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接种VX2肿瘤的18F-FDG PET/CT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研究免接种VX2肿瘤后,不同时间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glueose,18F—FDG)的代谢变化,以及不同接种部位肿瘤18F—FDG代谢的差异。方法:建立VX2兔肿瘤模型,干接种后第14和19天,行PET/CT显像,观察肿瘤生长与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的变化:根据CT测量计算肿瘤体积,取SUVmax进行统计,并计算2h肿瘤滞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观察肿瘤部位18F—FDG分布情况并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各组肿瘤在不同时间的体积与SUV的相关性。结果:连续动态PET/CT观察发现,VX2肿瘤生长迅速,肿瘤体积随接种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各组SUV随接种时间延长均呈线性升高;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肿瘤体积(r=0.89,P〈0.05)与SUV值(r=0.93,P〈0.05)呈显著相关,RI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不同时间点的SUV值与肿瘤体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PET/CT和膦屏所见18F—FDG浓聚部位,经病理证实为肿瘤细胞富集区域。结论:VX2兔肿瘤模型是可用于PET/CT领域的理想动物模型;于不同部位接种,肿瘤的生长和侵袭方式相似;应用PET/CT进行放、化疗的疗效监测时,应选择在肿瘤18F—FDG代谢呈线性升高时间段进行。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但是常规显像困难.11C-胆碱是新近研究较多的一种正电子肿瘤阳性显像剂,因它不通过泌尿系统排泄而被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通过11C-胆碱、18F-氟脱氧葡萄糖、11C-乙酸和11C-甲硫氨酸在前列腺癌PET结果的比较,总结了11C-胆碱PET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对于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并与99Tcm-MDP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97例肿瘤及疑诊为肿瘤的患者在30天内先后行18F-FDG PET-CT及99Tcm-MDP骨扫描,对比分析两者的显像结果。结果:97例中经临床和病理确诊基于病例分析,为骨转移63例,62例18F-FDG PET显像阳性,1例假阴性;99Tcm-MDP骨显像阳性49例,假阴性14例,两者敏感度分别为98.4%和7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4例为阴性患者,其中PET显像阴性29例、假阳性5例,骨显像阴性21例、假阳性13例,两者的特异度为85.3%和61.8%(P>0.05),符合率为93.8%和72.2%(P<0.05)。基于病灶分析,97例中共分析1261个骨骼区,骨转移存在于226个骨骼区,剔除不能定性的14个区,18F-FDG PET显像阳性222个区,假阴性4个区;而骨扫描显像阳性154个区,假阴性72个区;两者的敏感度分别为98.7%和6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021个阴性区,其中18F-FDGPET显像为阴性1010个区,假阳性11个区;骨扫描显像阴性1001个区,假阳性20个区;两者特异度分别为98.9%和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的诊断符合率为98.8%,骨显像为92.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CT表现分组,溶骨性病灶和CT上无明显异常改变病灶的FDG PET和骨扫描的检出率分别为99.4%和72.6%及81.5%和4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均高于骨扫描对溶骨病灶和CT上无明显改变病灶的检出优于骨扫描。  相似文献   
4.
