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腱愈合和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屈肌腱损伤后都几乎不可避免产生粘连 ,从而影响伤指的功能。近年来大量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 ,各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对肌腱愈合具有重要影响。生长因子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趋化游走 ,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血管增生。基于这些认识 ,将特异的生长因子导入细胞 ,影响细胞的合成和功能 ,将有助于解决肌腱愈合和粘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边防部队以下腰痛住院官兵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探讨可能的发病原因,为该类伤病员的预防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广西所属边防部队以下腰痛为症状在我院住院治疗伤病员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成3组:18~20岁组、21~24岁组、25岁以上组;按有无腰部外伤史分成两组,统计各组间不同下腰痛类型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人数最多,为694人,占总人数的88.5%;腰肌劳损66人(8.4%);腰椎管狭窄14人(1.8%);腰椎峡部裂10人(1.3%)。3组中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大,4种腰痛疾病发生人数均逐步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发生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0.05);四种疾病受伤组发生人数均较无受伤组少,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组(0.05)以为,其它3组均无显著差异(0.05)。结论随着官兵入伍的年限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大,外伤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T3,5基因在缺氧性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离新生Wistar大鼠双侧海马进行体外培养,采用Tripure试剂提取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总:RNA,自行设计大鼠STAT3,STAT5和阳性对照HPRT的PCR引物序列,通过半定量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常氧组、低氧2,6,12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STAT3和STAT5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PCR产物,而后用四色荧光法直接测序。结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低氧培养2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STAT3,5mRNA表达水平升高,目的片段与HPRT的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57&;#177;0.1l和0.64&;#177;0.09,在低氧6h组(0.85&;#177;0.14和0.86&;#177;0.11)达最高,与正常组(0.34&;#177;0.12和0.40&;#177;0.08)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T=24.59~-7.37,P&;lt;0.01)。低氧12h组的表达量低于6h组,但高于正常组(P&;lt;0.01)。测序显示,PCR扩增的产物STAT3,STAT5与大鼠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低氧增强海马神经元细胞中STAT3,5基因的表达,在低氧所致的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配合可变向动力磨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病例资料,均为一侧侧隐窝狭窄症状。收集患者术前与随访时间节点X线片、CT和MRI等影像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32例患者行椎间孔入路手术,平均病程19.83个月,手术节段:L_5/S_1节段11例,L_(4/5)节段18例,L_(3/4)节段3例。术中使用骨钻、咬钳与可变向磨除去除上关节突腹侧、黄韧带、椎间盘并充分扩大侧隐窝。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43个月。术后及随访时ODI评分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复查腰椎CT与MRI证实,侧隐窝及神经根减压充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0%。[结论]椎间孔镜技术结合可变向磨钻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核表达载体介导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转染肌腱细胞的可能性。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原代肌腱细胞,体外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GF-1,并以脂多胺DOGS为介导转染培养的肌腱细胞,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IGF-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IGF-1活性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GF-1;RT-PCR检测显示转染后的肌腱细胞成功表达IGF-1mRNA;ELISA结果显示转染组IGF-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2.873,P&;lt;0.05)。结论: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GF-1能够将IGF-1cDNA成功导入肌腱细胞并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移位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及具体情况,对18例复杂移位型髋臼骨折分别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切开复位、螺丝钉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8例均获随访,平均18.6个月,优15例(83.3%),良1例(5.6%),可1例(5.6%),差1例(5.6%),优良率为88.9%。结论:充分的显露、完整的解剖复位和术后康复锻炼是复杂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四肢战创伤病例中院内死亡的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1968年至2002年在战伤救治过程中收治的352例四肢战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15例死亡病例尸体剖解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死亡原因,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统计学分析.以探讨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52例在院病例中死亡15例,病死率为4.3%.死亡原因主要有急性肾功能衰竭(ARF)7例(46.7%),肺栓塞3例(20.0%),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2例(13.3%),气性坏疽3例(20.0%),其中气性坏疽合并ARFl例,合并MOSF 1例.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休克、截肢(χ2=93.589、144.716,均P<0.05).结论 四肢战创伤病例主要死亡原因为ARF,对休克病人的及时正确处理以及截肢时机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地雷是一种布设在地面或地下自行,或人工操纵的爆炸性武器,其致伤力强,所造成的伤情复杂。多年来,我们在执行战场伤员救治和战后排雷卫勤保障任务中,积累了不少地雷伤的病理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结合地雷伤病例和手术及解剖研究,我们对地雷致伤的病理表现进行了总结。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肢战创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1968~2002年我院收治的352例四肢战创伤病例和15例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病例特点、救治方法及效果,总结治疗经验及教训.结果:352例在院病例中,痊愈256例,残愈81例,死亡15例,死亡率为4.3 %.死亡原因主要有急性肾功能衰竭(ARF)7例(46.7%),肺栓塞3例(20.0%),气性坏疽3例(20.0%),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2例(13.3%).结论:四肢战创伤病例主要死亡原因为ARF,对休克病人的及时正确处理以及截肢时机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组和调节组。消融组(n=46)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调节组(n=62)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调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等评价指标进行随访,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9.67±9.36)个月(15~3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消融组比调节组的两种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VAS评分、ODI评分有所下降,而调节组指标疗效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疗效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