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外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也称Pindborg瘤,可分为骨内型和骨外型2种,主要发生于颌骨内,偶见于颌骨外。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口底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其临床症状与口底皮样囊肿相似.术后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嗜酸性环状钙化团块。因其具有局部侵袭性,为避免复发,提倡完整切除肿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对于提高矫治的效果.方法对13例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前帮助其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术前正畸、牙周洁治,头影测量、模型设计;术后严密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减轻组织肿胀,加强口腔护理,重视营养维持;指导术后肌肉功能训练,正畸和保持器的应用.结果 13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行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全过程的护理,可提高矫治效果,达到颌、平衡,增加咬合稳定性,预防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咬合训练联合认知松弛训练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咬合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91例微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咬合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张口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前牙覆盖、前牙咬合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张口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前牙覆盖、前牙咬合距离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实施认知松弛训练联合咬合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张口度、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缩小前牙覆盖和前牙咬合距离。  相似文献   
5.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过去称为炎性假瘤,黏液样错构瘤,由于IMT命名时间较短,发病率低,国内对该病还未有足够认识。我科于今年收治1例IMT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拔牙后即种植的最大优点是缩短种植后至完成最终修复的时间 ,防止或减缓牙槽骨吸收。尽管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相同 ,但前者对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操作要求更为严格。我们近年来共对 6例患者的 9颗病患牙应用 Frialit- 2台阶柱状种植体进行了即刻种植 ,本文对我们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 ,并对有关事项予以探讨。1 临床资料选择即种植的病例为 :外伤性牙折不能作牙髓治疗保留牙根 ,无牙槽骨折裂者 ;牙髓失活充填治疗后牙折裂 ,不能再保留者 ;龋齿残根 ,无明显牙龈与根尖周病变者。上述病例的覆合覆盖关系应基本正常 ,全口卫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下颌角外侧骨板矢状劈开去骨术矫治中轻度下凳角嚼肌肥大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下颌角外侧骨板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22例中轻度下颌角嚼肌肥大畸形,通过X线头影测量及面像分析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面下部宽度明显减下,下颌平面角轻度增大,接近于正常美貌人群(P<0.05),结论 改良下颌角外侧骨板矢状劈开截骨术是矫治中轻度下颌角嚼肌肥大畸形的有效方法,避免了第二下颌角的出现,有利于保持面部侧貌形态。  相似文献   
9.
<正>1995—2008年我院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9例,均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3~52岁,平均15岁,女性患者均表现为,除有正常排尿外,还有持续性尿滴沥,男性1例表现为尿频,尿急和下腹部憋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上颌骨牵引延长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状况,探讨上颌骨牵引器的安放位置与方向的最佳选择。方法 在发育性上颌后缩畸形和腭裂继发上颌后缩畸形的上颌模型上分别加载不同方向及大小的牵引力。分别计算上颌骨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及颌骨内部的位移情况,并比较两种加载方式对上颌骨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在非腭裂上颌骨,当牵引力方向与正中矢状面平行时,双侧上颌骨前壁应力主要为压应力,但应力较小,当牵引方向与正中矢状而成30°角时,对上颌骨前壁的压应力显著增大;在腭裂继发上颌后缩畸形牵引时,裂隙双侧上颌前壁的压应力显著增大,健侧颌骨的位移显著大于患侧。和牵引方向与矢状面平行时相比较,当腭裂上颌骨斜向牵引时,上颌骨前壁及硬腭的位移均较平行牵引时显著增大;腭裂上颌骨在两种牵引力牵引时均出现上颌前部压应力集中,颌骨内部位移增大,牙槽突裂隙两侧位移增大明显。结论 上颌骨牵引时,应尽量使牵引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在上颌骨牵引时应注意防止上颌牙弓缩窄,牵引阻力增大时应戴(牙合)板至稳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