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腹主动脉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例应首选外科治疗 ,切开双侧股动脉并阻断 ,然后用球囊将血栓拉出股动脉 ,这样血栓不会栓塞远端血管。只有在没有血管外科的条件下 ,情况又比较紧急时 ,才可以采用作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检测指标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劳动能力(运动贮量)的意义。方法:34例AMI后病人,住院期间进行了多种临床检测,出院前24~48小时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部分病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最后作统计学逐步回归分析,找出与病人运动量相关的指标。结果:病人发病年龄,静息脉压与休息、运动峰值心率差(心率差)的乘积对运动贮量有负向影响(r分别为-0.5081,-0.7135);病人出院前的一般状况,心率差与运动贮量有正向影响(r分别为0.4973,0.6325);在研究的20项因素中,经逐步回归分析,有4项在a=0.05的水准上选入回归模型,所得到的方程为:y=418.67—7.88x1 119.39x6 7.85x10-1.07x12.结论:AMI病人住院时的上述4项指标可以较好的预测其出院时的劳动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动脉硬度指数(ASI)能否检测动脉硬化早期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61例高血压病人的ASI,并用高频超声测量其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MD)和硝酸甘油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ID).结果 ASI与FMD呈负相关:r=-0 340(P<0 01),ASI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的FMD值低于正常组(P<0 05).ASI正常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的NID差别不大(P>0 05).结论 ASI是一个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杓形、非杓形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相关肽(CGRP)与高血压昼夜变化的相关性及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动态血压检查仪将11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形(B组)和非杓形(C组),同时在昼夜规定的范围内采血,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CGRP.设对照组为A组.结果 ET值B组、C组昼间值,C组夜间值均高于A组,且有明显差异(P<0.05;P<0.01;P<0.01).CGRP值B、C两组昼夜值均低于A组,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杓性高血压患者昼间,非杓形高血压昼夜间均有缩血管物质ET水平的升高,即ET分泌增加和/或活性增强;舒血管物质CGRP昼夜分泌减少和/或活性减弱.由此反映了这两种血浆活性物质调节失衡在高血压的发病中是有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冠心病侧支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反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冠心病侧支循环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无侧支循环的冠心病患者(A组)、17例有侧支循环的冠心病患者(B组)及20例正常对照组(C组)血清VEGF浓度。结果:B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A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A组VEGF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有侧支循环的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升高,VEGF可能参与了冠心病侧支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BNP在舒张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7例左室功能正常、28例舒张性心衰及28例舒张性并收缩性心衰患者进行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及心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左室功能正常组血浆BNP(17.1±9.9)pg/ml,舒张性心衰组(99.5±66.7)pg/ml,舒张性并收缩性心衰组(511.4±422.5)pg/ml,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血浆BNP31pg/ml作为诊断舒张性心衰的分界值,其特异性为96%。认为根据血浆BNP变化诊断舒张性左室功能不全简单快速,其准确性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对心功能及血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68例年龄≥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非杓型组和杓型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结果非杓型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及BNP水平显著高于杓型组;两组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每搏量无显著差异;非杓型组E/A比值显著低于杓型组。结论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BNP水平显著增高,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而舒张功能减退显著。  相似文献   
8.
1 原发性高血压与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发病关系密切。内皮细胞可产生多种扩血管物质 ,如前列环素、一氧化氮(NO)以及血管收缩物质如内皮素 (ET) ,血栓素和血管紧张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指内皮细胞在病理因素 (如高血脂、氧自由基、吸烟、高血流切应力 )等刺激下 ,失去正常功能 ,如NO分泌异常及活性降低等 ,其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导致血管痉挛 ,血管异常收缩 ,血栓形成及血管增生 ,它与动脉粥样硬化 ,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有密切关系。内皮功能与EH ,目前认为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T与NO的失衡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心理疗法和抗抑郁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以性别、年龄、诊断相匹配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疗法和抗抑郁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清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水平的变化 ,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液相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 2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 AP组 )、2 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SAP组 )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 (NC组 )血清 GM- CSF浓度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及 P-选择素含量。结果  U AP组血清 GM- CSF、血浆 P-选择素、v WF的水平明显高于 SAP组及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SAP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虽均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U AP患者血清 GM- CSF分别与血浆 P-选择素、v WF呈正相关 (r=0 .5 83及 r=0 .5 74 ;P均 <0 .0 1)。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 GM- CSF浓度升高 ,其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激活和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