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MRI靶向对比剂载体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MR对比剂的应用在临床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方面较前有所提高 ,但仍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满足临床的需要。靶向对比剂的出现 ,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 ,将对比剂的使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绝大多数靶向对比剂是由载体介导到达靶位点 ,这就要求载体本身与靶位点具有特异性、高度的亲和性和稳定性。对于靶向载体的研究 ,最初是从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开始的。随着MR的发展和各项研究的深入 ,作为载体的物质越来越多。除了单克隆抗体以外 ,各种多肽、受体蛋白、多聚糖、脂质体等已…  相似文献   
2.
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目的利用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技术定量评价不同性质的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的血流模式并初步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的孤立性肺腺癌血管生成与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78例孤立明显强化肺结节(直径≤4 cm,68例恶性,10例活动性炎性),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以4 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等于时间-密度曲线最大斜率除以主动脉强化值.其中30例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VEGF,评价肺腺癌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平均通过时间)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结节强化值(35.79±10.76) HU与活动性炎性结节(39.76±4.59) HU差异无显著意义 (t=1.148 , P=0.255).恶性结节的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14.27±4.37)%及灌注值(3.02±0.96)ml-1·min-1·kg-1均低于活动性炎性结节(18.51±2.71)%,(6.34±4.39)ml-1·min-1·kg-1 (t=2.978,P=0.004;t=5.590,P<0.0001).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强化值(33.06±13.57)HU、结节-动脉强化值比(14.25±4.92)%及灌注值(2.97 ±0.56) ml-1·kg-1·min-1与MVD(70.15±20.03)条/视野,均呈正相关性(r=0.781, P<0.0001;r=0.688, P<0.0001;r=0.716, P<0.0001).平均通过时间(14.86±5.84)s与MVD无显著相关性(r=0.260, P=0.200).结论恶性与活动性炎性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不同,恶性结节通过结节-大动脉强化值比和灌注值可有效区别于活动性炎性结节,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肺腺癌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及灌注值反映了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的MVD.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及灌注值可作为VEGF相关的肺腺癌血管生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微血管渗透性改变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预测。材料与方法收集缺血性脑梗死病人43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33例,进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利用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比较每一个病人梗死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Ktrans值以及出血组和非出血组的Ktrans值有无差异,比较不同时期梗死区强化对预测HT的意义。结果所有病人梗死区Ktrans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P0.05)。10例在急性期有脑实质强化的病人都有继发出血,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15例病人有继发出血,18例没有继发出血,Fisher's精确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亚急性期HT或没有HT的病人相比,急性期有HT组病人的Ktrans值明显增高(P0.05),但是亚急性期HT和非HT的病人Ktrans值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脑实质强化对HT的预测有更高的特异性,且渗透性比亚急性期更高。早期脑实质强化及HT与毛细血管内皮的紧密连接和基底膜损伤有关。后期脑实质强化及HT与侧枝循环的建立有关,DCE-MRI可以定量评估血脑屏障的渗透性,对进一步研究HT的分型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隐性骨折的MRI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部位隐性骨折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08~2008-01行MR检查的62例临床高度怀疑隐性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其中膝关节周围32例,脊柱18例,髋关节4例,胫骨中下段4例,踝关节周围3例,眼眶1例。MRI主要表现为在SE序列T1WI上,均呈片状广泛或局限的不规则的低信号,在FFE序列或TSE序列T2WI上,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其范围和程度不如T1WI所显示,在STIR上,均呈明显的片状高信号。隐性创伤性骨折,尚能显示一条或多条线样异常信号,代表骨小梁断裂交错形成的骨折线。线样异常信号多呈低信号,亦可以表现为高低混杂的异常信号带。常伴有韧带、软骨等损伤。结论MRI能够准确发现和早期诊断各类隐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姜庆军  叶明  葛世俊  周建庆 《浙江医学》2008,30(2):160-162,183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又称右室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是一种右室发育不良导致的心肌疾病,患病率较低。ARVC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现将我们所收治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诊治体会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6例患者穿刺成功277例,成功率96.85%;失败9例,其中4例锁骨下动脉过度迂曲畸形,2例肱动脉局部狭窄病变,3例局部小血肿形成。术后发生右前臂肿胀1例,严重血管痉挛1例,严重造影剂过敏2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有望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常规途径。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常规X线平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32例,结合临床病史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的存在,行MRI检查.结果:在32例患者中,MRI检查发现隐匿性骨折位于股骨外侧髁11例,股骨内侧髁9例,胫骨近端5例,同侧股骨、胫骨关节面相邻两端同时发生隐性骨折(对吻骨折)7例.伴有或不伴有线样异常信号的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常伴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结论:MRI检查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olter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检测对晕厥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及心脏性猝死(SC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99例晕厥患者行MTWA检测,其中102例诊断为迷走反射性晕厥并排除有器质性心脏病,设为迷走晕厥组;97例既往有MVA发作史或确诊为心源性晕厥,设为心源性晕厥组;10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晕厥两组均检测MTWA、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c)及室性心动过速(VT)等指标,随访并比较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MTWA95%正常值参考范围<36 V;心源性晕厥组与对照组、迷走晕厥组的MTWA均值、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对照组与迷走晕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随访发现迷走晕厥组与心源性晕厥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MTWA阴性组与阳性组MTWA、LEVF、Q-Tc及M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MTWA的敏感性及预测价值均比其他指标高。结论国人时域法MTWA正常参考值为<36 V,MTWA对迷走反射性晕厥患者预测MVA和SCD无价值;对心源性晕厥预测MVA和SCD具有独立预测价值,联合LVEF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在中国浙东地区汉族人群中,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对159例冠心病患者和106例非冠心病者样本采用4管SYBR-PCR结合融解曲线方法进行G501C等位基因型的检测,进而作出基因诊断。随机选取50份经荧光定量PCR分型的标本进行DNA测序鉴定。结果 4号外显子上的G501C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荟萃分析,也没有发现G501C与CAD的关联性,结论 G501C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浙东地区汉族人群CAD的发病无相关性,不能作为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CSA)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标志物,加深对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认识。方法对比15例CSA患者和18例SAP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冠脉造影结果及生化标志物。结果 CSA组患者年龄显著小于SAP组患者(P〈0.05),其余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患者胸痛多发生于静息或夜间。CSA组和SAP组中有意义的狭窄患者分别为10例(66.7%)和18例(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血运重建者(包括支架植入及CABG)分别为7例(46.7%)和16例(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更多发生于有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CSA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AP组患者(P〈0.05),两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SAP相比,CSA常发生于年龄较轻的吸烟患者,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CSA患者胸痛多发生与静息或夜间。CSA组有较低的合并冠脉狭窄比例及较低的接受血运重建比例。CSA更多发生于有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炎症可能是CSA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