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已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不适合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术前病例的筛选和评价对于TAVI非常重要。尤其是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解剖病变不同于三叶式主动脉瓣,手术难度更大,术前的筛选和评价更为重要[2]。系统、全面、准确地应用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QRS波时限临床意义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QRS波时限是一个简便而实用的临床指标。左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QRS波时限延长可能互为因果,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变宽对冠心病的诊断预后的判断可能比ST-T改变更有价值。QRS波时限可以协助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判断CRT疗效或CRT随访中QRS波时限也有重要作用。QRS波时限延长可能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QRS波时限延长是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或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QRS波时限对高血压患者及普通人群也有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传统的标准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近年来,一种基于二尖瓣叶"缘对缘"外科修复技术原理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MVR)——MitraClip被研发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该技术进展做一回顾。1 二尖瓣反流概述二尖瓣反流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  相似文献   
4.
在全世界心脏科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研究取得长足进步。2009年发表的CRT研究论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历年来最高的。一些临床试验样本境大、设计严谨、分析可靠,为临床上一些重要的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证据。另外有些研究虽然样本量小,但思路创新性十足,探讨的问题异常新颖,同样非常精彩。本文对2009年CRT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根部缺如的继发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了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02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主动脉根部缺如组和正常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一封堵器介入治疗,探究主动脉根部缺如组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主动脉根部缺如与边缘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右心重构明显改善,肺动脉压力下降,三尖瓣反流减少,但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结论:主动脉根部缺如的ASD的介入封堵治疗是安全可行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右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一例及其操作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病情简介 患者,男,75岁,因"反复胸闷乏力7年"人院.患者7年前起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偶伴有头晕,无黑朦晕厥.入院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老年退行性病变),NYHA 2级".入院体检:BP120/70 mm Hg,一般情况可,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临界大小,HR 70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腹部(一),四肢外周动脉搏动正常.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trial fibriUation (AF) on plasma levels of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ninty-on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minor CHF group (NYHA Ⅰ/Ⅱ class) and sever CHF group (NYHA Ⅲ/Ⅳ class). In addition,84 patients without HF (non-HF group)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The plas-ma NT-proBNP were assayed and the effect of AF on the NT-proBNP levels was analyzed to determine inde-pendent of NT-proBNP levels in 3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with AF in non-HF had higher NT-proBNP levels than those with sinus rhythm (SR) [(2.95 ±0.41) vs (2.21±0.44) ng/L, P < 0.01], and multi-variables 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age, AF and left atrial diameter (LAD) were independent determinants of NT-proBNP levels (P <0.001). NT-proBNP levels in minor CHF were also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F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SR [(3.26±0.40) ng/L vs (2.98±0.54) ng/L, P < 0.05] ; AF, LAD,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 (LVESD) and left vontric-ular eject fraction (LVEF) were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NT-proBNP levels (P < 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f NT-proBNP levels between patients with AF and patients with SR [(3.59±0.52) ng/L vs (3.56±0.55) ng/L,P =0.73] ; while age and LVEF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P < 0.05). In patients with LVEF < 0.40, AF had not significant affect on NT-proBNP lev-els [AF vs SR: (3.70±0.60) ng/L vs (3.46±0.56) ng/L,P >0.10]; however,AF patients with LVEF≥ 0.40, NT-proBNP levels were increased [AF vs SR: (3.08 ±0.57) ng/L vs (2.67±0.73) ng/L, P < 0.001].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F on plasma NT-proBNP was related with cardiac functions: in AF pa-tients without or with minor cardiac dysfunction (NYHA Ⅰ /Ⅱ class or LVEF≥0.40) ,NT-proBNP increased; in AF patients with sever cardiac dysfunction (NYHA Ⅲ/Ⅳ class or LVEF < 0.40), NT-proBNP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加,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西方发达国家,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c aortic stenosis,CAS)发生率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已成为老年人瓣膜置换的首要病因[1]。长期以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一直是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外科术后心脏瓣周漏(PV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本中心2009~2012年行经导管试封堵的PVL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入选12例患者,包括7例主动脉瓣PVL及5例二尖瓣PVL。其中,9例男性和3例女性,平均年龄(60±10)岁;9例有1个PVL,3例有2个PVL;7例PVL(最大的)为新月形,3例为椭圆形,2例为类圆形。操作成功率为83.3%,临床成功率为66.7%,10例操作成功的患者中有8例病例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提高1级以上。术后1个月,操作成功的患者PVL程度由术前平均3.1级降为1.3级(P=0.007),NYHA分级由平均2.9级降为1.8级(P=0.007),左室舒张末内径由56 mm降为52 mm(P=0.005),左房前后内径由69 mm降为60 mm(P=0.005),肺动脉收缩压由58 mm Hg降为43 mm Hg(P=0.01), NT-proBNP由1697 ng/L降至1066 ng/L(P=0.02),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25)。病例8术前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后出现造影剂肾病,给予床旁血液透析1周,肾功能无明显改善,后出现心功能恶化,最后死亡。病例6出现溶血,及肾功能一过性损害(肌酐最高至136 mmol/L)。结论初步结果显示,经导管介入封堵外科术后PVL虽然有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成功率及效果可以接受,可以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植入的动物实验方法,确定主动脉窦部造影的最佳投射体位,探讨经腹主动脉植入人工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健康杂种大白猪10只,经右侧股动脉送入猪尾巴导管行左心室造影,确定主动脉窦部造影的最佳投射体位,测量主动脉窦部的直径;经右侧股静脉送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心室,选择合适的起搏频率;经腹主动脉送入22F输送鞘管,观察经输送鞘管推送预载瓣膜支架球囊的可行性、安全性。结果: 左心室造影可在左前斜(30±2)°、头位(10±4)°清楚地显示主动脉窦部及冠脉开口。主动脉窦部的直径为(212±23) mm。实验动物可以耐受连续30 s的快速起搏(240~260次/min)。结论: 经腹主动脉途径植入人工主动脉瓣的方法可行、安全。在左前斜(30±2)°、头位(10±4)°可清楚地显示主动脉窦部。以240~260次/min的频率快速起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流对球囊的冲击,更好地实现瓣膜植入时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