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血管移植搭桥治疗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高流量血管搭桥方法对颅内巨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8例巨大和颅底复杂动脉瘤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发病者5例,视力减退者2例,面部麻木者1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2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分别为Ⅰ级和Ⅱ级。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体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4例、床突上段(C1段)2例、大脑中动脉M2~M1段者2例动脉瘤大小为2.5~6.0cm,平均直径3.7cm。其中6例动脉瘤为梭形,2例为宽颈动脉瘤。8例患者均采用额颞开颅,骨瓣要尽可能低到颅底,以缩短搭桥移植血管在颅外走行长度。通常用7-0显微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颈外动脉,用8-0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颅内段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4例患者利用大隐静脉移植搭桥,4例患者利用桡动脉移植搭桥。颅内、外搭桥完毕后将动脉瘤近心端和远端的供血动脉结扎和夹闭,阻断动脉瘤的全部血供。对3例有压迫脑神经或颅内占位引起颅压高的患者,将动脉瘤切除。结果5例术后头痛消失,1例视力减退者明显改善,1例动眼神经麻痹恢复。5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3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7例搭桥吻合血管全部畅通,动脉瘤消失。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肢体力弱,肌力在Ⅱ~Ⅲ级之间,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结论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可作为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经背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1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10例,女7例,年龄9-61岁。病因分为颅脑外伤、鞍区肿瘤术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先天性和三脑室后占位性梗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复发性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脊髓黏连的体会和方法。方法在脊神经肌电监测下,对4例复发性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脊髓黏连的病人(2例为再次手术,2例为第3次手术)采用显微手术分块切除囊肿,彻底松解黏连的脊髓和神经根,用人工硬脊膜修补缝合硬脊膜,防止术后再黏连。结果2例神经根型和1例脊髓型病人术后临床症状立即改善,另1例术前二便失禁的脊髓型病人术后无明显改善。随访6~1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广泛切除复发性蛛网膜囊肿的囊壁可有效减压;在脊髓肌电神经监测下.彻底松解黏连严重的脊髓和神经根,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采用人工硬脊膜修复缝合硬膜可预防术后再黏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经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10例,颅内转移癌2例。化疗前及化疗后一月检查CT比较瘤体变化。10例胶质瘤中8例瘤体缩小10%~20%,2例瘤体增大。2例转移癌中1例瘤体完全消失,1例瘤体缩小70%。全部患者均无视网膜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根据国际通用的肿瘤疗效观察标准分析,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效果不理想,但对颅内转移癌有满意的疗效。本文对颈内动脉灌注给药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引起瘤体增大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引起瘤体增大一例石祥恩,王忠诚,戴建平,赵继宗应用球囊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国内外均有报道(1)。我们在用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中,遇到一例栓塞后动脉瘤增大,临床症状加重病人,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阵发性左偏...  相似文献   
6.
关于DSA、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了3D-CTA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作为一种费用低廉和无创的检查技术,逐渐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有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在诊断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完全取代DSA技术。另一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不能完全取代DSA技术,两者可以互补。DSA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本期重点报道了国内一些医院开展3D-CTA的临床文章。同时,刊载了国内7位知名专家对3D-CTA和DSA技术的评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级别AVM患者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平均(18±6)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3例,Ⅴ级10例。畸形团的长径为3.5~15.0 cm,平均(7.5±2.0)cm。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入院前1年和8年在外院接受栓塞治疗,3例近期接受术前栓塞,对18例直接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对切除后部分残留畸形团的5例行伽玛刀治疗。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结果①术前近期栓塞+手术切除的3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GOS4分的1例,5分2例;远期栓塞+手术2例和直接手术18例,在切除术后,1例昏迷及四肢瘫痪,1例死亡。GOS 5分的12例,4分5例,3分1例,2分1例,1分1例。②对17例患者术后行DSA复查,1例行MRA复查。显示11例获得全切,6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病死率为4%(1/23),重残率为4.5%(1/22)。③随访1~95个月,GOS 5分14例,4分6例,3分2例。结论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疗效肯定,而适当的术前栓塞是手术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颌内动脉搭桥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颌内动脉与颅内动脉搭桥治疗复杂性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22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颈内海绵窦段8例,大脑中动脉6例,眼动脉段4例,床突上段1例,椎-基底动脉交接处2例,基底动脉下段1例.瘤体有重要穿通动脉发出9例.3例经弹簧圈治疗后,动脉瘤复发.取7 cm桡动脉做移植血管,先行颌内动脉与桡动脉端-端吻合.颈内动脉瘤做桡动脉与中动脉M2起始部端-侧吻合,椎基底动脉瘤做大脑后动脉P2段近端行端-侧吻合.动脉搭桥后,16例海绵窦段和床突上段动脉瘤做孤立术,6例动脉瘤有穿动脉发出,仅作动脉瘤近端阻断远端开放,使搭桥血流逆流入动脉瘤体内,保持穿通动脉血流.结果 20例术后恢复良好,移植搭桥血管畅通,动脉瘤消失.2例吻合血管未通,但无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表现.22例患者经3个月-3.3年随访,21例恢复正常生活,1例因患其他疾病需要照顾.结论 用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作为供血动脉与颅内动脉搭桥,可得到较高的搭桥通畅率和较小的损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ation,AVM)的治疗策略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高级别AVM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显微手术为主结合介入和(或)放射治疗。术中均应用自体血回吸收技术,2例术前行AVM部分栓塞.1例行分次手术,2例术后病变残留病人行伽马刀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1例术前持续昏迷,术后轻度改善;其余病例均得到较好恢复。AVM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随访11—59个月,GOS评分:5分10例,4分2例,3分1例。结论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取得高级别AVM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术前辅助行栓塞技术,术中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术后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