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行预防性氩离子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 LASIK术前对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行直接眼底镜、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配合巩膜压迫法检查,对明确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45只眼)行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42例(45只眼)氩离子激光光凝术后周边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LASIK术后6个月随访,术前行氩离子激光光凝的患者视网膜情况良好,未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LASIK术前对明确有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预防性行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疗效确切,是预防LASIK术后出现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桥血管造影特点,分析相关因素对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CABG术后因心绞痛复发再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56例患者,男性218例,平均年龄(61.2±9.7)岁。CABG到复查CAG的间隔时间(50.9±40.1)个月。共722支桥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LIMA)桥215支,大隐静脉(SV)桥485支,左桡动脉(RA)桥19支,右乳内动脉(RIMA)桥3支。桥血管造影完全闭塞或狭窄≥75%视为桥血管病变。结果31.6%(228/722)的桥血管发生病变。LIMA桥病变率13.5%(29/215),SV桥病变率39.2%(190/485),RA桥病变率42.1%(8/19),RIMA桥病变率33.3(%1/3)。术后1年内LIMA桥和SV桥病变率分别达14.6%和32.9%,之后随时间缓慢增加。不同靶血管的SV桥通畅率有明显差别。手术年龄<50岁者桥血管病变率增加。性别、序贯吻合及综合危险因素对桥血管通畅率无明显影响。结论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较常见,是造成术后心绞痛复发的重要原因。LIMA桥的通畅率明显优于SV桥。不同桥血管、不同靶血管、手术年龄均明显影响桥血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本对多焦视诱发电位(mVFP)的产生、测量方法、起源、正常人的波形特征和在早期春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该检查方法能够客观、快速、敏感地反映视功能、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众多学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胡晓鹏  周翔  罗智勇  夏耘  吴亚群 《医药导报》2013,32(11):1459-1461
目的从抗支原体角度,研究环丙沙星及多西环素对细菌培养阴性的外科难愈切口有无促进愈合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环丙沙星联用多西环素对NIH 3T3成纤维细胞污染支原体后的迁移能力的影响。选取手术切口一期未愈合且均为切口分泌物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支原体污染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填料分别予3%氯化钠溶液或3%氯化钠溶液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处理。每日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没有污染支原体的成纤维细胞,未用药时划痕缘距离(355.0±39.1)μm,用药后划痕缘距离(371.0±72.1)μm。污染支原体的成纤维细胞,未用药时划痕缘距离(772.0±102.5)μm,经环丙沙星(10 μg&#8226;mL-1)和多西环素(10 μg&#8226;mL-1)处理后划痕缘距离(447.0±43.1)μm(P<0.01),环丙沙星联用多西环素可抑制支原体并恢复支原体污染的NIH 3T3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经环丙沙星(10 μg&#8226;mL-1)和多西环素(10 μg&#8226;mL-1)处理24 h后的细胞培养物半定量PCR检测支原体条带相对吸光度为(1.00±0.36),未用药细胞为(2 541.6±687.05),治疗组切口愈合,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8例,无效12例(P<0.01)。结论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可促进支原体污染的未愈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有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10~67(35.7±17.8)岁。13例有心脏基础解剖病变。术前二尖瓣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5例,重度反流13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5例,Ⅱ级23,Ⅲ级4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成形术,活动期手术14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术1例。成形方法包括心包修补穿孔5例,瓣叶切除缝合17例,双孔法成形3例,腱索转移及人工腱索5例,15例使用人工成形环。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于术后7 d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32例存活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8.9±7.6)mm及(31.7±7.4)mm,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0)。32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125(73.0±38.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心内膜炎复发及出血栓塞等并发症。1例术后3年因二尖瓣狭窄而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5例,Ⅱ级5例,Ⅲ级2例。二尖瓣有少量反流4例,中量反流1例,无反流26例;舒张期二尖瓣流速偏快(1.7 m/s)1例,主动脉瓣中量反流1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及左心房内径与术后早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射血分数较术后早期改善(60.9%±6.6%vs.57.5%±6.7%;P=0.043)。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可靠,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显著减小,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马凡综合征(MFS)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早中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MFS组(n=58)和非MFS组(n=9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早期结果和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MFS组患者较非MFS组更年轻(32比45岁,t=9.603,P=0.000),有家族史者更多(19%比0,χ 2=19.996,P=0.000),男性和吸烟者比例更低(55.2% 比 80.6%,χ 2=11.489,P=0.001;13.8% 比 46.9%,χ 2=17.686,P=0.001)。