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0例肝外胆管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组、EPBD(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组、ESBD组,再行取石治疗。观察3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清除时间、多次取石数、碎石器使用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EST、EPBD和ESBD组I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和100%(30/30)(P=0.160),结石清除时间分别为(21.50±6.69)min、(22.97±6.62)min和(17.77±4.37)min(P=0.004),碎石器使用率分别为36.7%、30.0%和10.0%(P=0.048),多次取石数分别为23、25和16例(P=0.027)。3组近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分别为8、4和1例(P=0.036)。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胆总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肝外胆管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2例,EST组采用单纯乳头大切开;ESBD组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用直径15 mm的柱状气囊扩张,2组再行相应的碎石或取石操作。观察2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取石时间、碎石器使用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病例的胆管结石大小、数量以及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相似;EST组和ESBD组Ⅰ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4.2%和96.2%(P=1.000),取石时间分别为(30.38±10.51)min和(26.31±8.59)min(P=0.033),碎石器的使用率分别为28.8%和11.5%(P=0.028),取石次数分别为19和10(P=0.049)。EST组发生并发症5例(轻度胰腺炎3例、中度出血2例),ESBD组发生轻度胰腺炎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胆总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