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乏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90例)、癌旁肝硬化组(20例)及正常组(15例)中OPN、VEGF—A和HIF-1α的表达。结果OPN、VEGF—A和HIF-1α在HCC组呈明显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67%(69/90)、71.11%(64/90)和73.33%(66/90)。其中OPN、VEGF—A显著高于癌旁肝硬化组及正常组,HIF-1α在HCC组的表达与肝硬化组无差异,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OPN、VEGF—A、HIF—1α的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如癌栓形成、包膜完整性、肿瘤分化和分期、肿瘤转移等有相关性(P〈0.05),三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OPN、VEGF—A、HIF-1α在肝癌中高表达,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肝癌的生物学特征,为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可能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Vasohibin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另选其中的26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asohibin1与HIF-1α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进行评分,进一步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及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中Vasohibin1和HIF-1α表达升高,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P=0.00;χ2=5.147,P=0.023)。结合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统计分析表明,Vasohibin1的高表达与肝癌各临床病理参数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相关性(P>0.05),HIF-1α的高表达与有无肿瘤转移有关(χ2=4.882,P=0.027),并且肝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r=0.481,P=0.00)。结论 Vasohibin1和HIF-1α在肝癌组织高表达,提示二者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二者的表达相关性提示它们之间可能以VEGF作为纽带或者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硝苯吡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吡啶口服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 4 2例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2例均符合 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根据气促、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以及纽约心脏病学会 ( 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来判断心衰及其程度[1 ] 。其中心功能 级 2 8例 ,心功能 级 5 4例 ,均有 5~ 3 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随机分成对照组 (常规治疗组 ) 4 0例和治疗组 (常规治疗加硝苯吡啶组 ) 4 2例。治疗组男 3 2例 ,女 10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损伤及壁细胞泌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浸-束缚(WRS)方 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溃疡(SU)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WRS组、WRS+L-Arg组和WRS+L-Arg+L-NAME组,检 测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黏膜一氧化氮(NO)含量、胃液pH值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改变。 结果 与WRS组相比,WRS+L-Arg组胃液pH值升高,壁细胞H+,K+-ATP酶活性下降,胃黏膜NO含量增加,UI明显下降,光 镜下胃黏膜的损伤轻于WRS组;与WRS+L-Arg(300 mg·kg-1)组相比,WRS+L-Arg+L-NAME组pH值下降,H+,K+-ATP酶活 性升高,胃黏膜NO含量下降,UI升高,胃黏膜损伤加重。结论 L-Arg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NO 抑制壁细胞泌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对原因不明腹水的诊断价值 方法:在CT引导下对不明原因腹水患者增厚的腹膜穿刺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6例患者共行7次穿刺,每次取2-3块腹膜壁层组织。结果:6例中经活检明确腹水原因,其中经病理证实结核性腹膜炎3例,转移性腺癌2例;另1例无明确意义(大致正常腹膜组织)。结论: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特别是对结核性腹膜炎和腹膜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入栓塞肝静脉建立犬肝后型门静脉高压模型并加以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 10条健康成年比格犬为研究对象,介入栓塞部分肝静脉建立犬肝后型门静脉高压模型,术后根据肝功能、超声和影像学检查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10条比格犬8只造模成功,形成门静脉高压模型,与术前相比,肝功能显著异常,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P<0.01)。经CT强化及门静脉血管成像,6只形成曲张静脉。结论本组所采用的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周期明显缩短。模型质量可靠,可形成稳定的食管静脉曲张模型,以用于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胃镜下放置鼻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5例鼻胃管其中3例患者在胃镜下用活检钳夹鼻胃管前端预留缝线引导放置,2例在胃镜下放入导丝,拔出胃镜,通过导丝放置鼻胃管,然后用导尿管从鼻孔引出鼻胃管。22例空肠营养管经前端预留线头,活检钳插入空肠营养管内,从一侧鼻孔插肠营养管至食管或胃内,胃镜从内管道下活检钳或异物钳夹住线头,引导放置。2例术中放置的营养管移位,营养管内插入导丝,经胃镜内管道下异物钳夹住营养管放置。结果胃镜下29例全部放置成功。其中2例空肠营养管碘油造影提示没过Tre itz韧带,可能与拔活检钳时操作不当带出有关,重新放置成功。结论对常规放置困难的鼻胃管,胃镜下放置比较容易,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条件及技术要求不高,操作简单,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任天荣  章明  潘剑威  王启志  毛峥嵘 《解剖学杂志》2005,28(2):149-151,i002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在正常成人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动脉内膜中的表达及相关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成人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动脉标本,以免疫组化SP法、NADPH—d酶组化方法分别检测OX—LDL和NOS阳性细胞在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壁内膜层OX—LDL阳性表达强于正常的主动脉,而NOS阳性表达弱于正常的主动脉,且两种表达呈负相关。结论:主动脉壁内膜沉积的OX—LDL可抑制内膜细胞NOS活性,OX—LDL和NO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有相互促进的共同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在严重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分析相关并发症,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5例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方案、预后等。结果 35名患者平均输血浆2800ml,RBC 26U,其中好转出院27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血液是最理想的复苏液体,大量输血可迅速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患者预后,但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科学、合理的输血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将85只Wistar大鼠制备脓毒症模型,并随机分成脓毒症林格氏液组(Rin组)、脓毒症EP治疗组(EP组)、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变化和细菌移位情况,检测小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和肠腔内的肥大细胞蛋白酶(RMCPⅡ)量的变化,统计各组大鼠的96 h生存率。结果 Rin组小肠黏膜损伤较重,EP组小肠黏膜较Rin组有改善,细菌移位集落数减少;假手术对照组未发现细菌移位;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Rin组小肠黏膜的血流减少(P<0.001),MPO表达增高(P<0.001),RMCPⅡ浓度增高显著(P<0.001),iNOS/β-actin比值升高(P<0.001);与Rin组比较,EP组腹腔注射EP后能改善小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P<0.001),抑制MPO(P<0.05)和iNOS高表达(P<0.05),对RM CPⅡ影响不大(P>0.05),可提高脓毒症大鼠的96 h生存率(P<0.01)。结论 EP可能是通过减少肠道组织M PO、iNOS表达,降低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细菌移位,显著改善微循环血流,对脓毒症大鼠的小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