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腰方肌阻滞(QLB)和连续硬膜外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4~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腰方肌阻滞组(QLB组)、连续硬膜外镇痛组(PECA组)和腰方肌阻滞+连续硬膜外镇痛组(QLB+PCEA组),每组各20例。于剖宫产术后,给予PCEA组和QLB+PCEA组产妇连接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泵配方为150 mg罗哌卡因、50μg舒芬太尼用生理盐水配至250 ml。给予QLB组和QLB+PCEA组产妇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采用腰方肌后阻滞,给予0.375%的罗哌卡因两侧各25 ml。记录以下指标:①三组产妇术后6 h、12 h、24 h、48 h产妇的静态疼痛VAS评分;②PCEA组和PCEA+QLB组产妇术后24 h、48 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③PCEA组和QLB组产妇在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QLB组和PCEA组产妇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CEA+QLB组产妇的术后6 h静态疼痛VAS评分(1. 75±0. 50分)、以及12 h静态疼痛VAS评分(1. 00±0. 0分)分别较PCEA组产妇术后6 h(3. 19±1. 11分)和12 h(2. 31±0. 79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4 h、48 h的静息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但24 h、48 h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CEA组24 h(9. 79±8. 41次)、48 h(11. 68±9. 63次),PCEA+QLB组24 h(3. 11±2. 22次)、48 h(5. 96±4. 57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CEA+QLB组产妇较PCEA组产妇,24 h内使用的舒芬太尼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48 h内使用的舒芬太尼量减少,PCEA组(46. 13±2. 42μg),PCEA+QLB组(9. 71±1. 48μ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9)。QLB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PCEA组为20. 0%,显著高于QL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5)。结论与连续硬膜外镇痛相比,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后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减少围手术期舒芬太尼用量和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原贮积病(GSD)患儿活体肝移植手术术中液体及内环境方面的管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5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糖原贮积病而行亲体肝移植手术患儿的基本资料、住院天数、发病的年龄、症状、术前合并症及检查、手术及麻醉记录、液体种类、血气监测以及重症监护室(ⅠCU)的血气监测等。结果 5例GSD患儿手术时均存在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其中3例GSD-Ⅰ型、1例GSD-Ⅳ型和1例GSD-Ⅵ型,3个月~2岁出现首发症状,手术年龄为1~9岁。所有患儿的晶体液以5%葡萄糖为主,后输注了琥珀酰明胶、红细胞、血浆等液体。入室后只有1例患儿血气值基本处于正常范围,3例GSD-Ⅰ型患儿均是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其中患儿1入室后即为低钠、低钾血症,患儿3入室后为低钠血症;所有患儿在无肝前期间的最后1个血气值显示均处于代谢性酸中毒状态,GSD-Ⅰ型患儿的乳酸浓度仍继续升高,另外患儿1 K+浓度为2. 2 mmol/L,患儿3、5为高钾血症,患儿1、3、4为低钠血症。患儿4在术中最后1个血气时提示处于代谢性酸中毒状态,所有患儿此时血气中K+浓度均不正常(患儿1、2、4、5为低钾血症,患儿3为高钾血症),患儿1、2、5为高钠血症。入ⅠCU的第1个血气中,所有患儿均有3种以上的酸碱平衡以及血糖、电解质等方面异常,包括低钾、高钠、高血糖、高乳酸、酸血症或碱血症。结论 GSD患儿行肝移植手术术中内环境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等方面出现剧烈的变化,围手术期风险非常大,这些给麻醉医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加强监测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方案,尽可能维持其内环境稳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国际上右美托咪定(DEX)在小儿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方法使用Note Express软件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进行文献检索,拟定检索策略[主题=("dexmedetomidine") AND主题=("pediatric*"or"child*"or"infant*"or"toddler*"or"adolescent*")],时间跨度从建库到2017年7月3日,对文献性质无特殊要求,建立Excel数据库,并对文献发表年度、刊载来源、国家/地区、作者所在机构、学科研究方向、以及研究主题、基金资助机构分布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19篇文献,文献数量逐年上涨;文献刊载的来源虽然较广,但主要集中在麻醉学和危重医学;美国发文量最高(342篇,占47. 566%),总被引频次为4 829,中国位列第二,总被引频次居第三位;研究机构也绝大多数是美国的高校及附属医院或儿童医学中心,其中哈佛大学居榜首; 39个研究方向中涉及到麻醉学的占46. 732%(336篇);排名前15位的关键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药物(丙泊酚、氯胺酮、七氟醚、咪唑安定、可乐定); DEX作用(镇静、镇痛、麻醉、减轻躁动及撤药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应用(包括手术前,心脏手术,重症监护等);手术室外的应用(如核磁共振检查)。结论 DEX在小儿中的研究发展迅速,关注度逐年增高,基础和临床研究并重,研究热点包括与一些常规麻醉药物比较其药效学以及重症监护和手术室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麻醉状态下肥胖患者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熵指数[包括反应熵(SE)及状态熵(RE)]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能力。方法前瞻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9年5~12月40例肥胖患者择期行胃减容手术常规诱导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记录插管前1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2 min,切皮前1 min、切皮即刻、切皮后2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2 min各时间点所对应的SPI、RE、SE数值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气管插管、切皮、拔管即刻SPI、RE、SE、HR、MAP数值较刺激前均升高,SPI在插管前(37.4±12.00)与插管即刻(54.1±15.