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非心脏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心律维持中的作用.方法:11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A组54例,B组56例.A组仅给予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B组在给予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的同时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终点为房颤动转复后至3、6、12个月时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及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B组阵发性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的维持比率在3月时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86.54% VS 82.35%,P>0.05),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与A组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至6、12个月时仍维持窦性心律的比率高于A组(82.69% VS 62.75%;78.85% VS 60.78%,均P<0.05),同时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也低于A组(P<0.05).结论:在胺碘酮、沙坦类药物治疗非心脏瓣膜病所致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同时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其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口可能优于仅使用胺碘酮及沙坦类药物,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并发症的特点以及处理和预防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2月至2012年7月经确诊并接受覆膜支架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8例,考察经皮主动脉内覆膜支架技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重点研究病例围术期并发症,总结并发症类型、原因并探讨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共13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包括内漏、升主动脉夹层、腹腔脏器缺血、脑卒中和缺血性脊髓损伤、急性肾衰竭、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为19.12%;其中有3例死亡,病死率4.41%,1例由于脑卒中和缺血性脊髓损伤造成截瘫。结论覆膜支架技术作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临床疗法,虽疗效确切,但在围术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需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于经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人共825例作为研究对 象。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符合要求患者的基础状态和住院治疗方案与30d死亡率的相关性。 结果 825例患者30d死亡率为154%,平均年龄(684±95)岁,其中男性患者为799%。统计学分析显示 年龄(OR=1077,95%CI:1038~1110)、心率(OR=1034,95%CI:1003~1052)、KillipIII、IV级(OR= 8687、25005,95%CI:3076~2054、7783~35674)、糖尿病史(OR=3812,95%CI:1643~8321)、ACEI (OR=0564,95%CI:0276~0889)、他汀类药物(OR=0762,95CI:0358~0847)、收缩压(OR=0980,95% CI:0142~0997)、再灌注治疗(OR=0403,95%CI:0129~0984)是患者30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STE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d死亡率高的相关因素为高龄、心率及收缩压高、KillipIII级与IV级、有糖 尿病史、未使用ACEI和他汀类药物以及未进行再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胆红素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关系。方法:将12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2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3例),研究C反应蛋白、血清胆红素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UAP组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下降(P<0.01)。CRP升高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清胆红素可以作为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的有效指标,C反应蛋白越高,胆红素水平越低,则病情越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8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其检查结果分为SAP组70例,UAP组50例,AMI组2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40例。检测各组血清APN、hs-CRP及UA的含量。结果:冠心病各组血清APN、hs-CRP及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APN,hs-CRP,UA水平,对于判断预后并指导治疗、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也称为远端主动脉夹层,是指以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为分界点,夹层仅累计左锁骨下动脉(LSA)起始处以下的主动脉的一种病变.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危急病症[1].近年临床运用覆膜支架隔绝术技术(EVGE)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作者2005年1月-2013年3月对31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覆膜支架隔绝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QRS波群时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安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不稳定心肌痛(UAP)患者3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患者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29例,均给予12同步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NSTEMI和STEMI患者QRS波群时限100 ms比例分别为40.00%和41.38%,明显高于SAP和UAP患者(P0.05);冠心病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男性比例为71.79%,明显高于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P0.05);冠心病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Gensini评分分别为(51.90±7.20)mm和(81.24±31.11)分,明显高于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9.87±8.10)%,明显低于QRS波群时限≤100 ms患者(P0.05);冠心病不同QRS波群时限患者冠脉病变支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RS波群时限可能与冠心病患者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Gensini评分以及性别有一定关系,而心肌梗塞时,发生QRS波群时限延长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