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患者 男,37岁。因左手背桡侧被高速铁屑击伤后痛疼流血2h入院。局部检查:左手第一掌骨基底背侧有长约0.5cm不规则伤口,深约0.5cm,手部活动正常。X线片显示:左腕桡背侧异物存留。  相似文献   
2.
手背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环、小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手背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环、小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全部成活,所修复的手指术后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手背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血供恒定、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血管,对手的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环小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适宜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3.
某些断指的伤情复杂,常合并血管缺损,回植难度大。我们在微血管移植动物实验和尸体手指显微解剖的基础上,据情分别采用了12种方法,修复断指中血管缺损共207例(261指),成活240指,成活率92%。我们认为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正确选择处理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以胫前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胫前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 7例胫前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缺损可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5.
尺动脉腕上皮支变异3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尺动脉腕上皮支是指尺动脉在腕豆骨近侧约 4cm处发出、自尺侧腕伸、屈肌之间穿出的皮支血管。以该皮支为蒂可形成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血管解剖恒定曾被认为是该皮瓣的优点之一 ,但作者自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11月 ,发现 3例尺动脉腕上皮支变异病例。报道如下 :例 1 男 ,2 7岁。因断指再植术后手指残留创面入院 ,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移植术。术中发现在尺动脉腕上皮支的位置 ,即前臂尺侧腕上 4cm处 ,有一粗大的皮支自尺侧腕屈肌与尺骨间穿出 ,看似正常的尺动脉腕上皮支 ,但向血管发出部追踪发现 ,该血管不是发…  相似文献   
6.
手不仅是劳动的工具,还是人的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指缺损不仅给人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不便,而且还影响到人的形象和社交活动。因而,在临床上,对手指缺失进行修复与再造,就显得相当重要[1]。数十年来,人们尝试了多种手指再造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从再造手指的功能与外形两方面综合来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之一[2]。随着显微外科的深入发展,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的技术无论国内国外都已经较为普及。迄今,对手指缺损取足趾移植再造,显然不再有争议,但足趾移植再造手指这一术式并不完美:一是再造的手指细短,外形仍像个足趾,外观、指甲大小、指节长度、关节位置以及手指直径与总长度等方面与原先手指还有较大的差距;二是手术对足供区的破坏太大,特别是当多手指缺损、要切取3个以上的足趾再造“手”时,足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即使对于全手指缺失的病例,在施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时,移植的足趾的数量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中足脱套伤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以胫后动脉及足底内侧动脉为血管蒂的胫后动脉和足底内侧的串联皮瓣,修复前中足脱套伤患者5例,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跖底负重区的皮肤缺损,胫后动脉皮瓣修复足背区皮肤缺损并覆盖血管蒂部,中足跖底的皮肤缺损取全厚皮植皮.结果 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随访1~2年,皮瓣及植皮区外观良好,前跖负重区两点辩别觉10~15 mm,平均12 mm,感觉恢复至S3+级,长距离行走无继发溃疡.结论 胫后动脉皮瓣串联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前中足大面积套状皮肤缺损、重建跖底感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体的深低温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波  段永壮  王增涛 《山东医药》2007,47(15):78-79
近年来,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低温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代谢作用,延缓其功能的丧失,鉴于临床上将生物组织或器官采用特殊方法冷却至深低温,并长期保存,待需要时,再将其按特殊方法复温,以便获得活的生物体[1]。1低温保存方法将拟冻存的组织或器官过渡到深低温环境中有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禹州市儿童和成人不同采血方式下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对血流感染进行诊断,针对不同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禹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所有病区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儿科病区患儿作为儿科组,采用单次单瓶(单侧单瓶)采集血培养标本,其他病区≥18岁的成人患者作为成人组,采用单次多瓶(单侧双瓶和双侧双瓶)采集血培养标本,使用WHONET5.6分析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儿科组和成人组共送检6556份血培养标本,血培养的阳性率为4.8%,儿科组血培养阳性率为2.3%,成人组血培养阳性率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组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85.6%,成人组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3%,在细菌类别的构成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组血培养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4.3%,明显低于成人组的耐药率(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组和成人组血培养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50.00%,并且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革兰阴性菌。结论对于儿童也应尽量单次采集多瓶血培养标本,为血流感染的诊断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并且针对不同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总结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的特点和常用带蒂皮瓣的选择,并针对修复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皮瓣供区选择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采用足背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跖底皮瓣、(足母)趾腓侧皮瓣、第2趾胫侧皮瓣、胫前皮瓣、小腿内侧皮瓣、腓肠神经皮瓣、跗外侧皮瓣、踝前皮瓣、腓动脉皮瓣等行带蒂转移修复前足、足背、足底及踝部皮肤缺损. 结果 术后251例皮瓣除2例坏死外全部成活.5例术后第1天、2例第2天因植皮处包扎过紧,出现血管危象,探查后血运恢复正常.135例随访3~96个月,平均16个月,足底内侧皮瓣有4例、跖底皮瓣3例,转移后出现皮瓣和足底皮肤缝合处的磨损,二期皮瓣修整,改变负重点恢复正常行走.9例小腿内侧皮瓣、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为皮瓣臃肿行二期整形.其余皮瓣无明显臃肿,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其中足底内侧皮瓣和躅趾腓侧皮瓣、第2趾胫侧皮瓣顺行转移均带感觉神经,供区为非负重部位,不影响患者行走及负重功能,术后皮瓣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4 ~10 mm. 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跖底皮瓣、(足母)趾腓侧皮瓣及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前足跖侧较好,皮肤耐磨,感觉好;足背皮瓣、胫前皮瓣、小腿内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跗外侧皮瓣、踝前皮瓣、腓动脉皮支皮瓣、腓动脉皮瓣等皮瓣可以切取的面积较大,修复足背及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具有皮瓣较薄、色泽接近和锯剖位置恒定等优点.以上皮瓣均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