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ELISA诊断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前S1合成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前S1抗体,建立前S1抗原ELISA检测方法,检测1590份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结果本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1μg/L(2.5×105个/LDane颗粒)。用兔抗前S1可以特异性地抑制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的变异系数均不超过0.15。前S1抗原检出率以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最高。急性乙型肝炎中,前S1抗原与HBeAg平行存在,比HBsAg消失早,与HBV-DNA相关性高。结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特异性、可靠的精密度,可作为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NRAMP1基因INT4和3’UTR位点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人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1)基因INT4和3'UTR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成人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NRAMP1基因中INT4和3'UTR两个多态性位点,对与肺结核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基因型与肺结核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进行研究.结果 对124对研究对象进行了INT4和3'UTR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3'UTR TGTG+/del基因型病例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粗OR值(95%CI)为2.923(1.557~5.487).病例组和对照组INT4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17个环境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卡痕、体重指数、人均居住面积、家族史4个因素后,3'UTR TGTG+/del基因型仍与肺结核显著相关,调整OR值(95%CI)为2.955(1.369~6.381).在INT4不同基因型中,病例组和对照组肺结核病变性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34,P<0.05).结论 NRAMP1基因3'UTR位点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成人肺结核的易感因素,而INT4多态性可能与肺结核的病变性质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前S_1蛋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诊断、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_1合成肽及其免疫血清建立前S_1抗原和抗体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219份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44例)系列血清、535份慢性肝炎患者及HBsAg携带者系列血清和63份HBs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检测采用核酸斑点杂交法和PCR法,其余指标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前S_1抗体在血液中存在时间短暂,前S_1抗原阴转越早、前S_1抗体阳转越早,AHB患者的病程越短、预后越好。结论:前S.抗体有可能成为AHB的早期诊断指标;前S_1抗原为反映HBV复制和抗HBV疗效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宝霞  浦江  张国顺  高华  冯福民 《肝脏》2012,17(10):700-703
目的探讨汉族成人IL-6基因多态现象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方法收集11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61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进行IL-6-572C/G和-597G/A基因分型。结果 CHB组IL-6-572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AHB组(χ2=8.627,P=0.003)。与CC基因型相比,CG和GG基因型携带者发生慢性化的危险性升高(ORCG=2.024,95%CI:1.009~4.065;ORGG=3.367,95%CI:1.169~9.709)。结论 IL-6-572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携带-572GG基因型的乙型肝炎患者易发生慢性化。  相似文献   
5.
长、短期干预对煤矿工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煤矿工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长、短期干预效果评价,探讨最佳的干预模武.[方法]将井陉矿业集团下属的元氏矿1 0211名矿工作为长期干预组,每隔1个月强化干预1次,干预期为5个月;石家庄红星煤矿359名矿工作为短期干预组,每隔1 d干预1次,干预期为1星期.干预内容为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知识和预防知识4个方面,干预手段采用专家讲座、录象、发放宣传材料、知识有奖竞答、张贴宣传画册等.[结果]在艾滋病一般知识、易感人群知识、传播知识和预防知识4个内容中分别列有5、6、10、8个问题.在总数29个问题中除了"艾滋病人可否从表面看出"、"有否治愈艾滋病的药物"、"蚊虫叮咬可否传染艾滋病"3个问题外.其余26个问题的正答率均是短期干预组高于长期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短期干预效果较好,其掌握程度优于长期干预,加大干预频率可增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报告多耐药结核病(MDR—TB)已经遍布于世界五大洲。2005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中国的结核病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任务不容乐观。国际防痨肺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将链霉素(Streptomycin,S)、异烟肼(Isoniazid,H)、利福平(Rifampicin,R)、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乙胺丁醇(Ethambutol,E)五种药物列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治疗的需要,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陆续出现了一大批以氨基甙类抗生素[包括卡那霉素(Kanamycin,K)、卷曲霉素(Capreomycin,Cp)等]为代表的二线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13噬菌体PⅢ蛋白Ⅰ-Ⅱ结构域表达融合蛋白的可行性。方法:以纯化的HIV-1感染者血清多克隆抗体为配体,在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二肽库中进行生物淘洗,经ELISA鉴定阳性克隆,DNA测序,确定优势表位。将优势表位及两个优势表位的串联体分别与M13噬菌体PⅢ蛋白Ⅰ-Ⅱ结构域连接,克隆入PQE30载体进行蛋白表达,再以表达蛋白为抗原检测HIV-1感染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成功筛选到位于HIV-1 gp41蛋白上的3组优势抗原表位(HGPKDAETTAIW;AAFKDNQLLRIW;AAFKDNQLTRIW),3组优势表位及表位串联体(YGPKDAETTAIW-GGGS-SCSAKFTCTTQI)在PQE30载体中实现可溶性融合表达。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与不同的HIV-1抗体阳性血清呈特异反应。结论:用M13噬菌体PⅢ蛋白Ⅰ-Ⅱ结构域表达HIV-1 gp41抗原表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42例病例和135例对照进行肺结核发病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进行IL-6基因的-597、-572、-190和174分型,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L-6基因-174位点GG型占98.6%,仅4例为GC型;-190位点CC型占99.6%;仅1例为TT型;-597位点均为GG型.未发现GA和AA型。IL~6基因-572位点包括GG、GC、CC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接触史、卡痕和家族史后,-572位点CC基因型与肺结核发病仍有统计学意义,调整OR(95%CI)为0.282(0.141-0.561)。[结论]IL-6—572位点CC型可能与肺结核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9.
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80例,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7.5%、35.0%和32.5%,对照组分别为5.0%、7.5%和7.5%(P<0.0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2和2C19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以抗结核药治疗致肝损伤的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无肝损伤者为对照组,共179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CYP1A2基因734C/A和CYP2C19基因681G/A位点基因型。采用SPSS17.0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CYP1A2 基因734C/A位点C、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频率分别为37.2%、62.8%、和47.2%、52.8%;CYP2C19基因的681G/A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频率分别为59.8%、40.2%和62.8%、37.2%,CYP1A2基因734C/A位点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有关(P<0.05),CA、AA基因型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951和1.916, 而尚不能认为CYP2C19基因681G/A位点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有关。结论 CYP1A2基因734C/A位点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有关,并且携带CA、AA突变基因型的个体是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