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对1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行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或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结扎(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顺行性静脉造影确诊,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无深静脉、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VLT组98例,EVLT+SEPS组88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3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满意,在胀痛感、皮肤瘙痒、内踝区水肿缓解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溃疡均愈合,但对于溃疡患者,EVLT+SEPS组在溃疡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溃疡复发上优于EVLT组。结论有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无溃疡形成时,可只行浅静脉手术;当有溃疡形成时,应同时行浅静脉手术和小腿交通支结扎手术。EVLT是治疗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措施,EVLT联合SEPS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21例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9例(90.48%)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但经用普通抗生素均有效地控制了感染。3例(14.29%)出现口腔黏膜溃烂。无1例患者选择放弃继续治疗,无1例出现死亡。结论重视难治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药物相关毒性的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超声消融治疗动脉闭塞性硬化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进行治疗,评价其疗效。方法 10例ASO患者共11条肢体均经血管造影确诊,病程在15d至3年。在DSA下用Acolysis血栓消融仪行腔内超声消融治疗。配合抗凝,祛聚,扩张血管等治疗。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 10例患者除1例肢体因动脉再次闭塞外,9例患者10条闭塞的动脉管腔均经一次治疗后再通,随访1~3个月,10条血管保持通畅,有效率达90%。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可以有效地消融外周动脉的陈旧性血栓和斑块,重新恢复闭塞血管的血流,从而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后凝血纤溶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显示手术后D-二聚体值(0.541±0.103)mg/L明显大于术前(0.366±0.134)mg/L(P=0.003)。术后纤维蛋白原值(4.338 0±6.700)g/L明显大于术前(3.475 ±0.817)g/L,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37.90± 4.578)s与术前(35.67 ±1.91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64)。提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和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D-二聚体的检测可及时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李锋  罗文军  唐博  陈以宽  孙建明  付健 《重庆医学》2013,42(16):1837-1840
目的构建含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DGF-C)基因的pAD-EGFP-PDGF-C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体外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并观察目的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法从pIRES2-EGFP-PDGF-C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PDGF-C目的片段,经BP重组与LR重组插入到pAD/CMV/V5-DEST,构建pAD-PDGF-C-IRES2-EGFP腺病毒载体。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后转染HEK293A包装、纯化,测定病毒滴度后转染大鼠骨髓源性EPCs,应用Real-time 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PDGF-C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核酸内切酶消化及PCR分析证实PDGF-C基因成功插入pAD/CMV/V5-DEST腺病毒载体,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48h后实时定量酵素聚合反应技术(Real-time qPCR)测定EPCs中PDGF-C含量明显提高(P<0.05),Wester blotting检测证实在46×103存在特异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PDGF-C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GFP-PDGF-C,体外转染大鼠骨髓源性EPCs能高效表达目的基因产物,为后续研究PDGF-C基因功能以及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下腔静脉(IVC)血栓裸鼠动物模型.方法 麻醉裸鼠后于无菌操作台解剖显微镜下显露肾静脉以下IVC,6-0 Prolene线结扎肾静脉以下IVC,术后第7、14天获取IVC,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血栓溶解、机化及再通情况.结果 裸鼠IVC血栓动物模型建模成功率为90.48%.IVC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7天血栓溶解、机化及血管新生主要位于血栓周边区域,术后第14天几乎累及血栓中心.结论 成功构建了稳定、可靠的裸鼠IVC血栓模型,且该模型能准确模拟静脉血栓溶解、机化和再通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溶解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C(PDGF-CC)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设对照组及血栓组,血栓组分别于术后1、3、7、14、21、28d收集下腔静脉血管壁及血栓标本(n=12).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血栓自然溶解过程中大鼠下腔静脉管壁及血栓内PDGF-CC蛋白及mRNA的表达;取术后7d大鼠下腔静脉血管壁及血栓标本(n=3),用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PDGF-CC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术后1~28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中均有PDGF-CC蛋白表达,以术后7d表达量最高(P<0.05); Real-time qPCR检测显示,术后1~ 28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中均有PDGF-CC mRNA表达(P<0.05),其中术后7d相对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77.71倍;下腔静脉血管壁中同样有PDGF-CC蛋白及mRNA表达,但表达量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7d的血栓标本中,新生血管周围有PDGF-CC特异性表达.结论 PDGF-CC在大鼠下腔静脉血栓自然溶解过程中呈较高水平表达,且在血栓中的新生血管周围有特异性表达,提示其在血栓溶解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血管损伤是常见而严重的术中并发症,其发生通常与术者对腹腔镜下腹股沟区的血管解剖认知不足有关。本文详细解析了腹股沟区在腔镜手术路径下的主要血管解剖,同时结合文献报道及自身体会,对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各主要血管损伤的易发因素、处理技巧及方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消融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静脉再通中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下肢深静脉15例患者以超声消融为主的腔内微创技术治疗。结果15例病人,16肢体,14例超声治疗获成功,1例超声治疗失败。14例超声微创治疗病人随访l~4个月,平均2个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以腔内超声消融为主的微创技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采用网塞填充法疝修补术和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965例次腹股沟疝,总结临床资料,评定疗效。结果965例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39min,术后住院3—8d,平均5d。术后随访6~24个月,复发4例,补片感染2例,无顽固性疼痛。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