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青年(≤45岁)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青年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358例房颤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及非青年组(45岁<年龄≤60岁,n=264),比较两组基线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随访。手术3个月后,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的房颤、心房扑动和(或)房性心动过速发作且持续时间大于30 s定义为房颤复发。结果:青年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39.7±4.8)岁,男性76例(80.9%)。青年组与非青年组相比房颤病程较短[(15.8±15.6)个月vs.(27.5±34.0)个月,P=0.001],CHA2DS2-VASc评分[(0.74±0.83)分vs.(1.19±1.07)分,P<0.001]和HAS-BLED评分[(0.40±0.54)分vs.(0.63±0.65)分,P=0.002]更低,左心房内径更小[(38.2±5.6)mm vs.(40.0±5.4)mm,P=0.006],合并心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发生严重房室阻滞(AVB)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律失常中心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且出院诊断为HCM的患者126例,男性71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7.02±14.93)岁。根据是否有高度及以上AVB,将患者分为严重AVB组(28例)和非严重AVB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患者中,103例植入起搏器,22例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非严重AVB组患者年龄(58.0±13.2)岁,女性45例(45.9%);严重AVB患者年龄(53.5±19.8)岁,女性10例(35.7%)。非严重AVB组与严重AVB组比较,心房颤动比例、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峰值、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使用率显著升高,而糖尿病比例显著降低、QRS时限明显缩短(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OR=5.023,95%CI:1.452~17.382,P=0.011)是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HCM患者中,糖尿病是发生严重AVB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心室三部位起搏CRT(Tri-V CRT)通过同时刺激左右心室壁多个延迟激动位点,最终可使心脏再同步化达到最佳的效果。一系列小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了Tri-V CRT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且该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故目前仅将其作为对传统CRT无应答且室内或室间仍然存在运动失同步心力衰竭患者的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束支电位(LBP)结合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左束支的可行性。
  方法:对13只犬行左束支射频消融术,常规放置右房电极记录希氏束电位作为X线影像定位右侧希氏束,经右股动脉途径跨主动脉瓣逆行标测并消融左束支电位。同时应用NavX三维标测系统定位右侧希氏束(R-His)、左侧希氏束(L-His)及LBP电位。观察消融成功犬电位特点,记录消融前后的PR间期、QRS形态和时限、AH间期、HV间期和消融导管心内电图A/V值。对比LBP结合X线影像指导左束支消融和LBP结合三维标测指导左束支消融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
  结果:13只犬中9只成功消融左束支,3只犬消融失败,1只犬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成功消融靶点LBP到最早心室电图平均时限(LBP-V)为(17.8±2.6)ms(13~21 ms)。成功消融靶点A/V值<1/10。LBP结合三维标测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较LBP结合X线影像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降低[分别为(1.7±0.3)h vs (2.4±0.3)h,P=0.007,(10.8±1.5)min vs(30.5±4.0)min,P<0.001]。
  结论:LBP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可以成功消融左束支,与传统LBP和X线影像指导下左束支消融方法相比,LBP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辐射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损伤指数(LSI)指导下高功率(50W)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方法 应用光感应压力导管对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功率分为低功率组(30W和40W)和高功率组(50W),通过调整导管压力(5g、10g和15g)达到相应的LSI目标值(5、6和7),分别测量消融灶的长度及深度,并分析LSI及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 本离体实验共完成75个消融灶,所有消融灶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均未发生气爆现象。经相关性分析,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r=0.49和r=0.51,P均<0.0001)。当达到不同的LSI目标值时,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4,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r=-0.55,P<0.0001)。当达到相同的LSI目标值(LSI=5、6和7)时,消融功率亦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5,0.81和0.89,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均呈负相关(r=-0.73,-0.60和-0.75,P<0.0001)。与低功率组(30W和40W)相比,高功率组(50W)消融灶长度更长,消融灶深度更浅,形成宽而浅的消融灶。结论 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无论达到不同/相同的LSI目标值,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Danon病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性溶酶体病,以肥厚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引起的心肌病变与典型的肥厚型心肌病相似.Ⅱ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是溶酶体膜的重要组成成份,编码Ⅱ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导致Danon病的重要病因.现对Danon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心脏再同步治疗(C RT)已逐渐成为伴有QRS时限增宽的中重度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Ⅱ~Ⅳ级(NY-HA分级)的有效治疗手段[1-2].CRT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逆转左室重构,还可显著降低其再住院率及病死率.临床上,慢性心衰患者常合并肾功能不良(RI),然而,对于这部分患者能否从CRT中获益以及RI对CRT疗效有何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如何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应用CRT已成为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20极标测电极(DD电极)指导左室乳头肌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阜外医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间11例左室乳头肌起源的频发室早患者,按照标测方法分为DD标测组(6例)和传统4极消融导管逐点(PBP)标测组(5例),确定理想的室早起源靶点后进行放电消融。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资料以及术中参数,观察两种标测方法随访期的消融成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左室乳头肌频发室早患者,年龄41±18岁,男性5例(45.5%),平均24h室早负荷18.6%±8.2%。与PBP标测组相比,DD标测组总手术时间(95.8±7.4 vs. 141.2±12.3min)、消融时间(6.1±3.0 vs. 15.8±4.7min)、射线曝光时间(14.2±1.5 vs. 24.4±5.4min)明显缩短,消融点数(6.8±1.9 vs. 14.8±3.6个)明显减少,室早时靶点局部V波领先体表室早QRS间期(37.8±7.2 vs. 25.4±2.8ms)明显提前。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DD标测组未发生标测及消融相关并发症,而PBP标测组术中出现1例心包积液。随访15.1±1.3月,DD标测组所有患者经射频消融后均无室早再发,成功率为100%,而PBP标测组3例消融成功,成功率为60%。结论:DD电极可易化左室乳头肌室早射频消融,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X线曝光,随访期消融成功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