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煤矿瓦斯爆炸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985-01/2005-05平顶山平煤集团矿区井下发生过瓦斯爆炸井下从事煤矿生产的工人为调查对象,以井下工作队为单位随机抽取256名进行调查。根据DSM-IV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对256名井下工人中曾经经历瓦斯爆炸的80名进行诊断,按有无创伤性应激障碍分为患者组和正常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80名经历过瓦斯爆炸事故的工人均进入结果分析,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30名。①患者组艾森克个性问卷内外向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神经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精神质和掩饰度分差异无显著意义。②同正常组相比,患者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经历煤矿瓦斯爆炸的矿工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可能和个性特征相关,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干预避免不良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T细胞亚群改变郑文权,郑治,梁琴,易晓燕,夏银祥(平顶山解放军第152医院,平顶山467000)脑血管病T细胞亚群改变,国内报道极少。现将我们1992年对41例急性脑血管病人测定结果报道如下。1方法与结果脑血管病组41例,男30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3.
彭康  郑文权 《中医杂志》1999,40(12):746-748
通过复制大鼠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动物模型,观察乌龙丹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和有关神经递质(单胺类NE,DA,5-HT,5-HIAA和NOS1,AChE)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通过乌龙丹的对抗治疗,MID大鼠电击数明显减少,大脑海马区的胆碱能神经元明显增多,且对抗脑梗塞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表明乌龙丹有防治大鼠栓塞后学习记忆下降的作用,而该作用可能是由于它阻止了缺血后海马区的胆碱能  相似文献   
4.
肾性高血压大鼠孤束核区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分布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NOS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的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孤束核区NOS的变化情况。结果 大鼠形成肾性高血压后其孤束核区NOS的数量明显少于未行肾动脉狭窄术血压正常的大鼠。结论 孤束核区NOS的下降是引起血压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1)在近 2年我科住院病人中选取 5 0例发病在 96小时内就诊的患者 ,且发病 6小时后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脑血栓患者 (在医生监测下 )。 (2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2 5例 ,其中对照组男 18女 7例 ,年龄在 48~ 75岁平均 6 3.5岁 ;治疗组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在 45~ 78岁平均6 2 .5岁 ,首次颈内动脉系统缺血 ,经头颅 CT证实排除脑出血。 (3)无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及全身严重合并症。 (4)无意识障碍及控制不满意的高血压 (血压 >16 0 / 110 mm Hg)或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者。 (5 )未用抗凝剂及血小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缺血组为2001—10/2003-12期间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及门诊脑血管病患者201例,入院后立即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照组为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单位职工,同样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缺血组粥样硬化的检出率缺血组为94.0%,对照组为7.5%,血管内膜增厚检出率缺血组为60.2%,对照组5.0%;血管狭窄检出率缺血组为16.4%,对照组为1.9%,动脉粥样硬化斑检出率缺血组为40.3%,对照组为0.6%。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性质、稳定性、动脉狭窄的程度,为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缺血组为2001-10/2003-12期间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及门诊脑血管病患者201例,入院后立即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照组为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单位职工,同样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缺血组粥样硬化的检出率缺血组为94.0%,对照组为7.5%,血管内膜增厚检出率缺血组为60.2%,对照组5.0%;血管狭窄检出率缺血组为16.4%,对照组为1.9%,动脉粥样硬化斑检出率缺血组为40.3%,对照组为0.6%。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性质、稳定性、动脉狭窄的程度,为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背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分子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正常全血中含量很少,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含量增高,元活苏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此有关?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并与复方丹参的治疗效果比较。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10乎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90-42岁,平均(69&;#177;11)岁。对照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85—37岁,平均(68&;#177;10)岁。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降压、脱水、抗凝等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用药14d.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共14d和元活苏2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14d。①入院时和治疗3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入院时(时间窗24—72h)以及治疗后3周分别抽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法分析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析两者水平及元活苏干预后神经功能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①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14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79.95&;#177;18.64)分,(59.65&;#177;19.87)分;对照组:(74.66&;#177;15.88)分,(61.25&;#177;18.68)分,(t=2.678-4.351,P〈0.01)1;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②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22.12&;#177;9.52)μg/L,(50.41&;#177;22.35)μg/L;(1.05&;#177;0.24)μg/L,(1.62&;#177;0.50)μg/L;对照组:(26.66&;#177;8.22)μg/L1(48.63&;#177;21.54)μg/L;(1.35&;#177;0.44)μg/L,(1.66&;#177;0.48)μg/L,(t=2.678-4.351,P〈0.001)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结论:元活苏能显著能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9.
背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分子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正常全血中含量很少,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含量增高,元活苏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此有关?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并与复方丹参的治疗效果比较。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10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90~42岁,平均(69±11)岁。对照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85~37岁,平均(68±10)岁。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降压、脱水、抗凝等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用药14d。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共14d和元活苏2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14d。①入院时和治疗3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入院时(时间窗24~72h)以及治疗后3周分别抽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法分析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析两者水平及元活苏干预后神经功能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①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14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犤观察组:(79.95±18.64)分,(59.65±19.87)分;对照组:(74.66±15.88)分,(61.25±18.68)分,(t=2.678~4.351,P<0.01)犦;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②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犤观察组:(22.12±9.52)μg/L,(50.41±22.35)μg/L;(1.05±0.24)μg/L,(1.62±0.50)μg/L;对照组:(26.66±8.22)μg/L,(48.63±21.54)μg/L;(1.35±0.44)μg/L,(1.66±0.48)μg/L,(t=2.678~4.351,P<0.001)犦,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结论:元活苏能显著能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0.
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和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M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48例患者,经DS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55枚,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8枚,前交通动脉瘤15枚,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枚,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枚,其他部位动脉瘤5枚,静脉全麻及肝素化后,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从股动脉插管,经微导管内途径将微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诱发血栓形成并最终使动脉瘤闭塞,同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结果栓塞55枚动脉瘤,技术成功率100%,41枚完全致密栓塞,14枚动脉瘤体栓塞90%~95%。48例患者,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无术中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3年内追踪45例,41例痊愈,3例残余瘤体、瘤颈扩大,1例再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GDC、MDC可有效地闭塞脑动脉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微创、安全并且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