两组在急诊手术比例、预防性脑脊液引流、手术时间、术中循环管理方式、术中用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FS组的术后30 d死亡率明显低于非MFS组(0比9.2%, χ log ? rank 2 =5.616,P=0.018)。两组在脊髓损伤、肾功能衰竭、呼吸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FS组平均随访时间43个月(3~114 个月),5年生存率(89.2±4.6)%,非MFS组平均随访时间50个月(0~111个月),5年生存率(83.8±4.1)%,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log ? rank 2 =2.719,P=0.099)。MFS组5年免于再干预率为(72.7±8.4)%,非MFS组为(95.2±2.3)%,MFS组再干预率明显高于非MFS组( χ log ? rank 2 =5.034,P=0.025)。 结论 MFS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低于非MFS患者,中期生存情况与非MFS患者相似,但再干预率明显高于非MFS患者,术后密切随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一期全主动脉替换术治疗全程主动脉瘤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22例全程主动脉瘤的患者接受一期次全(7例)或全主动脉替换术(15例).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19~47岁.慢性A型夹层动脉瘤15例,主动脉根部瘤合并慢性B型夹层动脉瘤5例,主动脉根部瘤合并弓部和胸腹主动脉瘤1例,慢性B型合并急性A型夹层动脉瘤1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下进行.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左后外胸腹联合切口.采用分段阻断法用人工血管置换全部病变主动脉.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二次开胸止血7例.存活21例,随访3~56个月,平均(35.0±16.9)个月,情况良好,无晚期死亡.1例David+全主动脉替换术患者术后1年因主动脉瓣反流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此外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一期次全或全主动脉替换术是治疗全程主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手术结果满意,术后中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常规剂量国产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内注射对兔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纯种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8只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随机选取24只兔子右眼注射生理盐水0.1ml作为对照A组,该24只兔子左眼注射TA混悬液4mg/0.1ml作为试验B组,其余24只兔子右眼注射去赋形剂的TA0.1ml(去除的赋形剂用生理盐水补足)作为试验C组,其左眼注射从曲安奈德混悬液中分离的赋形剂0.1ml作为试验D组.每只动物于注药前及注药后3天、2周及1月各时间点行双眼FERG检查,检查后处死动物,取出眼球行视网膜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其结构的改变.结果:各实验组兔眼注药前后FERG b波潜伏期无明显变化,在注药后短时间内有b波振幅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赋形剂组在注药后1月还有b波振幅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赋形剂组在注药后各时间点均有视网膜结构的改变,去赋形剂组以及TA混悬液组只在短时间内有视网膜结构的改变.结论:4mg国产TA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短期内可引起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轻度改变,但这种改变只是暂时性和可逆的,其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可能主要是由赋形剂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LASIK术前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拟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合并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患者32例32只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分别行单纯激光光凝、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和光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治疗,随访观察3~6 月,分析其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单纯激光光凝组治疗的有效率最低;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组治疗的有效率最高,但部分患者术后玻璃体混浊情况较术前加重;光凝联合巩膜外加压组治疗术后玻璃体混浊改变情况优于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组.结论 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仍是目前治疗高度近视眼LASIK术前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疗效最确切的方法,单纯激光光凝或光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有效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患者156例,ARF诊断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组织标准。依据是否发生术后ARF分为ARF组和无ARF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F的危险因素。结果 156例患者中男性111例(71.2%)、女性45例(28.8%),年龄19~65岁,平均(40.4±10.9)岁。其中主动脉夹层者130例(83.3%)、动脉瘤者22例(14.1%)、假性动脉瘤者4例(2.6%),合并马凡综合征58例(37.2%),Crawford Ⅰ型者6例(3.8%)、Crawford Ⅱ型者128例(82.1%)、Crawford Ⅲ型者20例(12.8%)、Crawford Ⅳ型者2例(1.3%),主动脉破裂者3例(1.9%),急诊手术6例(3.8%)。术后30 d死亡9例(5.8%),永久脊髓损伤8例(5.1%)。术后36例(23.1%)发生ARF,18例(11.5%)需要透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 =2.637,95%CI=1.113~6.250,P=0.028)、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6 U(OR =5.508,95%CI=2.144~11.930,P=0.000)和二开止血(OR=3.529,95%CI=1.298~9.590,P=0.013)为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吸烟、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6 U和二开止血是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