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甲襞微循环监测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襞微循环监测在嗜铬细胞瘤术前药物准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用竹林胺药物准备前、后,以及术后2~3个月,通过WXT-4型微循环图象计算机分析系统监测甲襞微循环,在微循环形态、血管流态、血管周围的情况三方面共22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与t检验。结果:20例患者经药物准备前后,在血管襻清晰度、管襻数、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管襻长度、红细胞聚集程度、血色、形态积分、流态积分、总积分这10项微循环指标的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手术前后微循环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襞微循环可以较好地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状况,甲襞微循环监测可作为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1954年由ConnJW首次报道的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又称Conn综合征。原醛症的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0.5%~2%,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女性病人较男性稍多。近年来有的国外学者提出原醛症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形式。1病因目前认为原醛症的病因主要有下述几种类型:1.1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腺癌(APA)约占原醛症的70~80%,大多数为单个腺瘤,左侧较右侧多见。70%的腺瘤见于女性。1.2肾上腺皮…  相似文献   
3.
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拟建立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采用连续分次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嗜铬细胞瘤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液中儿茶酚胺水平检测、多聚甲醛诱发荧光及细胞嗜铬粒蛋白A(Cg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细胞性质和功能鉴定,并用噻唑兰(MTT)法观察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在培养3~7天时生长较快,7天后细胞开始分化。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多聚甲醛诱发荧光等,证明该细胞有合成和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并且培养的细胞CgA和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因此,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具有嗜铬细胞瘤的分泌和表达功能,国内尚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及体外培养的人原代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噻唑兰法(MTT法)观察UⅡ对PC12细胞及体外培养的人原代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UⅡ对PC12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10-7、10-6mol/L浓度的UⅡ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原代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结论 UⅡ可促进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在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办,国际内分泌学会参加的2006年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全脚内分泌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专题研讨会,于7月7~9日在西南省昆明市举办。此次大会是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与国际内分泌学会首次联合举办的大会。国际内分泌学会山执行委员,负责学术会议的主席、肾上腺疾病研究方面的专家法国Xavier Bertagna教授带队,由国际内分泌学会邀请了分别在神经内分泌和甲状腺疾病领域深有研究的著名专家英旧Ashley Grossman教授和美国James A Fagha教授,……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分组测定10例严重全身性感染(危重组)和12例感染性休克(休克组)患者在病程早期(确诊后1,3,5d)血清皮质醇和血浆ACTH水平,与1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并进行1μg ACTH刺激试验评价严重感染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危重组的ACTH明显升高(P〈0.05),休克组的ACTH明显降低(P〈0.05),ACTH与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在存活组和死亡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HPA轴在严重感染发生早期已经出现功能改变,ACTH水平与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三溪烟柳绿丝垂,山青水远,悬壶济世万千事,蓦然回首,话题依旧。基于本刊一贯倡导的宗旨,编辑部于2008年4月17日在京召开内分泌-代谢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出席会议的内分泌学科和药学专家有孟迅吾、曾正陪、迟家敏、高燕明、向红丁、孙忠实、孙路路、孙春华等。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曾正陪教授主持,北京协和医院孟迅吾教授、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燕明教授、海军总医院孙忠实教授、北京医院迟家敏教授应邀分别就骨质疏松、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混合型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与现状和合理用药原则等作了主题发言,并引发与会专家互动与研讨,现经整理并请作者核准刊发,旨在为提高全国合理用药水平竭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PHEO)在高血压中的患病率为0.3%~1.9%,其中恶性占10%左右,目前尚无可靠的指标来区分良、恶性PHEO,因此探求它们临床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为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良、恶性PHEO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大为  曾正陪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147-1148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多年来一直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经过彻底的清除感染灶、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及提高氧输送 ,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仍然大于 50 %。对糖皮质激素在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中的治疗作用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争论。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 ,有报道认为糖皮质激素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并无治疗作用 ,甚至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 90年代初 ,又有两项荟卒分析发现类似的结果。之后 ,糖皮质激素作为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治疗的临床应用明显减少。但近年来由于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认识理解的逐渐深…  相似文献   
10.
两个家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例,一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I型,另为混合型。这种病例尚属罕见,故就此病的原因、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