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R)),2~5天后,行BAI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再次进行基因治疗和/或BAI.治疗后常规使用螺旋CT定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5例患者均完成上述治疗,并接受随访2~11个月.有效率(CR PR)46.7%(7/15),1例肺部肿块消失,6例肺部肿块缩小,3例纵隔淋巴结缩小,1例胸水减少,仅1例观察到肿瘤长大,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93.3%(14/15).p53治疗后6例出现发热(38℃~40℃),未观察到基因药物的其它严重副作用,无严重操作有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p53基因治疗与BAI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BAI的治疗效果.经皮瘤内注射p53是否为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2~5天后,行BAI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再次进行基因治疗和/或BAI。治疗后常规使用螺旋CT定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5例患者均完成上述治疗,并接受随访2~11个月。有效率(CR+PR)46.7%(7/15),1例肺部肿块消失,6例肺部肿块缩小,3例纵隔淋巴结缩小,1例胸水减少,仅1例观察到肿瘤长大,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93.3%(14/15)。p53治疗后6例出现发热(38℃~40℃),未观察到基因药物的其它严重副作用,无严重操作有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p53基因治疗与BAI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BAI的治疗效果。经皮瘤内注射p53是否为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并探讨其在 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和同时低位结扎 L 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 (L 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 ,并在术后行 MRI检查 ,对取材后心肌标本行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及病理检查。结果  1L AD组 2 0 % (5 / 2 5 )发生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L AD +L Cx组无一例发生室颤死亡。 2 L AD组 EKG改变明显者占 5 6 % (14 / 2 5 ) ,其中 2 1.4 3% (3/14 )在即刻就有 EKG明显改变 ,并在 30分钟后恢复正常 ;EKG改变不明显者占 4 4 % (11/ 2 5 ) ;L AD +L Cx组 10 0 %有 EKG明显改变 ,且 30分钟后亦无明显恢复。 3L AD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 ,并均限于左室前壁 ,室间隔前部损害 ;而 L AD+L Cx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且累及左室前壁及侧壁 ,无一例有室间隔前部损害。4 L AD组中有 30 % (6 / 2 0 )不能显示小灶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 ,16 .6 7% (3/ 18)无法分辨早期小梗塞灶的 MRI信号变化 ;而 L AD+L Cx组均能显示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及梗塞灶早期的 MRI信号变化。结论 低位结扎兔心 L AD+L Cx,手术死亡率低 ,EKG改变明显 ,梗塞面积较大 ,是 MRI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动脉形态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在人类各种疾病死因中,脑血管病一直列于前三位之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例,其发病1个月内的病死率仍高达60%左右。脑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对熟练掌握脑血管病的全面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Willis环形态与功能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Willis环的形态学变异及其功能状况。方法:分别采用脑尸解标本、血管铸型标本及动态血管造影资料进行Willis环的对比分析。结果:正常成人组尸体与活体Willis环分型无差异;活体正常组与活体病理组Willis环的比较有差异;活体正常组与活体病理组PCA供血类型有差异。结论:胎儿与成人、尸体与活体、静态与动态、正常与异常的有机结合能全面评价Willis环的形态学变异及其功能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治脑血管病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脑动脉DSA形态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各主要动脉的投影规律及其分支的显示率,为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40例全脑血管DSA系列图像,选择其中无脑血管疾病的51例进行观察。分别统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时正常脑血管各主要分支的显示率;归纳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大脑后动脉P1段在平面上的投影规律并分析总结了脑动脉的正常解剖学特征及其变异。结果:①脑底动脉变异较大;②颈内动脉照影时OA、AChA、ACoA、PCoA、ACA和MCA的显示率分别为96.1%、92.2%、52.9%、69.6%、100%和100%;③椎动脉造影时PICA、AICA、BA、SCA、PCA和PCoA的显示率分别为66.7%、62.7%、100%、70.6%、80.4%和41.2%。结论:①尽管脑底血管实际解剖关系较为复杂,但造影时反映到平面上可简捷的用“水平、上升、下降”等来描述血管的形态和走行;②虽然是平面图像,通过调整投照体位仍可非常逼真的反映血流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来源,介入治疗机制,本文方法、常用栓塞剂、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颅内结核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颅内结核病例资料和MRI表现,其中结核性脑膜炎5例,颅内结核瘤4例,颅内结核瘤并脑膜炎2例。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MRI主要表现为脑梗塞、脑积水,脑膜及脑基底池的异常增强等。结核瘤MRI可表现为占位、脑水肿,可见钙化,在T2WI上呈低信号以及环形或结节状的异常增强为其特征表现。结论:MRI在诊断颅内结核方面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CT(HR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节周围组织、血管的改变进行研究,总结NSCLC的特征性改变,提高HRCT对NSCLC上的诊断率。方法 应用HRCT观察31例NSCLC和12例肺部良性病变周围组织、血管的形态改变,由两位放射学家分别阅片,观察肺小叶血管支气管束、血管和叶间隔的改变。统计学处理应用x^2检验。结果 31例NSCLC患者中,20例(64.5%)出现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柬增厚,15例(48.4%)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13例(41.9%)上级肺小叶静脉扩张,16例(51.6%)叶间隔增厚,5例(16.1%)磨玻璃样变。对照组中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柬增厚者2例(16.7%),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1例(8.3%),上级肺小叶静脉扩张2例(16.7%),叶间隔增厚6例(50.0%),5例(41.7%)磨玻璃样变。NSCLC上患者的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和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的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5和0.01<P<0.025)。结论 肺部结节伴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束增厚或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时可高度怀疑NSC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