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CT能谱纯化技术联合高级建模迭代重建(ADMIRE)对显示肺磨玻璃结节(GGN)及测量其体积的影响。方法 将20枚模拟GGN随机置于模拟成年男性的胸部体模肺中,以常规低剂量(A方案)及管电压Sn 100 kV能谱纯化技术(B方案)行CT扫描,并以滤波反投影法(FBP)及ADMIRE(强度1~5)进行重建;通过观察模拟GGN的CT值标准差(SD)、体积、体积相对误差(RVE)、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评估B方案的价值。结果 B方案各重建方式模拟肺GGN CT值SD均高于A方案(P均<0.05);相同方案不同重建方式所得CT值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相同方案不同重建方式模拟肺GGN CT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ADMIRE-4、ADMIRE-3、ADMIRE-5、ADMIRE-2、ADMIRE-1及FBP;相同重建方式下,B方案所获CT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均低于A方案(P均<0.05)。相同方案下,不同重建方式模拟GGN RV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基本随FBP及ADMIRE强度增高而呈递减趋势。以FBP、ADMIRE-1、ADMIRE-2及ADMIRE-3重建图像时,B方案模拟GGN 的RVE均大于A方案(P均<0.05)。A、B方案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51 mSv及0.12 mSv。结论 采用管电压Sn 100 kV超低剂量CT能谱纯化技术结合ADMIRE-4检测体模GGN,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维持图像质量及测量其体积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k V、低浓度对比剂结合使用迭代重建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CTCA受检者共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56.72±14.51)岁。将其随机分为A、B、C共3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不同碘浓度的对比剂:A组270 mg I/m L、B组350 mg I/m L、C组370 mg I/m L。A组管电压100 k V,B、C组管电压120 k V,3组管电流为200~250 m As。采用4分法主观评价影像质量;测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升主动脉根部的CT值,计算影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来客观评价影像质量。同时记录受检者的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DLP)、对比剂注射的容量和浓度,分别计算受检者辐射剂量和碘用量。3组受检者年龄、DLP、有效剂量(ED)、信号强度、噪声、SNR和CNR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性别、影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采用χ~2检验。结果 3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检者冠状动脉段显示质量达诊断需求者有1 210段(98.94%)。3组之间在冠状动脉各段显示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P=0.325)。3组中左、右冠状动脉及升主动脉根部的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DLP、ED和碘总量均低于B、C组(P0.05),相对于B组分别降低了约27.58%、27.58%、21.27%,相对于C组分别降低了约28.21%、28.21%、24.83%。结论低k V、低浓度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进行CTCA成像,能获得与常规CTCA一致的影像质量,同时明显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和注射的碘总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诊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肺栓塞(PE)的价值,并揭示PE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我院行CABG且术后临床怀疑PE而分别行CTPA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7例病人资料。CTPA采用横断面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行图像后处理,并记录栓塞的部位、个数及形态。下肢深静脉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并记录栓子的部位和数量。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对PE的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TPA共检出肺动脉栓塞15例,PE发生率为40.54%,其中单侧13例、双侧2例,单发7例、多发8例,大面积PE 4例,其中1例死亡。15例PE中有9例表现为肺动脉完全充盈缺损,6例呈中心型充盈缺损。CTPA显示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主肺动脉及亚段动脉的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6%、34.44%、13.33%和4.44%。15例PE病人经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深静脉血栓12例,血栓部位均位于腘静脉及以下水平,其中单侧8例,双侧6例;单发6例,多发8例。非体外循环CABG后PE病人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0.00%,PE的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CTPA检查能够明确诊断PE,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明确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助于追溯和提示栓子来源,综合运用两种技术对于非体外循环CABG后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PE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肋骨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本文研究中随机性选择天津市胸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78例肋骨骨折病例,对照分析X线片与双源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影像资料的诊断准确度。结果:经X线片诊断结果显示肋骨骨折者42例,可疑骨折10例,骨折总数126处;CT 3D VR诊断结果显示肋骨骨折者59例,可疑骨折者3例,骨折总数187处,CT 3D VR图像显示骨折例数、骨折总数均明显多于X线片结果(P<0.05)。结论:CT3D VR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特异性、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片,可准确定位骨折位置并直观显示骨折部位基本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图像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分析无肺栓塞双能量CT(DECT)肺灌注图像中灌注缺损的特征及其原因。方法:搜集行DECT肺灌注扫描而无肺栓塞的6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由两位影像科医生分析灌注缺损的原因,如线束硬化伪影、运动伪影、肺内实质病变、气肿、气体潴留等,记录灌注缺损数和占各肺段的比例;统计灌注缺损的形状、大小、边缘及原因。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灌注缺损的影像特征。结果:60例无肺栓塞受检者DECT肺灌注图像上共345个肺段发现灌注缺损,其原因为:线束硬化伪影(170个肺段)、心脏或膈肌运动伪影(140个肺段)及肺内病变等(35个肺段)。线束硬化伪影引起的灌注缺损主要分布在双肺上叶尖段和前段,多呈条带状灌注缺损;心脏运动伪影引起的灌注缺损主要位于右肺中叶内侧段和左肺舌叶上段,多呈新月形灌注缺损。结论:认识非肺栓塞引起的灌注缺损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DECT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优化256层螺旋CT扫描方案以检测持续性房颤病人左心房(LA)血栓。 方法 前瞻性选取因持续性房颤入院并需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125例,其中男71例,女54例,平均年龄(58.2±8.19)岁,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E 5组,每组25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MSCT)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MSCT检查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Bolus-Tracking扫描并对相同扫描范围进行延迟二次扫描,A~E组的延迟时间分别取15、25、35、45和55 s。对影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并计算各组LA、左心耳(LAA)、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右下肺静脉(RIPV)的平均CT值、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5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和影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2名影像诊断医师对5组扫描方案的影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组MSCT诊断LA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组MSCT检出LA血栓的诊断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采用25 s延迟时间进行二次扫描(B组)诊断LA血栓的敏感度(78.6%)、特异度(95.9%)、准确度(90.1%)、阳性预测值(88.1%)、阴性预测值(92.5%)和曲线下面积(AUC)(0.893)均最高。2名医师对A、B、C、E组的影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均较好(均κ≥0.75),D组评分的一致性中等。对各血管的CT影像进行客观评价,A、B、C组的平均CT值均高于D、E组(均P<0.05),其中B组的LA、LAA、RSPV、RIPV 平均CT值最高,A组的LSPV、LIPV平均CT值最高。5组间CNR和S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延迟二次扫描的256层螺旋CT扫描方案可以有效检出持续性房颤病人的LA血栓,推荐延迟时间采用25 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