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提升学员医用数学建模能力为目标,围绕《医用高等数学》课程中医用数学建模模块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并明确改进方向。方法 以“传染病模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随后利用问卷方式收集44位学员反馈意见。综合运用统计描述、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cheffe法,以及卡方检验和z-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0.91%的学员对课程主题感兴趣,65.91%的学员认为该模式明显提升了学习效果。本次课程中学员学习主动性在对课程主题有、无兴趣这两个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和继续开展翻转课堂的意愿却有显著影响。结论 教学模式总体有效,但需在“突出建模,淡化计算”、提升学员参与度和强化课堂学习效果3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19例均获随访,时间3~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按黄公怡等的髋关节疗效评价标准:优15例,良4例.结论PFNA是做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采用超声引导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的闭合尺、桡骨骨折患儿,随机等分为传统解剖定位组(C组)和超声引导组(US组),均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监测,局部麻醉采用0.2%左布比卡因0.4mL/kg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US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4.42±0.47)min]高于C组[(2.78±0.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组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7.63±1.56)min]低于C组[(9.89±1.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组氯胺酮的用量[(31.3±10.6)mg]低于C组[(60.6±11.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S组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18.7±6.9)min]低于C组[(30.6±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小儿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量,临床效果更好;CMAP是神经阻滞的客观和量化的观察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手术具有侵袭性小,术后疼痛轻的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足仍有部分患者受到术后疼痛的困扰,这主要源于手术伤害性刺激和复杂的心理因索的人为性痛觉[1].本研究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前处理合并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ive therapy,PPST)观察其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寻求一种对微创手术更为简单、有效的心理生理的综合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用加压钢板加捆绑带或DCS系统内固定.骨折按Johansson分型:3例Ⅱ型,1例Ⅲ型.结果 4例随访4~1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结论 良好的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7.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是一种癌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过表达。AEG-1可促进骨肉瘤的侵袭和转移,但其分子机制复杂。文章从基质金属蛋白酶-2、microRNA、上皮-间质转化和内皮素/内皮素A受体4个方面综述了AEG-1促进骨肉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旨在为骨肉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观察两种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抑制剂(PCSK9i)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降脂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2月~2021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接受PCSK9i治疗的ASCVD患者148例,依据其用药种类不同,将其分为依洛尤单抗组(n=103)和阿利西尤单抗组(n=45)。基本治疗方案是以他汀为基础联合PCSK9i的降脂方案,有20例患者予以PCSK9i单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BMI、血压、心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学历、住院时间、既往病史及术后用药情况),并且用药2(中位数)月后复查血脂水平,观察患者血脂降幅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相较于阿利西尤单抗组,依洛尤单抗组患者舒张压(P<0.05)和谷草转氨酶(P<0.01)水平更低,且LVEF(P<0.05)水平较低,术后服用阿司匹林(P<0.05)和ACEI/ARB(P<0.05)的比例更高。用药后两组患者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依洛尤单抗组患者HDL-C水平升高较为显著(P<0.05)。同时,治疗后阿利西尤单抗组较依洛尤单抗组的LDL-C水平更低(P<0.01)。依洛尤单抗组和阿利西尤单抗组患者LDL-C<1.4 mmol/L的达标率分别为65.3% vs. 84.2%;LDL-C<1.8 mmol/L的达标率为80.0% vs. 94.1%。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种药物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肌酐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两组药物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且二者的安全性均较为良好但在降脂达标率方面阿利西尤单抗略优于依洛尤单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