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I在切皮前(29.17±8.82)与切皮即刻(57.71±17.6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R在插管前(83.7±12.6 bpm)与插管即刻(94.7±15.0 bp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切皮前(69.27±7.64 bpm)与切皮即刻(70.16±10.76 bp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拔管前(80.7±16.35 bpm)与拔管即刻(91.3±15.9 bp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PI和心率在肥胖患者对伤害性刺激强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伤害性刺激,其中相比于RE、SE,SPI升高更明显、更快速,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扎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复制bCCI模型,观察JAK2/STAT3通路的激活情况。方法 60只体质量180~200 g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bCCI组,sham组及Nave组。分别于bCCI手术术前1 d,术后3、7、14和21d取腰段脊髓背角,并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观察通路中主要因子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bCCI组大鼠对机械、热刺激及冷丙酮刺激的痛觉阈值明显降低。与sham组及Nave相比,bCCI组STAT3、SOCS3、JAK2及IL-6 mRNA水平显著升高,且3组在不同时间点具有差异(P0.05)。与sham组及Nave相比,bCCI组P-STAT3、JAK2和SOCS3蛋白水平升高。结论大鼠b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JAK2/STAT3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四种药物合剂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鼻腔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口腔科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种合剂组(T组)和四种合剂组(F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以2%利多卡因行环甲膜穿刺后,T组患者使用2%利多卡因+1%麻黄碱浸润的棉棒进行鼻腔表面麻醉; F组患者使用石蜡油+2%利多卡因+1%麻黄碱+利多卡因乳膏浸润的棉棒进行鼻腔表面麻醉。鼻腔表面麻醉3 min后,经鼻置入气管导管,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妥善固定。观察以下指标:①生命体征:患者进入手术室平静状态下时(T0)和盲探插入的气管导管在通过鼻后孔时(T1)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_2);②完成气管插管的时间;③鼻黏膜出血情况。结果 T0时,两组患者的HR、SBP、DBP和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T1时,T组患者的HR[(86.90±8.04)]、SBP[(157.93±16.39) mmHg]、DBP[(83.10±6.34) mmHg]均较F组[(82.33±6.21)次/min、(146.83±14.75) mmHg、(79.73±4.65) mmHg]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组患者的SBP和DBP的变化幅度[(19.67±11.65) mmHg、(7.43±4.85) mmHg)]较F组[(6.70±4.46)mmHg、(4.20±3.65) mmHg)]变化更剧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F组患者的插管时间[(60.61±27.63)s]比T组[(93.60±40.21) s]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F组患者中6例鼻黏膜出血(20.00%)较T组14例鼻粘膜出血(46.67%)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四种合剂行鼻腔表面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能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缩短插管时间、减少鼻黏膜出血,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成人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支撑喉镜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的患者60例(年龄18~60岁,ASAⅠ~Ⅱ级)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n=20)、2%利多卡因组(L组,n=20)和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组(R+L组,n=20)。C组常规诱导;L组在全麻诱导之前使用耳鼻喉麻醉喷雾器在咽喉部给予2%利多卡因5 ml;R组在全麻诱导之前使用耳鼻喉麻醉喷雾器在咽喉部给予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5 ml。分别在手术结束即刻(T0)、术毕2 h(T1)、术后1 d(T2)、术后2 d(T3)、术后3 d(T4)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计算术后3 d非甾体类药物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和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用药总量。对三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L组和R+L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的应用总量明显降低(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后使用利多卡因或者罗哌卡因+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均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熵指数(RE/SE)监测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8~65岁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全身麻醉患者60例,根据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的不同输注浓度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浓度在气管插管前由0 ng/ml变为1 ng/ml(A组)和瑞芬太尼浓度始终维持在3 ng/ml(B组)。在指定时间先后给予80 mA强直电刺激(T2)、气管插管刺激(T12)及切皮刺激(T12’)。分别比较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在3种不同程度刺激前后的变化。结果 12例患者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而退出本研究,A组实验对象为28例,B组实验对象20例。强直电刺激前后,RE和SE在两组内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气管插管后,B组RE和SE较插管前明显升高(P均<0.05),A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切皮刺激后,两组RE和SE较切皮前均明显升高(P均<0.05)。同一刺激条件下,RE和SE在不同瑞芬太尼药物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下,伤害性刺激可导致RE和SE不同程度的增高,RE/SE可作为全身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反映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