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rt干预人膀胱癌T-24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用药后细胞增殖的改变;划痕实验检测鱼藤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和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t可显著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株增殖(<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鱼藤素可降低T-24细胞的迁移能力;FCM结果显示Art可使人膀胱癌T-24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可诱导T-24细胞的凋亡(<0.01)。结论 Art可显著抑制T-24细胞的增殖以及降低其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rt使T-24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2.
肾癌组织中MMP-7表达和MV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溶解素(MMP-7)及微血管密度(MVD)在肾癌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肾癌组织(163例)、正常肾组织(101例)中MMP-7表达和MVD,并分析其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肾癌组织中MMP-7表达及MVD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341,P<0.01);MMP-7表达和MVD均与肾癌分期、肾包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MMP-7、MVD与肾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降低MMP-7表达水平及抗肿瘤微血管形成是肾癌治疗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溶解素(MMP-7)的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癌组织及其正常肾脏组织中MMP-7的表达, PCR产物的定量方法采用比较Ct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MMP-7平均模板量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肾脏组织的表达(P<0.01),且MMP-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水平(P<0.01)。MMP-7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肾组织的表达水平(P<0.01);肾癌MMP-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肾包膜侵袭、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MMP-7基因及蛋白的高表达与肾癌分化、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评判肾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新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肾肿瘤 MMP-7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4.
EphA2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家族成员之一, 通常以相对较低的水平表达在成人各种上皮细胞中,近来研究发现其在许多肿瘤中高表达,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生存、迁移和侵袭,还涉及肿瘤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目前EphA2被认为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靶点,正成为各种肿瘤防治研究的焦点。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CD14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CD146基因及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黏膜的表达(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CD146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VD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CD146高表达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且与尿路上皮癌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成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受多种促进/抑制机制构成的平衡系统调节,并受血管生成开关的控制.研究发现,PI3K/PTEN信号通路不仅在细胞增殖、凋亡中发挥作用[1],且是血管生成各类信号通路的调节中心,决定着血管的最终生成状态.本文就PI3K/PTEN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146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CD146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D146 mRNA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T分期的升高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其表达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蛋白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且随着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1);CD146蛋白在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D14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D146蛋白与CD146 mRNA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表明CD146蛋白的表达增强与CD146 mRNA表达的上调相关.结论:CD146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上调与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评判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排尿踌躇,尿不尽,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无尿急尿痛,无发热,无腰疼,无肉眼血尿。2 d前,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加重,继而出现尿液完全不能排出,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经尿道导尿未成功,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以尿完全不能排出2 d,伴下腹部胀痛,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膀胱镜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CD14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癌组织中CD146 mRNA、蛋白表达及MVD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均〈0.05。癌组织中CD146 mRNA、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及MVD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拍表达和MVD升高。其尿路上皮癌的分化、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CD146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6岁,2007年5月14日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加重伴不能自行排尿,留置导尿半年入院.体格检查:腹部略膨隆,双下肢略浮肿.直肠指诊:前列腺处饱满触及不规则结节约4 cm×5 cm,质地较硬,有压痛,双侧精囊腺触不清.膀胱镜检查示前列腺两侧叶增大压迫后尿道,膀胱内及双侧输尿管开口未见出血,前列腺部未见出血.前列腺超声示前列腺区可见一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肿块约5 cm×4.5 cm×4.6 cm,内部回声低,不均匀向膀胱内突出.双肾盂轻度积水,实验室检查血CRE186.4 μmol/L,BUN7.78mmol/L,前列腺特异抗原(PSA)27.3 ng/ml,高于正常,但是患者长期导尿,也可能引起PSA升高.前列腺CT提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拒绝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