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步得到重视,而术后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措施等进行阐述,并总结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近年来的经验,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No.4d、5、6、12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行全胃切除的AEG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胃下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即No.4d、5、6、12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并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其相关性,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该研究共纳入77例病人,其中48例(62.33%)合并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较高的为No.3、1、7组淋巴结,分别为43.42%、22.08%、22.08%。No.4d、5、6、12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26%、3.90%、1.30%、1.37%,胃下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整体的转移率为9.09%。对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仅病理T分期与胃下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单中心回顾性数据显示,AEG病人胃下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整体转移率为9.09%,pT 4期为胃下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1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的胃腺癌同时性肝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患者初诊时病情危重,肿瘤负荷较大,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化疗禁忌证.经多学科讨论后,在积极处理合并疾病的基础上,谨慎给予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患者肝肺转移灶明显缩小并长期控制;在此过程中,原发灶缓慢进展,是肿瘤异质性在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考虑到既往存在消化道出血病史,经多学科充分讨论衡量利弊后,切除原发灶,现以靶向药物维持治疗,疾病稳定,生活质量较高.该病例的诊治过程体现了多学科诊治在广泛转移的胃癌患者中仍然存在重要的价值,对于指导患者争取治疗时机,获得一线生机,改变预后结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分期为导向的综合诊治仍是胃癌治疗的基石。第8版TNM分期第一次用胃癌的大数据进行了分期的调整,同时随着术前治疗地位的逐渐上升,首次提出的临床分期和术前治疗后病理学分期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伴随着分期调整,术前治疗也出现了新的模式和方案的区别,相关研究可能改变现有治疗格局。手术的细节逐渐得到相关研究结果的确认,但微创手术中的吻合及前哨淋巴结以及晚期胃癌手术的适宜人群还须进一步明确。规范诊治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及其共享或成为胃癌外科进步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腹腔镜理念、技术及器械的更新,胃癌腹腔镜手术也向着更加微创化的方向发展。完全腹腔镜技术的提出对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提出了挑战,三角吻合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重建方式,对胃癌完全腹腔镜手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推广作用,而其改良术式overlap吻合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此类吻合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和精准医疗时代对胃癌的诊治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数据及个人分子生物学信息的获得使得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成为可能。在精准诊断的前提下,对病期偏早的胃癌病人,应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创伤;而对病期偏晚的胃癌病人,应采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精确靶向治疗、化疗、手术等治疗适应证,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通过建立全国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不断探索,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宜自身特点的精准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胃肠肿瘤的治疗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综合治疗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肿瘤治疗再也不是单一学科的事情.在综合诊治的背景下,精准医学观点的提出使制订符合个人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方式成为可能.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并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胃肠肿瘤外科的几个热点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接受腹腔镜辅助或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胃癌病人资料,比较采用不同吻合器类型病人临床病理特点、手术特点和术后恢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72例病人,采用圆形吻合器行腹腔镜辅助重建47例,采用直线吻合器行全腹腔镜重建25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肿瘤大小、Lauren分型、分化程度及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吻合器组病人接受术前治疗比例更低(4.0% vs. 27.7%,P=0.026)。圆形吻合器组和直线吻合器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247 min和258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 mL和50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根治程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近端切缘距离方面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吻合器组病人术后首次进全流食时间更短(3.5 d vs. 5.0 d,P=0.030),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半流食时间及术后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5%和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0)。病人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均未提示和术后并发症相关。结论 应用机械吻合方法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安全可行,直线吻合器进行全腹腔镜下和圆形吻合器腹腔镜辅助切口下进行消化道重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风险等方面相当,且直线吻合器组全腹腔镜下重建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可能更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