行。结果1837份单采血小板中,确认阳性的1袋(0.054%)。结论目前在预防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的措施是有效的,但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ELISA二步法试剂在献血者抗-TP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并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方法用两个厂家的ELISA方法试剂筛查21 62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有反应性样本用TPPA方法确证,分析同方法不同厂家试剂的检测情况及其与TPPA结果的关系。结果 21 620例样本中抗-TP有反应性的129例,两个厂家试剂的结果和TPPA确证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两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和仅一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经TPPA确证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当S/CO值≥5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88%;当S/CO值≥10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98%。结论两个厂家试剂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应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以减少错误地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的机率。  相似文献   
3.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毒是经输血(包括血制品)和性接触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其危害性在性病之中仅次于艾滋病。目前国内外血站采用非特异性血清试验来筛选梅毒,国内常用的试剂盒:勾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环状卡片试验(RPR),主要是检测螺旋体在破坏组织时释放的一种抗原性物质——心拟脂刺激机体产生的具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在机采血小板细菌培养中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降低假阳性率。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站采集的机采血小板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培养了1918份血小板,初次培养阳性反应有6例,占0.31%;确认阳性1份,阳性率为0.05%;假阳性反应5例,假阳性率为0.26%。结论假阳性反应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找出原因,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控制,就能减少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年来珠海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确保血液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ELISA筛查珠海市无偿献血者标本93216份,其中HIV Ag/Ab阳性标本149份,经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做确证试验,收集和整理确证为HIV感染者的基本信息,对HIV感染率和HIV感染人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珠海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0.020%(19/93216)。HIV感染者中男性占94.74%(18/19),明显高于女性的5.26%(1/19);以未婚为主,占84.21%(16/19);18~39岁年龄段高达94.74%(18/19);外地户籍占78.95%(15/19);高中或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占73.98%(14/19);职业呈散在分布;所有HIV感染者均通过性途径传播,其中异性传播占52.63%(10/19),略高于同性传播的47.37%(9/19)。结论近几年珠海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与1998-2005年相比呈明显增长态势,应加强献血者血液安全宣传教育,建立高危献血者主动退出机制,从而有效遏制献血者HIV感染率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BV/HCV/HIV核酸检测试剂对血站常规ELISA筛查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1RNA 3个项目的8人份汇集检测,阳性汇集池再拆分检测。结果 33 714份ELISA筛查阴性标本中,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5例,阳性检出率为0.015%,未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和HIV-1RNA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以便在无偿献血招募、体检咨询、献血者信息管理、血液检测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对珠海地区1998~2005年无偿献血者进行HIV检测,分析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998~2005年珠海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阳性率为0.004%(4/95 410)。HIV感染者均为青壮年(28~38岁),男女性别比为3∶1,婚姻状况大多不详,职业为服务业、自由职业和无业人员。结论2003年开始在珠海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发现HIV感染者。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止输血性传播HIV。  相似文献   
8.
珠海市2009年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以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09年本市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类整理。结果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依次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脂血、乙肝表面抗原(HBsAg)、量少、梅毒、质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絮状物以及其他因素。结论为减少血液报废,必须做好献血前宣传及咨询服务工作,同时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操作,完善采血前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目前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概率及探讨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方法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阳性标本作细菌鉴定。结果1837份单采血小板中,初筛为阳性的4袋(0.22%),复筛确认阳性的1袋(0.054%),经鉴定为痤疮丙酸杆菌。结论目前的单采血小板模式是安全的,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抽检不合格的原因.方法:每月随机抽取当月制备的FFP 4袋进行质量检测,对2009年全年的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和ALT的合格率100%,细菌培养、总蛋白含量和容量的合格率100%,FⅦ:C检测的合格率79.2%.结论:凝血因子Ⅷ含量低于标准是FFP抽检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不稳定的特性引起.因此加强管理和过程监控.进一步提高FFP的抽检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