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酸睾丸酮治疗丛集性头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酸睾丸酮治疗丛集性头痛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1987-01/2002-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丛集性头痛患者64例为治疗组。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13~65岁,平均(36.78&;#177;10.28)岁。同期选取健康查体者49例为对照组,男34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35.49&;#177;9.64)岁。治疗组在治疗1周后给予丙酸睾丸酮治疗,25mg/d,肌注,1次/d,治疗7~10d,疗效不明显者继续一个疗程,剂量改用12.5mg/d。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每7天随访1次,共3次,记录每周丛集性头痛周内的发作次数。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睾酮和生长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中2例患者未按照方案用药,3例患者随访不足1月而排除,最终59例进入结果分析,男47例,女12例。对照组4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发作次数比较:患者在丙酸睾丸酮治疗前发作(8.50&;#177;3.78)次/周,应用丙酸睾丸酮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后分别发作(5.06&;#177;3.59),(1.50&;#177;2.80),(0.71&;#177;2.05)次,(F=81.379,P〈0.01),呈现每周递减趋势。②发作指数比较:应用丙酸睾丸酮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后明显低于基线期(0.723,0.214,0.103,1.214,F=0.467-31.057,P〈0.01)。③血清睾酮水平比较:男性,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高于治疗前(7.40&;#177;2.6,7.51&;#177;2.10,6.06&;#177;2.35,F=5.017,P〈0.01);女性,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0.98&;#177;0.18,1.07&;#177;0.14.0.48&;#177;0.12,F=58.931,P〈0.01)。④生长激素水平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4.22&;#177;1.09,4.33&;#177;0.81,3.86&;#177;0.88.F=2.789-71.936P〈0.05)。结论:丙酸睾丸酮可通过提高丛集性头痛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而治疗丛集性头痛,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亚急性特发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subacuteidiopathicdemyelinatingpolyradiculoneuropathy ,SIDP)是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病谱中较少见的一种,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4 8岁。因双下肢无力10d于2 0 0 1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10d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伴轻微麻木,渐加重不能行走,无尿便障碍。病前2 0d有腹泻病史。查体: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 级,四肢腱反射丧失,未见病理征,双膝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浅感觉正常。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无异常。腰穿示脑脊液压力正常,白细胞1×10 6 /L ,蛋白4 0 0mg·L- 1,糖和氯化物正常,IgG 91…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及针极肌电图检查,观察卒中后肩痛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卒中住院患者40例,根据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NPRS)分为肩痛组(26例)与无肩痛组(14例)。分别进行双侧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针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结果 肩痛组患侧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较无肩痛组患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0.001,0.000);无肩痛组患侧尺神经CMAP波幅较同组健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肩痛组患侧尺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较无肩痛组患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三角肌、肱二头肌自发电位出现率,肩痛组较无肩痛组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4,0.044)。结论 卒中后肩痛患者伴有上肢周围神经的损伤,且肩痛的发生可能与运动神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5.
近两年来,我们对28例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进行了肌电图检查,从电生理角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8例HFS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均无Bell’s麻痹、癔病病史。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3年;年龄19~55岁,平均41岁。另设无肝肾损害、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病史,无肌肉疾病及Bell’s麻痹病史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酸睾丸酮治疗丛集性头痛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1987-01/2002-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丛集性头痛患者64例为治疗组。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13~65岁,平均(36.78±10.28)岁。同期选取健康查体者49例为对照组,男34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35.49±9.64)岁。治疗组在治疗1周后给予丙酸睾丸酮治疗,25mg/d,肌注,1次/d,治疗7~10d,疗效不明显者继续一个疗程,剂量改用12.5mg/d。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每7天随访1次,共3次,记录每周丛集性头痛周内的发作次数。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睾酮和生长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中2例患者未按照方案用药,3例患者随访不足1月而排除,最终59例进入结果分析,男47例,女12例。对照组4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发作次数比较:患者在丙酸睾丸酮治疗前发作(8.50±3.78)次/周,应用丙酸睾丸酮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后分别发作(5.06±3.59),(1.50±2.80),(0.71±2.05)次,(F=81.379,P<0.01),呈现每周递减趋势。②发作指数比较:应用丙酸睾丸酮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后明显低于基线期(0.723,0.214,0.103,1.214,F=0.467~31.057,P<0.01)。③血清睾酮水平比较:男性,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高于治疗前(7.40±2.6,7.51±2.10,6.06±2.35,F=5.017,P<0.01);女性,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0.98±0.18,1.07±0.14,0.48±0.12,F=58.931,P<0.01)。④生长激素水平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4.22±1.09,4.33±0.81,3.86±0.88,F=2.789~71.936,P<0.05)。结论:丙酸睾丸酮可通过提高丛集性头痛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而治疗丛集性头痛,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国外为37%-78%[1],国内高达62.5%[2],慢性吞咽障碍者约占16%.吞咽障碍轻者可引起患者脱水、营养不良、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3-4].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吞咽障碍引起的高死亡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 本文通过对正常对照组(健康者)和实验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人体头颈部体表咬肌、口轮匝肌、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4组吞咽相关肌肉的表面肌电分析[5],探讨sEMG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基因第17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方法:选择2004-06/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5例,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30例)及原发性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45例),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相当的68名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胰岛素受体基因17外显子变异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143名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显示两病例组与对照组均出现3种不同的DNA带型,分别称为Ⅰ,Ⅱ,Ⅲ带型。②带型分布频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带型Ⅱ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64.35%,55.56%,31.35%,P<0.05);带型Ⅰ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26.67%,26.68%,61.76%,P<0.05);带型Ⅲ3组间无差异。结论:①提示带型Ⅱ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易感基因标志,而带型Ⅰ可能是抗性基因标志。②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伴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合并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MG合并LEMS患者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1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慢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表现为双下肢无力4例(50%)。四肢无力4例(50%),经过症状有球麻痹1例,睑下垂1例,面肌受累及呼吸困难各1例;8例患者伴癌6例(75%),其中5例(62.5%)为肺癌;所有患者新斯的明试验( ),重复神经电刺激均示低频(2Hz、3Hz、5Hz)衰减(17%~40%),高频(20Hz、30Hz)递增(200%~881%)。结论对以双下肢无力首发的MG,均应考虑到LEMS或合并LEMS的可能,常规行重复神经电刺激,确诊为LEMS后,应常规行胸部CT和/或腹部B超检查以早期发现肿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