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两种脊柱全景X射线成像技术对受检者产生的辐射剂量。方法 使用仿真体模进行实验,摸索出该体模在日本岛津Sonialvision safire17设备Slot scan脊柱全景成像的适宜成像条件,然后在GE Discovery XR650型DR系统上对该体模进行不同曝光条件的DR脊柱全景成像,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两种成像技术的图像进行评分,选择图像质量评分均值最接近的对应成像参数为实验成像参数。将相关成像参数及X射线机信息输入PCXMC 2.0软件,计算受检者脊柱全景成像的器官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结果 Slot scan脊柱全景成像的适宜成像条件为高质量全景成像模式(HQ模式)、SID 150 cm、100 kVp和2 mAs, DR手动曝光模式脊柱全景成像相当图像质量的成像条件为SID 200 cm、100 kVp和3.2 mAs。Slot scan HQ模式、DR手动曝光模式和DR自动曝光模式脊柱全景成像的有效剂量(E)分别为(0.118 7±0.001 4)、(0.084 7±0.000 8)和(0.158 0±0.001 5) mSv,DR手动曝光模式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其余2种模式(F=3 007.293,P<0.05);除乳腺以外,DR手动曝光模式的器官剂量均低于Slot scan HQ模式的器官剂量(P<0.05);除甲状腺、食管、肺以外,DR自动曝光模式的器官剂量均高于另外两种成像方式的器官剂量(P<0.05)。结论 两种手动全景成像技术的辐射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合理选择全景成像技术的曝光参数和模式可实现低剂量全景X射线成像。  相似文献   
2.
C臂锥形束CT以C臂旋转运动、平板探测器采集和计算机重建技术进行血管造影和软组织成像,实现了二维摄影、透视与三维CT影像的有效结合,在头颈部、腹部血管及肿瘤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对C臂锥形柬CT的基本理论及在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能量减影胸部成像在检出模拟肺部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在仿真胸部体模中放置模拟网状、线状和结节病变结构,对其实施数字X线摄影(DR)的双能量减影成像.采集DR胸片、能量减影的软组织和骨骼胸部图像,4位放射医师分别对这3幅图像进行阅片评分,所有数据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拟网状、线状及大结节(直径≥1cm)结构在DR胸片和双能量减影胸片体模图像中,可见度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结节(直径<1cm)模拟结构的两种成像方法比较,可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胸部成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肺部低对比小结构病变的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末,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的成功研制,诞生了一种新的放射影像成像技术——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目前DR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有多种技术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专家预测,DR技术将逐渐取代其他X线摄影技术,成为普通X线检查的主  相似文献   
5.
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自动去骨技术——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术(DS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7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DSCTA的扫描方法采集数据。即制定两组扫描参数相同的计划螺旋采集平扫与增强扫描。然后用增强数据逐层减去平扫数据,自动去除骨与脑组织,只剩下血管影像。由两位放射医师分别在工作站上行常规与减影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方法分析颅内血管。全部病例均行DSA检查。最后用四分法(4分很好;3分好;2分;可以接受;1分差)来评价DSCTA图像质量。结果27例患者中,DSA发现38个动脉瘤,DSCTA发现38个动脉瘤,常规CTA发现36个动脉瘤。DSCTA图像质量分析4分,6例(22.2%),3分,15例,(55.6%),2分,6例(22.2%);没有一例图像质量评为差或不能诊断。结论DSCTA能快速准确的自动去骨,更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特别是提高了颅底段血管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吴奇华  曾勇明 《重庆医学》2012,41(9):890-891,89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导航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导航技术,评价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DSA三维导航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旋转DSA,在三维导航技术引导下,84例完成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2例定位失败,未完成治疗,成功率为97.67%。结论三维导航技术能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辐射剂量,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研究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101例(正常组65例,甲癌组36例)符合本研究并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病例的颈部原始图像,将数据在AW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高级血管分析(advanced vessel analyze,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综合分析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特征.结果 甲状腺癌组36例肿瘤均由甲状腺动脉(共76支腺体支或非腺体支)供血,所有供血动脉的起源、数目、内径等三维形态学特征均得到清晰显示.将供血动脉来源统计为3型:仅甲状腺上动脉供血型18例(50%);仅甲状腺下动脉供血型6例(16.67%);甲状腺上下动脉均供血型12例(33.33%).结论 甲状腺癌均由甲状腺动脉供血,64层螺旋CTA能较好评价其三维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CT技术的迅速发展,患者CT检杏次数以及每次检查所受辐射剂量都有显著增加[1].据美国医学会统计资料显示:美国1980年CT检查人数360万,1998年增至3 300万[2].英国CT检查人次占所有放射检查的4%,但占总辐射剂量的40%[3].我国CT绝对数已居世界第三位[4].  相似文献   
9.
数字X线摄影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前瞻性研究不同X线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以探索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最适宜曝光量.方法:在仿真胸部体模中放置模拟网状、线状和结节病变结构.用125 kVp不同mAs,对体模及分辨率测试卡进行DR成像.4位放射陕师分别对所有图像进行阅片评分,同时测量入射体表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均方根(Root mean squar,RMS)和空间分辨率.结果:ESD随着mAs的增加会增加,而RMS随着mAs的增加会降低;ESD增加至一定量时,空间分辨率达到极限值.曝光指数(Exposure index,EI)值1800以下的图像模拟微小结节显示不清,EI值2000以上的图像对模拟病变的检出高.结论:在保证DR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优化的曝光剂量可以有效地减少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响应国家新医改中关于首诊下沉的要求。探讨以医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建立远程医疗系统。方法通过“TOGAF”法对系统进行科学的需求分析和体系架构设计。结果建立集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于一体的远程医疗系统。结论系统的设计、建设与应用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