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患者 男性,46岁。12年前发现左上腹有1包块,未予重视。近两年来包块增大明显,饭后饱胀不适,平卧时感觉呼吸困难,大小便无异常。1周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市级三甲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总结其在实施安徽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卫生适宜技术全面推广提供参考性建议。 方法 总结、分析我国及安徽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7年申报的安徽省第二批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推广工作中的措施、方法(包括思想建设、项目选题、组织保障、项目实施及推进等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持续性改进建议。 结果 安徽省第二批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胆囊结石的临床策略与个体化治疗”(项目编号:2017-RK05)顺利完成,在项目推广实施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改进建议:①建立技术目录、满足基层需求;②注重行政干预、加强督导统筹;③开发网络资源、丰富学习手段;④建立示范基地、发挥示范辐射;⑤加强考核评价、建立评价制度;⑥建立奖惩机制、加强激励措施。 结论 市级三甲医院对安徽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及实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行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经验,提高了卫生适宜技术的转化效率,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为卫生适宜技术全面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中转开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共进行4 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93例,中转率2.17%,主要原因有:胆囊三角解剖不清50例(53.8%),腹腔内广泛粘连25例(26.9%),Mirizzi综合征8例(8.6%),胆囊消化道瘘5例(5.3%),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3.2%),胆道变异损伤1例(1.1%),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1.1%)。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腹腔内广泛粘连是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组(C组)、单纯胆道支架置入组(B组)及保守治疗组(A组)患者间的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及远期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病例58例,同A组相比,B、C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9/47),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第3、6、12月时支架通畅率分别为77.8%(14/18)、38.9%(7/18)、11.1%(2/18);C组术后第3、6、12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85%(17/20)、55%(11/20)、30%(6/20);A组、B组及C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8.2及12.9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切实可行,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8年和6年来收治的1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术前正确诊断率为23.1%(3/13)。13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7例,11例获随访,死亡1例。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检查手段相对不足,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小肠肿瘤的认识,及时剖腹探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外伤44例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0月治疗44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肝外伤诊断阳性,非手术治疗2例(4.5%),手术治疗42例(95.5%)、全组治愈41例(93.2%)、死亡3例(6.8%)。结论腹穿、B超、CT以及血液动力学是肝外伤诊断的常用有效方法,肝外伤治疗的策略是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方法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432例胆道残余结石病人进行了598次经胆道镜取石术的护理观察,分析引起32例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并发症患者经过妥善的处理和护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转归较好.结论 内镜专科护士要充分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熟悉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而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结石又称肝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 多见于亚洲的东部、南部国家, 西方国家少见, 故又称为东方肝胆病, 是我国常见且难治的胆管疾病, 在我国以华南、西南、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高发, 近年来虽然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生率有所下降, 但其下降幅度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 以其病情复杂、病变部位广泛、手术并发症多、术后残石率高、术后易复发等原因成为我国非肿瘤胆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微创技术和内镜手段的应用与发展,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段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LC组62例和LC+LCBDE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数等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ERCP+LC组与LCBDE组在手术成功率(83.87%vs 90.00%)、术后住院天数[(7.86±3.41)d vs(6.31±2.95)d]、一次性结石取净率(98.3%vs 97.8%)、30 d内再入院率(3.4%vs 2.2%)相关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ERCP+LC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LC+LCBDE组高(25.4%vs 11.1%,P=0.042);ERCP+LC组并发症主要包括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及感染,后者并发症则为胆漏、胃肠功能恢复欠佳及出血。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这两种微创术式均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式,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院自身技术和设备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此项微创技术也已成为肝胆外科医生必备的技术之一,但其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却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更高,已由0.1%~0.2%上升至0.4%~0.7%。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此术式已成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如果处理不得当,将会极大地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怎样及早发现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