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 0 0年我们持续参加了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网 ,现将淋球菌对 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来源  10 0株淋球菌均从我所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STD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 ,所有菌株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  相似文献   
2.
2005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2005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10株淋球菌检出PPNG38株(34.5%)、TRNG56株(50.9%);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6.4%,青霉素耐药率的达93.6%;头孢妥仑MIC50为0.125mg/L,MIC90为0.5mg/L。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在临床上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分析CT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由医护人员组成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为目标人群提供性病防治知识讲座、问卷调查,发放健康处方和安全套,采集生殖道拭子用于萘瑟氏淋球菌(GC)、CT、解脲/人型支原体(UU/MH)等的常规检测.结果 共问卷调查788人,对715人采集了宫颈拭子.CT总感染率为10.5%(75/715),其中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妇科门诊就诊者、暗娼的CT感染率分别为6.4%(15/234),11.1%(31/279),14.4%(29/20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合并GC、UU/MH、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感染者分别为5.3%、57.3%、36.0%、32.0%.暗娼中CT合并GC、HSV-2、MPC感染者分别为10.3%、51.7%、27.6%.CT感染与20岁以前发生性行为、未婚、配偶从事商业服务业、中重度宫颈炎以及每周性生活频率超过3次等5个因素有关.固定人群因素后发现,首次性生活年龄越早、口服避孕药为危险因素.结论 性工作者是性病行为干预的重点,减少性生活频率,加强青少年禁欲宣传有助于减少CT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年我市在性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情况下,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淋病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性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自全市性病检测点,淋球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来自每年临床淋病患者菌株的监测,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四环素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6年来我市性病年报告发病率及淋病监测发病率逐年下降,淋球菌仍保持对壮观霉素的高度敏感,但对头孢三嗪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等几种常用传统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青霉素、环丙沙星及四环素等药物己不宜用于淋病的治疗,加强临床淋病用药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2004年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4年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四环素高度耐药性)和TRNG(四环素MIG大于等于16MG-L)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27株淋球菌检出PPNG37株(29.1%)、TRNG65株(51.2%)、环丙沙星耐药率达99.2%,青霉素耐药率达89.8%,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淋球菌对五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连续六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6年来广州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s)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719株淋球菌检出PPNG94株(131%)、TRNG119株(166%),6年来,PPNG、TRNG流行率及环丙沙星耐药率,经μ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壮观霉素抗菌活性最强。结论壮观霉素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性传播感染(STI)的流行现状。方法由调查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集血液进行HIV、RPR/TPPA、HSV-2抗体检测,采集白带涂片检测白念珠菌、阴道加特纳菌、阴道毛滴虫;宫颈拭子培养萘瑟氏淋病双球菌(GC)、沙眼衣原体(CT)、脲原体(UU)。结果共调查788例不同人群组的女性。流动女工STI总体感染率为41.6%,位居前3位的病原体感染分别为UU(25.1%)、HSV-2(14.9%)、CT(6.2%);妇科门诊人群总体STI感染率为71.1%,位居前3位分别为UU(41.5%)、HSV-2(18.7%)、CT(11.1%);暗娼STI总体感染率为90.1%,前3位感染分别为UU(74.6%)、HSV-2(47.5%)、阴道白念珠菌(17.8%),其它依次为加特纳菌(14.9%)、TP(14.9%)、CT(14.4%)。除了门诊组及暗娼组分别发现1例HI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不同组间STI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地区3组女性人群中,位居前2位的STI感染率分别为UU(25.1%~74.6%)、HSV-2(14.9%~47.5%),CT感染率为6.2%~14.4%。...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患者中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ID32C酵母菌鉴定反应板鉴定菌种和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不同菌型念珠菌的药敏趋势.结果 临床112例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者中白色念珠菌82例(73.21%)、近平滑念珠菌16例(14.29%)、光滑念珠菌4例(3.57%)、无名念珠菌4例(3.57%)、其他念珠菌6例(5.36%),药敏分析结果:念珠菌属对制霉菌素(98.21%)、酮康唑(91.07%)、氟康唑(67.86%)敏感,而对咪康唑(35.71%)、嗌康唑(33.04%)、伊曲康唑(42.86%)和特比奈酚(20.54%)的中介度和耐药性较高.结论 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的念珠菌除了对多烯类药物敏感率高外,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不同菌型其药敏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omp1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在广州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从性病和妇科门诊及外展现场采集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拭子,提取Ct基因组DNA为模板,巢式PCR扩增Ct omp1基因VD1 ~ VD3并测序分型,分析Ct型别决定簇VD1 ~ VD2区域的氨基酸突变情况。结果 共检测1208份拭子,检出Ct 132株,对其中130株进行测序分型,共发现10个omp1基因型,分别为E型38株(29.23%)、D型25株(19.23%)、J型24株(18.46%)、F型21株(16.15%)、G型7株(5.38%)、H型5株(3.85%)、K型5株(3.85%)、B型、Ja型各2株(各1.54%)、I型1株(0.77%);可见E、D、J、F 4个型别为主要感染型别,共占83%。序列分析发现,D、B、K 3个型别在VD1 ~ VD2区域的氨基酸存在突变。另有2例为混合感染未能确定型别。结论 广州地区Ct omp1基因型别感染以E、D、J、 F 4种型别为主,共占83%,Ct B型也发现于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9 (TLR7、TLR9)mRNA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0例白癜风患者及25例正常人对照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 mRNA(目的基因绝对定量校正拷贝数为0.85 ± 1.90)、TLR9 mRNA(0.94 ± 2.25)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4 ± 1.18和0.11 ± 0.31,P < 0.05和 < 0.01);稳定期与进展期、局限型与泛发型白癜风患者TLR7、TLR9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均上调,TLR7、TLR9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