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血尿酸及尿酸盐结晶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尿酸值、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计数;根据性别分为男女两组、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和正常血尿酸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与血尿酸水平、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计数与病程、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男性组血尿酸值(405.18±132.21)μmol/L,尿酸盐沉积部位(37.45±17.14)个,女性组血尿酸值(288.50±57.21)μmol/L,尿酸盐沉积部位(23.19±12.80)个,均存在差异(P<0.05);高血尿酸组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34.64±18.19)个,正常组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31.44±16.62)个,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是以尿酸盐结晶存在为基础,其发作期血尿酸值不一定高,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计数与血尿酸呈正相关,但两者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诊时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的同时,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HA)方案和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23例病例均为初治病人,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平均为60.2×109/L,在给予ATRA诱导缓解的同时加用HA方案和糖皮质激素。未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预防性加肝素25mg/d皮下注射,发生DIC者给肝素25~50mg/d。结果:23例患者中,除1例因治疗第2天脑出血死亡外,余22例均在18~25d达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6%。结论:ATRA诱导缓解的同时加联合化疗和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防止高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和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且大大降低APL的早期病死率,明显缩短完全缓解时间,是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N)和膈肌起搏(DP)以及二者并用(N DP)对老年慢阻肺(COPD)病人膈肌功能的康复作用,并与传统的COPD治疗方法(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和DP均能使COPD膈肌功能得到恢复,肺功能明显改善,效果优于R,而N DP优于单纯应用N或DP,即N和DP并用存在着协同作用。N和DP治疗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4.
王永志  刘阳  崔炎 《河南中医》2019,39(10):1493-1496
崔公让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可概括为湿热瘀滞、血脉瘀阻、脾肾不足,其发病之根为肾阳虚,因肾阳虚而致脾阳不足,五谷精微不得运化,流入四末,瘀而化热,则见红、肿、热、痛。崔教授认本病辨证关键在于分清标本虚实,把握关节肿胀疼痛与脾肾不足,此为"执两",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即为"中"。崔教授将本病分为:湿热瘀滞证、血脉瘀阻证、脾肾不足证,以"执两用中"思想为指导,自拟祛痹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腹腔注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样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以利血平腹腔注射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以下简称精简方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上述各组大鼠均以利血平腹腔注射造模,同时分别予以蒸馏水、氟西汀、柴胡疏肝散精简方(柴胡9 g、白芍15 g、枳壳9 g、香附9 g)灌胃给药,连续14天,腹腔注射利血平与灌胃给药同时进行,每天1次。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以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抑郁状态,以热痛缩足潜伏期(以下简称热痛实验)、机械性撤足阈值(以下简称机械痛实验)测定其疼痛感觉。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 0. 01);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 0. 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明显降低(P 0. 01);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明显下降(P 0. 01);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增加,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重增加(P 0. 05);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 0. 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明显提高(P 0. 01);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 0. 01)。精简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重增加(P 0. 05);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 0. 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增加(P 0. 05);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提高(P 0. 05);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 0. 01)。与氟西汀组比较,精简方组大鼠在体重、强迫游泳实验、热痛实验、机械痛实验等行为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但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可通过抑制血清中致炎因子、增加抗炎因子的含量,提高疼痛阈值,缓解疼痛反应达到解郁止痛的功效,这可能是该方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8.
根据血清胱抑素C浓度推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章毅  王永志 《中国血液净化》2004,3(12):655-656,678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替代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推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留尿法测定120位患者的Ccr,同时测定血清Cys C的浓度.并按Ccr测量值的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将3组的Ccr同血清CysC浓度的样本均数进行比较.结果3组Ccr与血清CysC的样本均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作为GFR的内生标志物,由于其无需留尿、方法简单而优于Ccr,在临床应用Cys C替代Ccr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是脂质转运/脂多糖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关键作用,胆固醇逆向转运是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经血液运输至肝脏,CETP可促进胆固醇酯(CE)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合成部位转移至乳糜颗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而将LDL、VLDL中的甘油三酯(TG)转运至HDL中,CETP还可将富含TG的脂蛋白中的磷脂转运至HDL,CE通过LDL受体相关蛋白和肝脏中的受体进入肝脏清除.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与心肌梗塞临床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塞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85例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按梗塞前有无心肌缺血表现分为A、B两组。结果:A组心肌梗塞时心肌坏死范围、心肌酶峰值、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室壁瘤形成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B组,而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次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却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临床意义有:①使再次缺血的程度减轻。②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室颤阈。③缩小梗塞范围。④维持梗塞后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