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4年以来,本院用脾动脉栓塞(SAO)方法治疗1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替代脾切除术,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3例ITP患者,均附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11~45岁,平均26.38岁。其中慢性ITPl2例,急性ITPl例。12例慢性ITP病程  相似文献   
2.
对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于化疗结束后次日应用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0μg·d-1,皮下注射,连用5~7天,最短3天,最长20天。并选择同期恶性血液病化疗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化疗后末梢血WBC>4.0×109·L-1或ANC>2.0×109·L-1;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化疗后发热并发感染的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组患者中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表明rhG-CSF有使化疗后患者末梢血WBC、特别是ANC恢复加快,减少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 TAD 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12例,年龄17~47岁。总有效率为66.7%,完全缓解率(CR)为41.7%。5例获 CR 的时间是26~66天,平均53天,较国内其它方案为快。CR 时间为2~9月,平均6.2月,较其它方案又较短。TAD 方案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轻微。TAD 方案对5例获 CR 者,于诱导治疗第一疗程后,除1例外,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下降均不明显;但于第二疗程后,白血病细胞全部减少到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20%/以下,这种现象似可作为本方案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缺失(mrltiple tumor suppressor gene 1,p16/MTS1)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29例MDS的p16/MTS1基因的缺失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29例MDS患者未见有p16基因缺失。结论 p16基因缺失和MDS的发病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L-18诱导PBMC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IL-18在体外诱导PBMC后,以MTT法测定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在杀伤活性最大时,以BAS-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sFas-L的含量,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CD_(16)/CD_(56)、Fas-L、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结果 PBMC在体外经IL-18诱导后,能明显增强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在PBMC经IL-18诱导后的d 4,这种杀伤活性最高。在杀伤活性最高时,PBMC表达CD16/CD_(56)、Fas-L、穿孔素、颗粒酶B的能力明显增加,但培养上清液中sFas-L的含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IL-18能诱导PBMC杀伤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并使其对Raji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这种杀伤机制可能与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AL)强烈化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影响化疗成败。近年来文献报道川感染是AL第一位早期死亡原因。因此对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分析了463例次AL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再障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乳酸脱氢酶,并研究其对MDS预后判定、诊断及与再障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介绍的酶法.结果MDS组与正常人组、再障组相比较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再障组与正常人组相比较血清LDH水平无明显差异;MDS组中LDH明显增高组与LDH增高组相比较,LDH明显增高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后者.结论血清LDH水平可作为MDS与再障鉴别诊断、MDS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的检测黄建尧,曾庆曙,杜爱梅,任立奋,严国维恶性血液病往往伴有止血功能紊乱,而止血功能紊乱的原因甚为复杂,近年来对此问题研究颇多,其中抗凝系统的变化可能起着较为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对1991年9月至1992年10月间...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2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致病菌的种类以及药物敏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9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201例次院内感染。结果 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口腔、泌尿道、肛周为主;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硫霉素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P<0.01),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硫霉素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苏宏任立奋蔡学杰1994年12月~1996年2月我院血液科以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9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急性白血病共9例,其中初治6例,复治3例,男6例,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