尿路感染患儿行99mTc-EC肾动态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在小儿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尿路感染患儿的99mTc-EC肾动态显像资料49例,男21例、女28例,平均3.37岁.结果 49例UTI患儿中,确诊合并有先天性尿路畸形者21例(42.86%),其中膀胱输尿管反流10例(47.62%),肾盂输尿管接合部狭窄7例(33.33%),肾重复畸形4例(19.05%).21例合并尿路畸形者中,17例(80.95%)出现肾皮质的形态改变或放射性分布异常,20例(95.24%)出现单侧或双侧肾图异常;而28例无尿路畸形的UTI患儿中,仅有1例(3.57%)出现双侧肾皮质的放射性分布异常,无1例出现单侧或双侧的肾图异常.结论 尿路感染患儿中开展99mTc-EC肾动态显像,可有效检出合并尿路畸形者,使其得到早期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对儿童脑肿瘤高低级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肿瘤患儿(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2.13岁)术前PET/CT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图像分析分别按目测法、半定量法判定,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验证,分为高、低级别两组,用t检验比较两组代谢差别,通过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诊断界点(ODC)。结果:低级别肿瘤8例(Ⅰ级4例,Ⅱ级4例),高级别肿瘤11例(Ⅲ级4例,Ⅳ级7例)。两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间差异明显,高级别组代谢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组(t=-2.394,P=0.028<0.05),且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r=0.478,P=0.039<0.05)。余半定量分析方法中,肿瘤白质比(T/W)两组间存在差异(t=-2.579,P=0.020<0.05)。SUVmax 的 ROC AUC 为0.801(95% CI:0.579-1.0,P=0.029),ODC 为3.3;L/W 的AUC为0.807(95% CI:0.585-1.0,P=0.026),ODC 为1.94。结论:18 F-FDG PET/CT 显像对儿童脑肿瘤的级别分析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所指的半定量方法中SUVmax及T/W诊断意义较大,且前者与病理分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131I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GBq,n=19)、中剂量组(2.22GBq和2.96GBq,n=50)和高剂量组(≥3.7GBq,n=37)。对实施^131I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131I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I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131Ⅰ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Ⅰ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 GBq,n=19)、中剂量组(2.22 GBq和2.96 GBq,n=50)和高剂量组(≥3.7 GBq,n=37).对实施131Ⅰ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131Ⅰ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 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Ⅰ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 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Ⅰ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NB的45例患儿病例资料,按治疗前后分为治疗前组(n=13)和治疗后组(n=32)。所有患者接受18F-FDG PET/CT显像,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作为PET定量分析依据。结果 治疗前组所有原发灶均见FDG摄取增高(13/13,100%),治疗后组7例FDG摄取增高(7/32,21.9%)。PET/CT检出23例淋巴结转移(23/45,51.1%),其中局部淋巴结转移17例,伴或仅远处淋巴结转移13例;骨(或骨髓)转移18例(18/45,40.0%);胸膜转移2例;肝转移1例;硬膜下转移3例;脑实质转移1例(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多器官转移)。PET/CT显像后临床分期:在治疗前组中,4例分期改变(4/13,30.8%),其中1例Ⅱ期患者分期提高到Ⅳ期(1/2),3例Ⅲ期患者分期提高到Ⅳ期(3/5);在治疗后组中,17例患者分期改变17/32,53.1%),0期患者因4例发现骨(或骨髓)转移,调高分期(4/14,28.6%),可疑Ⅰ期患者中,6例因原发灶区异常软组织影未摄取FDG,调低分期(6/7,85.7%),Ⅱ期患者1例发现盆腔FDG代谢增高结节,调高分期(1/3),Ⅲ期患者中2例分别发现骨及椎管内转移,调高分期(2/2)。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提供客观的分期依据,提高了NB原始分期及再分期的准确性,其中再分期获益更大;Ⅲ期患者的分期改变最为显著;治疗后Ⅰ期患者分期明显调低。PET/CT改变分期的主要原因是对全身病灶检出的敏感性高;另一方面可以评估原发灶术后术区异常组织是否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骨转移瘤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140例18F—FDGPET/CT检查病例,按病灶的4种CT形态(成骨改变、溶骨改变、混合改变及无改变)分组,探讨肿瘤骨转移灶代谢表现与形态表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治疗情况与转移灶代谢表现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行Mann—Whitney检验及x2检验。结果140例患者分未治疗组78例(55.7%),治疗(化疗及内分泌)组62例(44.3%)。共检出病灶1658个,CT示成骨病灶415个(25.0%),溶骨病灶567个(34.2%),混合病灶177个(10.7%),无改变病灶499个(30.1%)。对未治疗组1045个病灶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ax。)行Mann—Whitney检验,混合病灶、溶骨病灶SUVmax高于成骨病灶、无改变病灶(SUVmax。中位值分别为5.7,5.2,4.8及4.6,Z=-4.680,-6.067,-2.237,-4.635,P均〈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行,检验,未治疗组以溶骨性改变(39.6%)为多,治疗组以成骨性改变(35.9%)为多,组间病灶组成明显不同(x2=67.8,P〈0.05),治疗组代谢水平明显低于未治疗组(SUVmax中位值分别为4.9及4.6,Z=-4.315,P〈0.05)。结论骨转移病灶形态表现不同,其代谢表现差异明显,溶骨病灶的SUVmax。明显大于无溶骨病灶;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能通过对病灶转归的改变影响病灶形态及相应代谢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131Ⅰ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Ⅰ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 GBq,n=19)、中剂量组(2.22 GBq和2.96 GBq,n=50)和高剂量组(≥3.7 GBq,n=37).对实施131Ⅰ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131Ⅰ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 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Ⅰ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 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Ⅰ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