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患者女性,56岁。胸闷、心悸2年余,头晕、乏力2—3月。体检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心律呈二联律。X线心脏正位片显示心胸比例为0.58。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为入院初记录。第二、三两行为连续记录。第一行窦性P波规整,51次/min,为窦性心动过缓.第二、三两行为二联律。二联律的第1个P波延缓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为房性逸搏。每个  相似文献   
2.
秦玉虎  王燕 《心电学杂志》1994,13(4):212-214
以往将慢性反复性房性心动过速(IART)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窦性周期进行性缩短,达到某临界值时,由一个P-R不延长的窦性P波诱发一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另一种是窦性周期进行性延长,达到临界值时诱发房速。本文报告3例均为每阵房速中止后经过一段较长的间歇,出现1个窦P,后再发作房速,周而复始,病程为慢性经过。这是IART的一种特殊类型,笔者称之为慢性反复性房速-窦P-房速节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心)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甲减心患者(39例)HRV的时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39例)进行比较。结果甲减心组平均R-R间距(RRI)、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IDX)、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IDX)、R-R连续差异平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减心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功能均受损,可能为甲减心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诊断窦性心动过缓;频发间插性室性早搏伴房室结慢径路逆行隐匿传导引起早搏后一次窦性冲动两次激动心室;非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分析本例窦性P波的频率为55次/分。A、B、C三行的R_s均为间插性室性早搏,R_4为正常窦性P波下传的激动。B、C两行的R_5和R_6连续  相似文献   
5.
急性主动脉夹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较少见、潜在危险大、死亡率高的疾病,现对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该心血管急症的病理生理学、分类、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4岁,扩张型心肌病。图A、B、C为Ⅱ导连续记录,图D为V_5导。P波属窦性,频率为70次/min。心房率为心室率的2倍,未夹有QRS的P—P较夹有者长,为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QRS频率35次/min,呈三种形态:1.Ⅱ导R_(2-5),R_(13-15)V_5导R_3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型,P—R间期固定力0.16s,为P波沿左束支2:1下传。右束支的病理不应期大于P—R间期但小于2倍P—P。左束支为持续传导阻滞。2.Ⅱ导  相似文献   
7.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包括二尖瓣环钙化和主动脉瓣钙化,在临床上易与一些其他心脏病混淆。近年来,由于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现将笔者所见1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2例,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61岁~80岁(平均71.7岁)。二尖瓣环钙化2例,主动脉瓣钙化9  相似文献   
8.
正常成年人心电图(ECG)QRSV_5、V_6呈qRs或Rs形,R/S>1。并且右心前导联的S波幅度随年龄的  相似文献   
9.
1 心电资料 患者女,26岁:心悸、多汗、食欲亢进五年余,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X线心脏无扩大,超声心动图示无左心房及其它心脏扩大。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各导联P波均为由窄变宽的规律变化。最清楚的是V_4导联(最下面两行)电压1mV=20mm。P波由0.09s逐波增宽,达0.14s时结束一个文氏周期。文氏周期最后的P波呈双峰形。两峰中间的间距为0.06s(>0.04s),符合左房内传导阻滞或Bachmann氏束的传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2例隐匿旁路折返性早搏(concealed BPTRP),并对产生机理和特点进行探讨。 例1 患者男,42岁。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绍住某医院,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隐匿性右后间隔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作射频消蚀治疗后,发作更加频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