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成人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及纯化成人胰岛,以用于同种胰岛细胞移植。方法利用胶原酶灌注消化以及Ficoll分离液分层纯化的方法获得成人胰岛细胞,并应用于2例临床糖尿病患者。结果经双硫腙染色鉴定,分离纯化后的胰岛细胞活性达到80%~90%;且经胰岛素释放试验表明,实验中收获的胰岛具有良好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经临床试验,1例糖尿病患者在输入此胰岛后,已脱离胰岛素治疗;另1例患者已停止服用降糖药。结论用胶原酶灌注消化及Ficoll分离液分层纯化的方法获得成人胰岛细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评估.方法 应用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133例肝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并比较实际发生与理论预测之间的差异.结果 POSSUM预测并发症58例,实际发生35例,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OSSUM及P-POSSUM预测死亡分别为9例及3例,实际死亡3例,实际发生与理论预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OSSUM和P-POSSUM预测死亡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及0.982.结论 对于肝切除手术,POSSUM评分系统高估了术后并发症风险,POSSUM及P-POSSUM评分系统能较准确地评估术后死亡风险,P-POSSUM评分系统可能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类赖氨酰氧化酶2(lysyl oxidase-like 2,LOXL2)于1997年被发现,是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有文献报道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株中LOXL2表达升高,基因水平上调,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否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移植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7月20例肝移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 结果 全组病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并发急性排斥2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内出血再次手术1例,自发性肝破裂再次手术1例,肝炎复发1例,目前存活的18例生活质量良好,最长已生存37月. 结论 血管重建和胆管重建技术以及选择性地放置胆管引流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PHD)后继续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其对肝移植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HD治疗6 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CVVH治疗24 h。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DB、IB)、总胆汁酸(TBA)、血氨(BA)及细胞因子TNF-a,IL-6和IL-8的水平。结果PHD治疗6 h后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和总胆汁酸(TBA)分别下降(24.38±4.89)%(、26.23±2.67)%(、25.02±0.01)%、(27.38±8.59)%(P〈0.05);PHD后继续行CVVH治疗24 h,总胆红素(TB)仍有所下降(10.61±0.32)%;CVVH在清除血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方面比PHD更有效(P〈0.05);PHD及CVVH治疗后TNF-aI、L 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PHD联合CVVH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PHD)后继续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其对肝移植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HD治疗6 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CVVH治疗24 h。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DB、IB)、总胆汁酸(TBA)、血氨(BA)及细胞因子TNF-a,IL-6和IL-8的水平。结果PHD治疗6 h后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和总胆汁酸(TBA)分别下降(24.38±4.89)%(、26.23±2.67)%(、25.02±0.01)%、(27.38±8.59)%(P<0.05);PHD后继续行CVVH治疗24 h,总胆红素(TB)仍有所下降(10.61±0.32)%;CVVH在清除血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方面比PHD更有效(P<0.05);PHD及CVVH治疗后TNF-aI、L 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PHD联合CVVH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14年5月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3例(53眼),根据角膜是否穿孔分为穿孔组(27例)和未穿孔组(26例)。对各组进行前房积脓、基质脓疡、眼压等比较,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结果穿孔组与未穿孔组前房积脓、基质脓疡、眼压、是否接受激素和抗真菌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真菌培养合计阳性率为75.5%,分离的真菌中,镰刀菌属占的最多(30.0%),其次是曲霉菌属(27.5%),再次为念珠菌属(20.0%)。穿孔组与未穿孔组病原菌分布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组和未穿孔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镰刀菌属是导致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前房积脓、基质脓疡、眼压升高、激素治疗等有可能诱发角膜穿孔。角膜穿孔对患者视力恢复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角膜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8年09月143例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119例行手术治疗,穿孔修补101例,胃大部切除18例;24例行非手术治疗.手术组治愈102,死亡17例;非手术组治愈18例,死亡6例.75岁以下年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75岁以上年龄组(P<0.05);发病至手术时间12h以内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12h以上组(P<0.01);合并单种并存病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两种或以上组(P<0.05,P<0.01).不同手术方式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应细分为高龄组和超高龄组,高龄组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以穿孔修补为主;超高龄组的治疗方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或根除残余胆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以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15例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其中有2例伴异物肉芽肿形成,无癌变病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残余胆囊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8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症的特点,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8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51例(82.3%)患者并存其他疾病,35例(56.5%)以急性发作就诊,9例(14.5%)行急诊手术,6例(9.7%)并存胆囊或胆管癌.术式以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胆肠吻合术为主,对不适于急诊手术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先行EECP+EST和(或)ENBD.围手术期死亡3例(4.8%).结论 经充分术前准备,手术仍是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症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并存症处理,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