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并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有差异,对其余抗生素无显著性差异;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药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对其余抗生素无显著性差异;嗜麦芽窄食单胞苗除对左旋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菌较高。结论:纸片法不宜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检测;VITEK—AMS不宜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他啶、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检测;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可做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及急救经验的积累,一些以往需截肢的伤肢经过积极治疗,避免了截肢。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筛查中的应用以及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633例疑似HDN患儿进行检测,用经典抗球蛋白法做对照。结果:633例筛查实验微柱凝胶技术阳性率为30.5%,28%为ABO-HDN,2.5%为RH-HDN,其中直接抗球蛋白实验阳性率为6.8%,患儿红细胞抗体放散实验阳性率为30.5%(抗A抗体阳性89例,抗B抗体阳性45例,抗AB抗体阳性43例,抗D抗体阳性10例,抗E抗体阳性6例),血清游离抗体鉴定阳性率为13%,而经典抗球蛋白法的直接抗球蛋白实验阳性率为3%,患儿红细胞抗体放散实验阳性率为仅为24.7%。结论:在温州地区的HDN以ABO-HDN最为常见,抗体分布特征为抗A抗体〉抗B抗体〉抗AB抗体〉抗D抗体〉抗E抗体。新生儿溶血微柱凝胶技术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能够检出经典抗球蛋白法所不能检出的阴性标本,是直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阴性孕妇中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Rh阴性孕妇42例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比较贮存式自体输血组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dRBC、Hb、Hct、PLT数量差异,并观察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结果42例妊娠晚期Rh阴性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天血常规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母婴预后良好,认为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佩佩  裘晓乐  徐克 《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细菌感染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6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并与病毒感染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5.0μg/L和90.0 mg/L;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中位数分别为1.8μg/L和55.3 mg/L;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以PCT〉0.5μ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85.3%(29/34);以CRP〉8 m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73.5%(25/34)。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王月唑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王月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纸片法和VITEK-AMS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存在缺陷;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王月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胱抑素-C(Cys C)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sP-sel和Cys-C水平及随访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sel及Cys-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60%)低于对照组(21.69%)(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PCI再辅以丹红注射液可提高AMI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sP-sel和Cys-C水平,且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评价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唾唑的药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唾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纸片法和VITEK—AMS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存在缺陷;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qnr基因在临床分离的三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布,研究qnr阳性株的质粒特性和流行播散情况.方法 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 (qnrA、qnrB、qnrC、qnrD、qnrS),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比对以确定基因型;.对qnr基因阳性菌株进行接合转移试验,探讨qnr基因的可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同源性及流行播散情况.结果 301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qnr阳性菌株14株,其中2株同时携带两种基因,qnrA、qnrB、qnrS基因分别检出5、2、9株;14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qnr阳性菌株17株,其中1株同时携带两种基因,qnrA、qnrB、qnrS基因分别检出1、11、6株;173株阴沟肠杆菌中共检出qnr阳性菌株57株,其中3株同时携带两种基因,qnrA、qnrB、qnrS基因分别检出14、36、10株;所有菌株中均未检出qnrC和qnrD基因;接合转移试验结果显示,14株qnr基因阳性的大肠埃希菌、17株qnr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和57株qnr阳性阴沟肠杆菌中分别有4、3和26株体外接合成功,qnrB阳性阴沟肠杆菌中少数菌株存在同源性,大多呈散发流行趋势.结论 临床肠杆科细菌中存在qnr阳性菌株的流行,总体以qnrB为主;qnr基因在喹诺酮类耐药和敏感菌株中均存在,喹诺酮类药物敏感菌株中qnr基因的检出值得关注;qnr基因可通过其所在质粒进行水平转移;携带qnrB基因的阴沟肠杆菌大多无同源性,呈散发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Rh(D)阴性孕妇42名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比较贮存式自体输血组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 d RBC、Hb、Hct、Plt数量,并观察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结果 42名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 d血常规主要指标RBC、Hb、Hct、Plt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母婴预后良好,认为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