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去黏膜带蒂回肠膀胱扩大术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去黏膜带蒂回肠膀胱扩大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 ~ 27岁,平均2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病程6 ~ 64个月,平均23个月.应用超声、膀胱造影、尿动力学等检查前瞻性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的尿动力学参数,上尿路形态和肾功能情况.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例,肠梗阻1例,膀胱腹壁尿瘘1例,未出现黏液尿.术后1年1例因发热性泌尿系感染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11例为腹压排尿.术前膀胱输尿管反流8例,术后反流消失5例,反流程度改善3例.术前肾功能不全5例,术后血肌酐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3例.术前和术后1年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 247±27)和(412±32) ml]、膀胱顺应性[(4.4±1.2)和(26.2±4.0)ml/cm H2O,1 cm H2O =0.098 kPa]、相对安全容量[(206±24)和(368±26) ml]、最大尿流率[(11±2)和(20±3)ml/s]、残余尿量[(136±25)和(26±8)ml]、逼尿肌漏点压[(63.1±4.9)和(17.8±3.6)cm H2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黏膜带蒂同肠浆肌层膀胱扩大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可有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96例手术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资料,其中显微手术236例,常规手术160例,将两组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显微手术组中线复位程度较常规手术组明显.术后24 h后显微手术组患者颅内压较对照组低.显微手术组术区再出血、再次手术、脑梗死、癫痫发生率优于常规手术组.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6月显微手术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显微手术有利于提高脑挫裂伤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联合黏膜下氟尿嘧啶(5-Fu)注射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2年12月对9例早期低位直肠癌采用微波凝固联合黏膜下5-Fu注射,微波治疗后用含5.Fu1.0g的生理盐水100~200ml保留灌肠,1次/d,连续3d,随访其疗效。结果3例微波治疗前CEA增高,微波治疗后CEA下降至正常。术中、术后无出血等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1月,9例全部存活。l例生存3年5个月;1例生存3年8个月;1例1年4个月后肿瘤复发,行Miles手术至今又生存2年9个月;6例生存5年以上,其中1例5年1个月,1例6年3个月,l例6年8个月,1例7年6个月,2例9年。结论微波凝固联合黏膜下5-Fu注射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适应于早期、距肛缘7cm以下、肿块型、肿瘤直径0.5~3.0cm或肿瘤〈直肠周径的1/3、病理类型为高分化肿瘤、且患者强烈要求保肛的直肠癌。该方法具有创伤小、费用低和疗效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62例(监测组)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患者术后行ICP监测,根据ICP值调整治疗方案,并与同期未行ICP监测的46例(常规组)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甘露醇应用的时间和计量作比较。结果监测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及剂量较未监测组低,监测组急性肾功能损伤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未监测组低,而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等三种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测组预后优于常规组。结论动态ICP监测能较好地反应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ICP的变化,通过个体化治疗能有效控制ICP,维持脑灌注压,减少并发症,降低sTBI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条件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血肿周围水肿扩大者17例,未发生血肿周围水肿扩大者19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搬运、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血压、高血压病程、出血量、出血位置、血肿侧别、血肿形状等可能影响血肿周围水肿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血压,出血位置,术前搬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P=0.007)和血肿形状(P=0.008)与血肿周围水肿密切相关;而血压、出血位置以及术前搬运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长的高血压病程以及不规则的血肿形状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四维CT血管造影(four-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4DCTA)联合全脑灌注成像(CTperfusion imaging,CTP)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全脑灌注成像和常规头颅CTA检查,通过灌注原始数据重建获得4DCTA,对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灌注参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4D-CTA与常规CTA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67±0.48)和(2.81±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TA与常规CTA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结果一致,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4D-CTA显示侧支循环较常规CTA多2例,而且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侧支循环显示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患者。CTP发现34例患者灌注异常,8例灌注正常。CTA责任血管狭窄者CTP阳性率(71.43%)明显高于无责任血管狭窄者(9.52%)。结论 4D-CTA联合CTP不仅可用于动态观察全脑血流状态,还能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异常变化,可以替代常规头颅CTA检查,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总结。结果 37岁男性,以右侧颞叶脑梗死起病,发病5 d后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颞叶血肿,行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切开动脉瘤,见瘤体内有血栓形成。结论 以脑梗死症状首发的颅内动脉瘤大部分都是血栓性动脉瘤,对于出现急性脑梗死、瘤体较大、动脉瘤的长度与动脉瘤的颈宽的比值较大的病人,可以尽早进行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8.
显微手术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附12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进行显微手术的126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术后中线复位情况,再出血率、脑水肿体积、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术后三天GCS改善情况和同期肉眼手术组98例进行比较。结果126例显微手术术后GOS评分良好79例,中度残23例,重度残1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1例。和肉眼手术组比较中线复位快、再出血率低、脑梗死发生率低、GCS改善快、脑水肿再发生率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外侧区脑挫裂伤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小肠肿瘤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缺少早期体征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应用现有一些常用检查方法,对小肠肿瘤诊断常不够满意,因此易延误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差。为研究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提高术前诊断率,我们分析我院普外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肿瘤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全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发病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8±11)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7例,占21.9%;恶性肿瘤25例,占78.1%。具体分布见表1。表132例小肠肿瘤病理…  相似文献   
10.
皮瓣转移并部分钛板切除治疗颅骨修补术后钛板外露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女,32岁.2年前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因妊娠致头面部广泛皮疹,切口后缘前方(非切口位置)出现皮肤小结搔抓后破溃1个月就诊.局部破溃1 cm,钛板外露,有炎性渗出,创面瘢痕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