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面瘫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自拟面瘫针药并用方案组(治疗组)28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诊疗方案组(对照组)30例,按照研究方案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SF-36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总分、活力评分、总的健康状况评分、躯体功能评分、WHOQOL-BREF总分、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及环境领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针药并用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住院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督脉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能总督诸阳。督脉在针灸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来的研究认为,针刺任脉治疗脑卒中的机制在于针刺任脉可能产生与干细胞增殖分化有一些联系的生长因子.脑缺血损伤后调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试图自我修复的途径应是多元化的,针刺及外源性生成因子的给予为其不同的途径.实验拟观察电针任脉和肌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侧脑室下区5-溴-2'-脱氧尿苷和5-溴-2'-脱氧尿苷/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7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完成.①材料:选用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3只.将实验动物按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26只、电针任脉组23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22只.后3组又分为缺血后7,14和28 d 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②干预: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再灌注后参考Longa神经病学评分标准,1~4分为造模成功.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并离断右颈外动脉,不予栓塞.电针任脉组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采用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的G6805Ⅱ型电针仪针刺承浆、气海、关元3穴,针刺后加电,疏密波刺激(疏波30 Hz,密波100 Hz),强度6~15 V,以身体相应部位出现轻微颤动为准,持续时间为20 m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再灌后立即给药,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000 U/d,此后每天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次/d.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固定于针刺操作台上20 min,不予针刺.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③观察指标: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测定侧脑室下区5-溴-2'-脱氧尿苷和5-溴-2'-脱氧尿苷/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用Olympus FV 5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在200倍镜下,计数平均5个视野阳性细胞数.结果:造模成功大鼠54只及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各6只进入结果分析.侧脑室5-溴-2'-脱氧尿苷阳性细胞数和5-溴-2'-脱氧尿苷/巢蛋白双标细胞: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造模后7和14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电针任脉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造模后3个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与电针任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电针任脉和肌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可促进局灶性缺血模型大鼠原位神经干细胞增殖,且两者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近来的研究认为,针刺任咏治疗脑卒中的机制在于针刺任脉可能产生与干细胞增殖分化有一些联系的生长因子。脑缺血损伤后调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试图自我修复的途径应是多元化的,针刺及外源性生成因子的给予为其不同的途径。实验拟观察电针任脉和肌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侧脑室下区5-溴-2'-脱氧尿苷和5-溴-2’-脱氧尿苷/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7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完成。①材料:选用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3只。将实验动物按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26只、电针任脉组23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22只。后3组又分为缺血后7,14和28d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②干预: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再灌注后参考Longa神经病学评分标准,1~4分为造模成功。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并离断右颈外动脉,不予栓塞。电针任脉组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采用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的G6805Ⅱ型电针仪针刺承浆、气海、关元3穴,针刺后加电,疏密波刺激(疏波30Hz,密波100Hz),强度6~15V,以身体相应部位出现轻微颤动为准,持续时间为20m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再灌后立即给药,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000U/d.此后每天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次/d。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固定于针刺操作台上20min,不予针刺。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③观察指标: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测定侧脑室下区5-溴-2’-脱氧尿苷和5-溴-2’-脱氧尿苷/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用Olympus FV5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在200倍镜下,计数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有效性,并分析其优势。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黛力新)抗抑郁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①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②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③治疗后1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④治疗后2周、4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和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均有确切疗效,针刺疗效和黛力新相当,但针刺起效快。针刺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并且针刺治疗可以多靶点对机体进行整体调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任脉腧穴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损伤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归是否有特异性的正面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6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成。Wistar雄性大鼠42只,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电针组(n=18)和模型组(n=18)。①假手术组:麻醉后仅暴露右侧颈总动脉,不插入尼龙线,手术后不针刺。②电针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2h后再灌注。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施加电针任脉腧穴。③模型组:造模方法同电针组,造模成功后并不针刺。各组大鼠相应于造模后7,14,28d麻醉下处死取脑。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FV500)下观察并计算各组大鼠损伤侧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荧光双标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结果:实验动物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电针组与模型组造模后7d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并无差异(P>0.05),假手术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较少(P<0.01),3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双标细胞数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造模后14d,电针组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数则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两组神经元数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造模后28d,电针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细胞数均明显较模型组多(P<0.01),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数则明显较模型组少(P<0.01)。④假手术组可见散在分布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较小,突起细长;模型组与电针组缺血侧海马均可见大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强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变粗,变短。3组均可见卵圆形、多角形或扇形的神经元;模型组与电针组偶见极少数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双标细胞,而假手术组则未见。结论:电针任脉腧穴可调节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其过度增殖,促进其多潜能化,有利于脑缺血后的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毫火针治疗3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毫火针治疗,治疗前分别记录各患者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分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肩关节及手)评分,治疗4周后再次记录各患者MAS量表及NDS量表(肩关节及手)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MAS及N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结论毫火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可降低患者MAS及NDS(肩关节及手)评分,改善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F波(F-wave)检测,观察头针配合面肌训练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波潜伏期和时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F波平均潜伏期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波平均潜伏期及平均时程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F波平均潜伏期及平均时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针配合面肌训练可缩短顽固性面瘫患者F波潜伏期,延长F波时程,促进运动神经纤维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调任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做了简要综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任脉经穴为主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任脉经穴为主针刺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有明显改善并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愈显率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任脉经穴为主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