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技术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已经为广大医师认可,但在危重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近年来NIPPV在危重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地位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鼻/面罩NIPPV用于危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必要时转为有创通气,避免贻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取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SFI)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VIST)对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5月,采用同一技术方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白光组和新光学染色组,采取序贯检查方式(白光→新光学染色或新光学染色→白光),分别记录两组先行白光或先行新光学染色检查时的内镜诊断结果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两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皱襞肿大、结节性胃炎和弥漫性发红5个方面进行内镜胃癌风险评分。结果 共入组病例合计419例,白光组208例,新光学染色组211例。结合内镜及病理学结果,对胃内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期癌病变,白光组检出率分别为:28.9%、40.4%、64.9%、17.8%、0.5%、0.5%,新光学染色组检出率为:30.8%、42.7%、62.6%、15.2%、2.8%、0.5%,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国产内镜诊断各类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胃黏膜萎缩的诊断白光组分别为92.9%、61.3%、74.0%、61.9%、92.7%,新光学染色组(SFI模式)为94.4%、64.5%、77.3%、66.4%、94.0%;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白光组为68.1%、72.6%、69.7%、82.1%、55.2%,新光学染色组(VIST模式)为87.1%、89.9%、88.2%、93.5%、8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 13C?UBT)结果为金标准,对HP感染判断,白光组为90.2%、84.3%、87.4%、86.8%、88.2%,新光学染色组为92.6%、77.1%、85.4%、82.2%、90.1%;胃癌风险评分≥4分的病例,新光学染色组高危病变的占比更高(P<0.05)。结论 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优于白光内镜;以胃癌风险评分为工具进行精查胃镜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检出;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癌前病变及HP感染诊断效能与进口内镜相近,是发现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肿瘤高发区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惠者中的感染情况及位点分布,分析其与贲门各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496例研究对象选自2005年3月~2008年12月该院在河北省上消化道癌高发区的内镜筛查人群,组织病理学分组为正常对照195例,贲门活动性炎170例,萎缩性炎35例、肠上皮化生62例、不典型增生23例、早期贲门癌11例.HE染色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统计分析贲门各级病变中H.pylori感染及住点分布情况.结果:(①496例中H.pylori阳性者341人,阳性率68.8%.其中正常对照组H.pylori感染率为55.4%,活动性贲门炎为81.8%,萎缩性炎为74.3%,肠上皮化生为75.8%,不典型增生为60.9%,早期贲门癌为63.6%.贲门癌及癌前病变与H.pylori感染密切相关(X<'2>=32.35,P<0.05).②H.pylori感染在贲门时钟12点位和6点位均为阳性者210人,单独12点位阳性者119人,单独6点住阳性者12人.12点阳性在全部阳性中所占比率为96.5%,6点阳性比率为65.1%;两位点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08.18,P<0.05).结论:①贲门病变与H.pylori关系密切,以活动性贲门炎的H.pylori感染率最高,提示H.pvlori感染可能是贲门病变的相关致病因子.②各级贲门病变中12点位H.pylori感染阳性率高于6点位,两位点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印证了高发住点H.pylori高感染情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microRNA-150 (miR-150) 在结肠癌细胞株、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8种结肠癌细胞株及45例CRC患者癌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中miR-150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CRC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150在8种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降低,CRC组织中miR-150的表达较同一患者正常黏膜组织中的miR-150表达明显下调(P<0.05);miR-150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5)及病理类型(P<0.01)密切相关。结论 miR-150在CRC中表达下调,其低表达与CRC的分化及病理类型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建立高发区早期、进展期食管癌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并探究筛查价值.方法 使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高发区内镜筛查的38例正常对照、15例早期食管癌和36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留一法交叉验证判别效果.结果 区分早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特异性为81.58%,敏感性为80.00%;区分进展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模型特异性为89.47%,敏感性为83 33%;区分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的模型特异性为73.33%,敏感性为91.67%.质荷比峰4 291、4 392、4 823、4 975、5 644、5 665、5 932、8 473、8 776、8 910Da的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3个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的建立,为筛查高发区早期食管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构建模型的质荷比峰可能是早期食管癌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nphil elastase,NE)和α1-抗胰蛋白酶(alphal antitrypsin,α1-AT)的水平变化,统计分析其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进展较快的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的时间,为寻找合适的筛查间隔提供线索.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北涉县对40~69岁人群开展重复的内镜筛查.结果:301例重复筛查共观察到40例病情发生进展者,其中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中:1例首检为正常,间隔13个月检出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首检为基底细胞增生,间隔7个月检出,4例首检为轻度不典型增生,分别间隔3个月、4个月、4个月、10.5个月检出,1例首检为中度不典型增生,间隔12.5个月检出;6例原位癌及黏膜内癌中:1例首检为轻度不典型增生,间隔48个月检出,2例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间隔4个月、13个月检出2例,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间隔3.5个月、9个月、17.5个月检出;3例浸润性癌中:1例中度不典型增生,间隔50个月检出、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间隔14个月和19个月检出.结论: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的滞留时间变异较大,有必要适当缩短筛查间隔,通过及时复查捕获那些进展较快、多点起源和首检遗漏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