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Endobutton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应用Endobutton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7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4~45岁,平均35岁.根据Young骨盆骨折分型:APCⅡ型6例,APCⅢ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 13 d,平均8d. 结果 本组7例患者耻骨联合复位均满意,固定坚强、牢固,术后测量耻骨联合距离为4~5 mm.7例患者术后获7~24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患者均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根据陈坚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可1例.1例患者出现耻骨联合后区轻微疼痛. 结论 Endobutton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疗效良好,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及能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麻光喜  张骏  杨益宇  王宇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2051-2054
  目的  评价血小板裂解液用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融合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均实施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血小板裂解液椎间孔隙注射。记录患者手术指标,评价手术前后疼痛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腰椎功能水平[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术后12个月患者腰椎影像学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82.41±17.28)min]显著长于对照组[(167.86±15.49)min, t=5.219,P<0.001],而术中出血量[(218.64±19.53)mL]及住院时间[(6.59±0.71)d]与对照组[(221.57±19.06)mL、(6.41±0.69)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96、1.514,P=0.372、0.132);研究组术后3、6、9、12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术后12个月,2组腰椎间融合率(98.57% vs. 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0,P=0.362),而研究组椎骨融合层数[(4.68±0.52)层]和腰椎间隙高度[(11.62±1.12)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1±0.34)层、(10.53±1.04)mm,t=23.873、5.891,均P<0.001];2组术后12个月内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  血小板裂解液腰椎间孔隙注射可有效缓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融合术后疼痛反应,改善腰椎功能恢复水平,提高腰椎间组织愈合程度和稳定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靶肌内注射方式及剂量对大鼠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大鼠45只,行神经显微缝合手术后分为A、B、C、D、E 组,每组9只。A、B、C组手术后靶肌内单部位分别注射bFGF 800,400,200 U,D组多部位注射bFGF 200 U,E组(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手术后8周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动作电位幅值和肌纤颤电位波幅。结果各靶肌内注射bFGF组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加,纤颤电位波幅降低(均P<0.05)。多部位注射bFGF(D组)相比单部位注射bFGF组(C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加,纤颤电位波幅降低(P<0.05)。不同剂量单部位注射bFGF组间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以及纤颤电位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肌内注射bFGF能促进大鼠神经再生,注射方式和有效剂量对神经修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治疗策略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1例过伸性颈髓损伤病人,根据不同条件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21例患者均有脊髓损伤,存在颈椎不稳9例,DLC(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5例,狭窄程度:单节段狭窄1级狭窄2例、2级狭窄1例、3级狭窄3例;两个节段均为1级狭窄3例,分别为2、3级狭窄2例,均为3级狭窄2例;3个以上节段1、2、3级狭窄共存8例;术前ASIA分级:B级2例,C级14例,D级5例;治疗方式保守治疗5例,前路手术9例,后路手术7例;术后3月脊髓损伤ASIA分级:3例提高2级,16例提高1级,2例无变化。结论根据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7例(145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表现、X线、CT、MRI明确责任椎体,其中95例(110椎)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男34例(42椎),女61例(68椎),年龄(73.92±7.14)岁,胸椎47节(T_8-T_(12)),腰椎63节(L_1-L_5);另外的32例(35椎)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网袋组),男11例(12椎),女21例(23椎),年龄(71.56±7.89)岁,胸椎16节(T_9-T_(12)),腰椎19节(L_1-L_5)。观察患者术后3 d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功能改善情况,并通过X线片观察骨水泥弥散及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1.75±4.99)min,术后3 d的VAS评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腰部ODI评分分别为(2.38±0.94)分、(19.54±2.36)mm、(18.16±2.65)mm和(25.19±5.49)分,各项目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与PK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的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的骨水泥均呈斑片状、团块状或少量弥散状分布,网袋组的渗漏率为2.86%(1/35),PKP组的渗漏率为16.36%(18/110),多为"拖尾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类似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并且明显减少渗漏率,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