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浮针疗法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8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MOSPM评定并随机分为浮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34例,对浮针组患者采用浮针疗法,针刺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的第2周末、第4周末复评MOSPM,并对其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浮针组三次MOSPM评定结果两两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针刺组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周末的比较中有明显差异性(P〈0.05);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疼痛程度均有明显改变,其中浮针组在轻度疼痛患者明显增多(26.47%/47.06%),重度疼痛患者明显减少(35.29%/8.82%);③两组患者治疗后浮针组的有效率(79.41%)明显优于针刺组(52.94%),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浮针疗法对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波同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与单纯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差异。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联合组(25例)予以脑波同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氟西汀治疗;氟西汀组(23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进行评分,比较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检测2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雌二醇水平变化。 结果 联合组于治疗第2、4、6周末HAMD、EPDS得分下降快于氟西汀组(P<0.01);联合组在治疗2周后CGI疗效指数(EI)高于氟西汀组(P<0.05),联合组在治疗6周后CGI疗效总评指标(GI)和疗效指数(EI)方面与氟西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于治疗4、6周后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氟西汀组;联合组于治疗6周后血清TSH、COR、雌二醇水平较氟西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波同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少、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与单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DSM-5失眠诊断标准、年龄18~55岁的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服用右佐匹克隆片1~3mg/d;研究组加用4周认知行为疗法。入组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记录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存在疼痛、焦虑、失眠等不适经历,希望家属陪护,以及对机械通气、各种侵入性操作的疼痛记忆比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4.
100例“抑郁发作“首次住院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患者首次住院应用抗抑郁药及合并用药情况,以便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MD-3,对1997年1月~2002年6月份,在我院首次住院,诊断为"抑郁发作"的患者,男女各50例,对患者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和合并用药的分布、频度及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首次住院的"抑郁发作"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中,其药物的品种、使用频度均在逐年变化,第一代抗抑郁药物使用频度逐年下降,而第二代抗抑郁药物则逐年上升;第一代抗抑郁药副反应大于第二代抗抑郁药,两代抗抑郁药联合应用,疗效并不增加,而副反应明显大于单一用药;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较普遍,占88.00%以上.结论"抑郁发作"首次住院患者的抗抑郁药临床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第二代抗郁药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接受,其用药比例逐年增加.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在抗抑郁治疗中有滥用之势,其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失眠症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特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失眠症患者认知和行为特征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失眠症患者与睡眠正常者,在人格、认知活动和情绪表现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具有高度一致的个性心理特征、内倾性和不稳定性的人格;有明显的对睡眠主-客观评估不一致的特点;存在对失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源外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所以全面认识失眠症的个性心理特征.早期心理干预,从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的角度理解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A组接受浮针治疗并服用安慰剂,B组服用度洛西汀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C组服用安慰剂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末简易Mc Gill疼痛量表(SF-MPQ)、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评定疼痛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三组SF-MPQ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治疗后SF-MPQ各项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SF-12评分显示,三组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PCS和MCS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相当,能较好地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癫痫性精神障碍147例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147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使用抗癫痫药和精神药物的分布、频度及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癫痫性精神障碍治疗中,抗癫痫药以卡马西平使用频率最高占64.1%.本组资料中,药物副作用发生率48.3%,以锥体外系副反应居首位.结论卡马西平是治病癫痫性精神障碍最常用的药物,在癫痫性精神障碍治疗中,须注意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ersistent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PSP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PSPD患者随机分为浮针治疗组、度洛西汀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6例。浮针治疗组予浮针治疗并加服安慰剂,度洛西汀组服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安慰剂组服用安慰剂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各组均持续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imple McGill Pain Scale,SF-MPQ)、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浮针治疗组、度洛西汀组治疗6周末,SF-MPQ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总分减分率≥50%者进入随访研究。结果(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1、2、4、6周各组患者SFMPQ各项评分、HAMD和HAMA总分均降低(P0.05,P0.01),且浮针治疗组在治疗后即刻SF-MPQ各项评分均降低(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浮针治疗组治疗1、2、4、6周SF-MPQ各项评分、HAMD和HAMA总分均降低(P0.05,P0.01),度洛西汀组治疗2、4、6周SF-MPQ各项评分、HAMD和HAMA总分亦降低(P0.05,P0.01)。(2)浮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8.3%),度洛西汀组17例(50.0%),安慰剂组7例(21.2%)。与安慰剂组比较,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χ~2=6.04,P0.05),且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浮针治疗组(χ~2=14.9,P0.05)。(3)浮针治疗组19例和度洛西汀组17例进入随访。与治疗6周末比较,随访3、6个月时SF-MPQ各项评分、HAMD和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度洛西汀组5例(29.4%)发生不良反应,浮针治疗组无不良反应(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结论浮针疗法与度洛西汀治疗PSPD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浮针疗法起效更快,且临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度洛西汀。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耳穴贴压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并与单纯运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男性住院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有初发的和复发的。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氟西汀和氯丙咪嗪分别合并氯硝安定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合并氯硝安定治疗的 60例强迫症患者分为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 ,每组 3 0例进行对照分析。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 (Y BOCS)、副反应量表 (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的疗效相似 (P >0 .0 5 ) ,两组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氟西汀组副反应较氯丙咪嗪组少且轻 (P <0 .0 5 )。结论 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合并氯硝安定治疗强迫症均有肯定疗效 ,治疗时可适当合并氯硝安定治疗。氟西汀组副反应较少 ,应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