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顾小秋  杜合娟 《安徽医药》2021,25(9):1835-1838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F)的价值及影响HAPVF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9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HAPVF分为HAPVF组和非HAPVF组.统计PHC病人HAPVF的发生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A评估PHC病人HAPVF的准确性,此外分析与HAPVF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29例PHC病人经DSA检查检查共发现40例HAPVF(占31.0%),其中周围型17例(占42.5%),中央型23例(占57.5%);经MSCTA检查37例HAPVF病人获得了正确分型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与DSA检查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5);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了4个(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合并肝硬化)与PHC病人并发HAPVF有关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10.341,P<0.001)、肿瘤最大径(OR=3.385,P=0.037)、合并肝硬化(OR=4.440,P=0.028)为PHC病人并发HAPVF的危险因素.结论 PHC病人出现HAPVF的发生率高,MACTA可发现HAPVF并对其分型做出正确评估,能用于指导治疗.此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径、合并肝硬化等均为影响PHC病人并发HAPV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矛盾意向训练联合睡眠限制法干预对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8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87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矛盾意向训练联合睡眠限制法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1周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1周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矛盾意向训练联合睡眠限制法干预有助于改善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病理学检测对所研究的肝纤维化进行分期,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超声检测,评估或计算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数值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S1、S2、S3和S4的患者数分别为36例、22例、12例和20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的S1与S2、S3与S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ZSI对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肝脏实质回声,且ZSI对肝纤维化分期为S3时具有最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临界值为28.36 m/s。结论超声ZSI指标对于乙肝肝纤维化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密码子优化能否增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的氨基酸序列,在不改变其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设计并人工合成了密码子优化的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到核酸疫苗载体pSW3891中,构建了密码子优化的表达MHBs核酸疫苗(命名为:pSW3891/MHBs/adr/opt,简称opt).用上述核酸疫苗与表达野生型MHBs核酸疫苗(命名为:pSW3891/MHBs/adr,简称adr)及空载体质粒pSW3891一起瞬时转染293T细胞,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MHBs的表达.采用肌肉注射法,以opt、adr及pSW3891,分别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用EIJSA方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HBs抗体的滴度,ELISPOT法检测免疫小鼠表面抗原特异性分泌IFN-γ的脾细胞.结果:opl和adr均可在体外293T细胞中高效表达,且opt的蛋白表达量要高于野生型.opt免疫组小鼠特异性抗体滴度和免疫小鼠表面抗原特异性分泌IFN-γ脾细胞数量都要显著的高于adr免疫组小鼠.结论:密码子优化可以增强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在体外的蛋白表达量及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CDFI)在肝癌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指导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62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明确为肝癌患者资料,经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后,适用该仪器在相同条件下,沿相同切面方向做对比观察分析。62例患者的73个结节,其中的53例的62个结节,行超声引导下放射性同位素钇90放疗,部分患者配合无水酒精治疗。9例11个病灶仅行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治疗。将治疗前后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血供变化、血流分布等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例肝癌患者的73个肿块,经治疗86.30%的肿块明显缩小。治疗前62例患者中80.65%结节显示肿块内有血流,9例肝转移癌中44.44%有瘤内血流;治疗后0级64.52%明显高于治疗前0级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6,P0.05),而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20(32.26%)例、21(33.87%)例、16(25.81%),多于治疗后的15(24.19%)例、9(14.52%)例、9(14.52%)例,其中Ⅱ级血流分级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观察到药物多分布于血管周围,经无水酒精治疗后,2~3周内血流明显减少,放射性同位素钇90治疗后1个月血流明显减少,治疗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回声增强,与血流的较少或消失及肿块缩小或消失相一致。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化可以观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作为超声能引导肝癌的介入性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线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qHBcAb)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及其对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91例(HBV-ACLF组), 并纳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例(CHB组)及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50例(HBV携带组)为对照, 收集qHBcAb、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 DNA等基线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将qHBcAb、HBsAg和HBV DNA数据进行对数转换。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qHBcAb水平与生存结局的相关性;随访90 d, 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qHBcAb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HBV-ACLF组基线qHBcAb水平为(4.83±0.42)IU/ml, 高于CHB组[(4.59±0.54)IU/ml]及HBV携带组[(3.86±0.74)IU/ml](P均&l...  相似文献   
7.
黄文娟  杨燕  胡敏  杜合娟 《妇幼护理》2022,2(22):5178-5180
目的 探究基于 NRS2002 营养风险评估基础的营养干预策略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肝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 8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基于 NRS2002 营养风险评估基础采取营养干预策略。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营养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 察组干预 3 个月后 ALB、PA、TRF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 3 个月后 ALT、TBIL、PT 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 NRS2002 营养风险评估基础的营养干预策略用于肝硬化患者护理可有效 改善其营养状态和肝功能,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凝血酶Ⅲ活性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生存情况、发生出血和血栓的相关性,探讨抗凝血酶Ⅲ活性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130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肝功能指标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观察患者90 d生存情况。监测入院时和入院后2、4、8周的抗凝血酶Ⅲ活性值,记录患者粪便隐血和股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风险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入院后观察90 d,130例患者中死亡56例,20例(15.38%)出现粪便隐血阳性,15例(11.54%)有股静脉血栓。死亡组患者的基线抗凝血酶Ⅲ活性为(17.89±13.68)%,低于生存组的(36.03±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5,P<0.01)。粪便隐血阳性患者和粪便隐血阴性患者的基线抗凝血酶Ⅲ活性分别为(18.26±11.52)%和(25.06±10.97)%;有股静脉血栓患者和无血栓形成患者的基线抗凝血酶Ⅲ活性分别为(17.55±10.33)%和(32.48±1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6、8.090,均P<0.01)。动态监测患者抗凝血酶Ⅲ活性发现,死亡组患者抗凝血酶Ⅲ活性呈下降趋势,生存组患者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2、0.401,均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INR[比值比(odds ratio,OR)=1.364,95%CI 1.078~1.726,P=0.010]和基线抗凝血酶Ⅲ活性(OR=0.930,95%CI 0.906~0.954,P<0.01)是影响ACLF患者90 d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抗凝血酶Ⅲ活性预测患者90 d生存结局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 0.773~0.952,P<0.01),临界值为25%。抗凝血酶Ⅲ活性≥25%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抗凝血酶Ⅲ活性<25%的患者(χ^2=58.20,P<0.01)。结论抗凝血酶Ⅲ活性可能与患者发生粪便隐血阳性和股静脉血栓有关。抗凝血酶Ⅲ活性是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当抗凝血酶Ⅲ活性<25%时,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和C4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87例,按病情分为缓解期44例、活动期43例。两组的肝功能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的补体C3、C4、Ig A、Ig G、Ig M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并进行肝脏穿刺病理组织检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ALT、AST、TBIL、DBIL、GGT、ALP和Ig G水平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血清补体C3、C4表达水平均低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C3表达水平与AST、TBIL、DBIL水平呈现负相关(P 0.05);所有患者C3表达水平与ALT、GGT、ALP水平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4表达水平与ALT、AST、TBIL、DBIL、GGT、ALP水平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C4表达水平与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呈现负相关(P 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血清补体C3、C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