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进行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4月1日~2021年1月31日应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进行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且随访3个月以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共纳入64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中央椎管狭窄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57~77岁(67.79±6.29岁),体质指数(BMI)为22.31±2.89kg/m2;随访3~9个月(3.86±1.80个月);双侧侧隐窝狭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50~79岁(62.75±8.02岁),BMI 23.14±2.73kg/m2,随访3~9个月(4.83±2.30个月)。中央椎管狭窄组患者术前病变节段Schizas分级B级14例,C级13例,D级1例;侧隐窝狭窄组患者术前A级8例,B级17例,C级11例。统计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次日、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前后的硬脊膜囊截面积、血常规血红蛋白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和出院时间。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手术减压前后临床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次日、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中央椎管狭窄组和侧隐窝狭窄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分别下降21.54±7.24g/L和21.00±7.67g/L,手术时间分别为120.75±9.79min和106.40±12.99min,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1.61±0.63d和1.47±0.61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39±1.77d和3.69±1.70d,硬脊膜囊截面积改善率分别为(108.21±38.28)%和(62.20±53.10)%。中央椎管狭窄组术后病变节段Schizas分级均恢复至A级;侧隐窝狭窄组1例患者由术前C级恢复至B级,其余35例均恢复至A级。两组患者术中均未更改手术方式,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未行二次手术。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技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椎中央椎管狭窄和双侧侧隐窝狭窄能够实现充分的减压,早期随访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耐受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107例,术后第1天经空肠营养管以20 mL/h的速度输注500 mL饮用水;术后第2天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泵入肠内营养乳剂,初始用量分为200、400、500 mL.观察患者性别、年龄(>4岁和<60岁)、早期EN的不耐受情况及处理方式、早期EN的起始剂量、过渡到目标总量所用的时间对患者耐受性的影响.结果 107例患者于术后平均(2.32±0.71)d开始早期EN,在(5.47±2.57)d内过渡到目标用量;有44例(41.1%)患者发生腹泻或腹胀等不耐受情况,其中12例患者(11.2%)既有腹胀又有腹泻;出现腹胀的时间为术后平均5(3,7)d,出现腹泻的时间为术后平均7(4,10)d.有9例(8.7%)患者因腹痛或腹泻不能耐受而停止早期EN.男性和女性〔41.1%(37/90)比41.2%(7/17)〕、年龄<60岁和>60岁〔37.9%(25/66)比46.3%(19/41)〕、过渡到目标用量所用时间<4 d和>4 d〔42.6%(23/54)比39.6%(21/53)〕对EN不耐受发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肠内营养液起始剂量的增加(200、400、500 mL),患者不耐受情况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增加的趋势〔分别为:33.3%(11/33)、40.4%(11/27)、46.8%(22/47)〕.结论 大部分食管癌患者术后可耐受早期EN 支持,出现不耐受的患者基本可在治疗后缓解;缩短达到EN支持目标值的时间并不会增加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散光的分布情况,探讨散光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样调查,本研究共纳入重庆市永川区6~11岁学龄儿童共1768例,在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测量身高、体重,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组儿童散光检出及分布状况,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不同散光类型中体格发育指数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散光的相关因素。结果1768例儿童中检出散光≤-0.50D者1119例,总检出率为66.3%,其中肥胖儿童散光检出率更高(P<0.05);散光度-0.50D^-1.00D者占84.4%,-1.25D^-2.00D者占9.8%,<-2.00D者占5.9%;散光类型以顺规散光为主(74.2%),斜轴散光次之(22.7%),逆规散光占比最低(3.1%);6~9岁儿童以复合远视散光为主(56.2%),10~11岁儿童以复合近视散光为主(42.4%),复合远视散光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复合近视散光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P<0.05);随散光程度加深,顺规散光占比增加,逆规及斜轴散光占比减少,混合散光占比增加,复合远视散光占比减少(P<0.05);复合近视散光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肥胖者患散光的风险明显增加(OR=1.626,95%CI:1.134~2.332,P=0.008)。结论6~11岁学龄儿童散光检出率较高;顺规散光是主要类型,6~9岁儿童以复合远视散光为主,10~11岁儿童以复合近视散光为主;肥胖可能增加儿童发生散光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TCH1基因rs28 377 268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脊柱组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折组)和脊柱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各80例。采用SNa Pshot法进行SNP分型,化学发光法测定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crosslaps of type I collagen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浓度。比较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及两组骨代谢标志物浓度差异,并分析PTCH1基因rs28 377 268位点多态性与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关系。