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先天性继发房间隔缺损伴后天性二尖瓣狭窄称为Lutembacher综合征(鲁登巴赫综合征)。1916年Lutem-bacher对其做了系统描述,后经发展扩大了它的含义,即先、后天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病,后者可能是风湿性、先天性或黏液性变等心脏病。我科2006年2月15日收治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纳入178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采用SPSS 20.0软件生成数字随机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H组)和常规经鼻导管吸氧组(N 组),89例/组。所有患者送入麻醉复苏室后按复苏室常规流程行麻醉后复苏,气管导管拔除后H组给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N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两组均于吸氧10 min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相关呼吸指标;吸氧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缺氧发生(氧饱和度<90%)及发生次数,是否再插管及不良反应(非计划入ICU,呕吐、误吸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麻醉复苏室安全复苏并送回病房,其中仅1例常规鼻导管吸氧的患者需再次气管插管。H组与N组比较:缺氧事件发生率(3.4% vs.11.2%,P=0.044),动脉血氧分压[(161.96±51.21)mmHg vs.(114.35±43.60)mmHg,P<0.001],氧合指数 [(398.76±231.86)vs. (324.10±194.16),P=0.021]。两组患者的平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安全、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导管拔除后缺氧事件的发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病人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发生机械瓣膜功能障碍需行手术治疗病人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总结生理妊娠28周5例及妊娠<28周2例孕产妇在妊娠期发生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其中6例行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的术后护理.结果 7例病人有6例行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妊娠28周5例病人剖宫产娩出活女婴3例,活男婴2例,未发现有关胚胎病和其他畸形,妊娠<28周的2例病人,1例胎儿于术后第1天宫内死亡,1例术后继续妊娠至足月,顺利分娩.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后紧密配合医师、麻醉师等维持循环的稳定;预防心率失常;严密做好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高度重视凝血机制的监测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控制各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主题型教学查房模式在心脏外科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人,实验组55人,对照组护理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护理查房,实验组则采用改良的主题型教学查房模式,调查护理学生对改良主题型教学查房模式的认可程度,比较两组护理学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理学生在专科知识、专科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优于对照组,且对改良主题型教学查房模式认可度较高。结论改良主题型教学查房模式可激发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思维能力,使其能实践与理论结合,锻炼了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营养支持对心脏术后撤呼吸机困难患者在撤呼吸机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涉及的护理。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的20例撤呼吸机困难患者施行了综合治疗、营养支持和精心的护理。结果:有15例患者顺利撤呼吸机,5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营养支持虽不能改善病变的发展过程,但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及早顺利撤呼吸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治疗此类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充气式保温毯在麻醉复苏室预防全麻患者恢复期低体温及寒颤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麻醉恢复室后给予常规太空被保暖;观察组使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暖。评价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及寒颤、苏醒延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体温及苏醒延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麻醉复苏室30 min、出室时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降低全麻恢复期患者低体温,促进患者麻醉后苏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更换血管活性药物的方法。方法将100例更换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分成2组,分别采用改良法和常规法进行,对比分析2种更换药物的方法引起病人头晕、心悸等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引起病人头晕、心悸不适的例数明显低于常规组,心率、血压的改变例数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用改良方法降低病人由于换药不妥引起的不适,心率、血压改变极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继发房间隔缺损伴后天性二尖瓣狭窄称为Lutembacher综合征(鲁登巴赫综合征).1916年Lutembacher对其做了系统描述,后经发展扩大了它的含义,即先、后天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病,后者可能是风湿性、先天性或黏液性变等心脏病.我科2006年2月15日收治1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经保守治疗,情况稳定.于2006年2月27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肺高压给予辅助呼吸后顺利脱机.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