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茶多酚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从中风热毒论的演变三态探讨解毒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华 《新中医》2009,(9):108-109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致。既往对于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一般将中风病机概括为虚、火、风、痰、气、瘀六端,但是对热毒导致中风的研究较少。笔者试从热毒论剖析中风病的病理机制,进一步探索中风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域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并伴有同侧的球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有典型的丛集期和缓解期,在丛集期内头痛密集发作,因而得名。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偏头痛”、“头痛”、“头风”等范畴。本文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出发对其病因病机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血脂、脑梗死面积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其TIMP1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血脂的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 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数值在检测不同的天数有不同改变,脑梗死面积增大,则MMP1、MMP9、TIMP1数值变大(P<0.05);血脂指标的改变在脑梗死入院后第7天内无明显变化.结论 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三项血浆浓度与脑梗死面积表现为正相关系,但与患者的血脂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选择20名正常人作对照组,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脑梗死组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两组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TIMP1的浓度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组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MMP1、MMP9及TIM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脑梗死面积的不同变化,则MMP1、MMP9、TIMP1数值存在相应变化。结论脑梗死病人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选择20名正常人作对照组,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脑梗死组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两组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TIMP1的浓度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组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MMP1、MMP9及TIM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脑梗死面积的不同变化,则MMP1、MMP9、TIMP1数值存在相应变化。结论脑梗死病人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壮医白睛诊法诊断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壮医白睛诊法诊断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诊断符合率及其目诊眼象特征与中医证型相关性,为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壮医白睛诊法观察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组和健康对照组,记录2组在白睛12点或6点反应区出现异常眼征情况,然后对阳性眼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记录分型结果。结果:观察组200例出现阳性眼征165例,诊断符合率达82.5%,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中医证型以无证可辨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和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痰瘀互结最少;从无证可辨、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到湿热内蕴、气虚血瘀、痰瘀互结,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伸向瞳孔或离断、蛇行状、末端斑块或大斑点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壮医白睛诊法诊断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其眼征形态与中医证型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减血府逐瘀汤,疗程20 d,疗程结束后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患者眼象特征,旨在整理挖掘民间独特的壮医目诊技艺。方法:对200例经性传播目前处于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的患者应用壮医目诊白睛诊法观察分析其眼征,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作对照,总结分析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患者的眼象特征。结果:观察组在12点(颈椎、胃、脊柱)、6点(胃、生殖系统)2个反应区出现双眼阳性眼征频率较高,分别为83.50%、78.25%,明显高于其余10个反应区,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形态分布方面,以伸向其他、根部粗大、颜色淡红、较直或不规则、无斑点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75.76%、83.64%、85.45%、77.58%、59.39%。结论:初步得出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患者的眼象特征为:在白睛12点或6点反应区出现异常眼征,形态以直线形或斜线形为主,多有延伸,脉络粗大,颜色淡红,边缘浸润混浊,界限欠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和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lu、Gly的影响.方法:采用丹参(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补阳还五汤治疗50例,入院后第1、4、7天各抽取患者血液4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血清Glu、Gly含量,评价第11天和第31天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中Glu、Gly均有下降,而补阳还五汤组更明显(P<0.05).在第11天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第31天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效果优于丹参针组,可能与补阳还五汤能更有效降低血中Glu、Gly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