结果骨折组和对照组G、T等位基因频率均为80%、20%,两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6.25%、27.50%、6.25%和62.50%、35.00%、2.50%,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中血清OC、PINP、β-CTX及25(OH)D浓度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而PTH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OC、PINP、β-CTX及25(OH)D浓度在GG、GT、TT3种基因型之间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H浓度在GT、TT基因型中均高于GG基因型,其中TT基因型显著高于GG、GT基因型(P0.05)。结论 PTCH1基因rs28 377 268位点在骨质疏松患者中G、T等位基因的表达频率分别为80%、20%,rs28377268-T等位基因高表达可能间接升高血清PTH浓度,促进骨质疏松发生,增加椎体脆性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与现实角度出发,把准后疫情时代中医药文化育人不同层面的价值维度,切准后疫情时代中医药文化育人中关系、认同、传承三大困境挑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文章提出抓实课堂教育主渠道、发挥校园文化主阵地、坚持实践服务主途径、强化“三全育人”主目标等四条育人体系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6.
例一:徐××,男,十一岁,小学生,1970年因发热,咳嗽,气急反复发作,经多方诊治毫无效果。后入某工人医院检查和治疗,在X光胸部透视中发现肺门有阴影,乃诊断为肺结核,并按抗痨常规治疗一月余,也未见好转。患者以家庭生活困难,经济负担重而出院以后即在家休养,又一月有余。于同年四月因剧烈咳嗽,气紧而来就医。检查心无异常,体温38℃,脉紧而数,两肺可听到明显的喘鸣音,其余未见特殊,经详细启发追问,患者始省悟于发病前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与无症状老年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探讨OVCF对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42例,均行术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同期门诊招募60例无症状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40例,签订知情同意后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运用PACS系统在124例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进行脊柱-骨盆矢状位各参数的测量,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脊柱骶骨角(spinosacral angle,SSA)、脊柱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C_7矢状位比值(C_7 sagittal ratio,C_7/SFD)。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VCF组和对照组的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VCF组的SS、LL、SSA分别为(31.23±8.88)°、(45.48±12.59)°、(118.01±9.61)°,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OVCF组的PT、TK、SVA、C_7/SFD分别为(19.75±10.46)°、(41.98±11.86)°、(34.72±40.72)mm、(0.75±1.04),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OVCF组SVA及C_7/SFD的矢状位失衡率分别为33.4%、5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可导致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LL、SS、SSA减小,TK、PT、SVA、C_7/SFD增加,易发生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应积极手术矫正,恢复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特征,评价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s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5例,其中65例行高粘度骨水泥PVP(A组),50例行低粘度骨水泥PKP(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骨密度(BMD)均无统计学差异。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角(Cobb角)、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及ODI等资料,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1);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性少于B组(P0.05)。A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6例(9.2%)、12例(18.5%)、47例(72.3%),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3例(4.6%)、16例(24.6%)、46例(70.8%);B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33例(66.0%)、7例(14.0%)、10例(20.0%),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17例(34.0%)、22例(44.0%)、11例(22.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可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骨水泥可对称地弥散至椎体前柱两侧以及椎体上下终板,使伤椎均衡强化,有利于减少手术椎体再骨折风险,骨水泥渗漏风险与低粘度骨水泥PKP相当。  相似文献   
9.
老年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点[1].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极大,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2].文献报道,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与芳香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女性骨量丢失相关,表明该位点影响骨代谢过程[3].而目前国内外少有关于该位点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关系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探讨CYP11A1基因的rs900798位点与我国北京地区汉族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关系,以期从基因水平阐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