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比较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常规CT和螺旋CT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螺旋CT对FNH的诊断价值,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其中2例行常规CT,4例行螺旋CT检查。结果平扫两种方法表现相似,均呈边缘模糊的略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常规CT2例均呈略高密度灶,延迟4min后呈略低密度,其中1例病灶中央低密度疤痕区有延迟强化。螺旋CT增强后4例动脉期病灶均有明显强化;门脉期2例呈略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延迟期3例呈等密度,1例呈略低密度;2例动脉期扫描可见平扫低密度疤痕区有明显强化的放射状血管影,1例有延迟强化。表明常规CT对FNH定性困难,螺旋CT多期扫描在F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动态cT改变及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探讨CT复查的适当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改变及临床资料。结果伤后6h之内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44.2%有变化,伤后6~24h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20.4%有变化,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T复查,35.2%的病人出现颅内迟发性损伤。结论外伤6h之后的CT较6h以内CT结果更能反映损伤程度和范围。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即时进行动态CT观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影像分析探讨鼻咽癌咽周间隙的浸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与远处转移的关系,为临床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方法:回顾性研究5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CT及MR表现,将影像检查结果按咽周间隙有无浸润分为浸润组和无浸润组,通过卡方检验法对两组病人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茎突后间隙受侵及咽后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1),茎突前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鼻咽癌原发灶中,侧壁受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最高,为83.3%,其次是顶后壁,为71.9%;鼻咽癌周围组织侵犯病例中,口咽、喉咽、后组颅神经受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比例与阴性比例差别显著。远处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鼻咽癌咽周间隙浸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胃部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胃部病变的应用价值及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3 5例患者进行不同含气量胃螺旋CT扫描及工作站后处理 ,获得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面覆盖成像 (SSD )、透明成像 (Raysum )三种图像 ,逐一与胃镜 /手术证实。结果 :CTVE、SSD对病灶的检出率相同 ,均为 86% (3 0 /3 5 ) ,Raysum的病灶检出率为 66% (2 3 /3 5 ) ,前两者与后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 0 4cm的隆起病灶 ,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均为 10 0 %。不同含气量对不同部位的胃壁显示不同 ,大气量比小气量显示好。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是一种无创、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在对病灶的解剖定位、肿瘤的TNM分型方面是胃镜较好的补充手段 ,以SSD为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年龄分布、肿瘤解剖部位以及转移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经手术或肠镜活检经病理证实的CRC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36例伴发2型糖尿病,将其定为CRC伴糖尿病组,剩余120例为CRC非糖尿病组,此文结合CT重点分析CRC伴发糖尿病的发病率、年龄分布、肿瘤解剖部位及转移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CRC与糖尿病共病的粗略发病率占23.08%,经年龄构成结构进行调整后,得出2型糖尿病的标准患病率为5.76%,明显高于1995至1997年全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3.2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伴发糖尿病组CRC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占43.5%,较非糖尿病组23.33%转移率高,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C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70~80岁为多发年龄段,远端结肠癌伴发糖尿病概率高,CRC合并糖尿病时更容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运用多排螺旋CT(MSCT)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方法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小肠病变22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大量口服2.5%等渗甘露醇液,行16排螺旋CT二期容积扫描,运用后处理软件重组后显示病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腹部放射诊断医师分析比较单纯横断位以及横断位结合MPR、CPR图像,评价两种方法对病灶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对病灶特征显示的完整性.结果 单纯横断位定位准确率为68.2%(15/22),而横断位结合MRP、CPR定位判断准确率为95.5%(21/22),有显著性差异(P<0.05).MPR、CPR能准确、完整地显示病变处肠腔内外结构及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结论 MSCT对小肠病变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检查方法,MRP、CPR重组方法对小肠病变的定位及诊断有明显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黏液胃癌(MGC)及非黏液胃癌(NGC)淋巴结大小与转移的关系及CT征象。方法:分析我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黏液胃癌病人的CT资料,同时将从520例非黏液胃癌中按年龄、性别配对的38例作为对照组,重点分析两组病例淋巴结大小及阳性转移率的异同,采用χ^2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习文献并讨论MGC的术前CT诊断价值。结果:MGC组淋巴结检出数量及阳性率均较NGC组高,分别是53%、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mm、6—9mm大小淋巴结的阳性转移率:MGC与NGC两组分别为29%、57%与11%、32%,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mm淋巴结检出率及阳性转移率MGC亦较NGC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肿瘤体积MGC较NGC大;CT增强MGC以内层明显强化,中外层以低密度为主,NGC以均匀强化为主,结论:〈10mm的淋巴结MGC较NGC更易发生阳性转移,对术前趋向于MGC的淋巴结观察要十分仔细,不能忽略≤10mm的淋巴结阳性转移率。肿瘤大小、大体病理类型、强化方式等CT征象有助于MGC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部CT检查的最佳肺窗显示技术。方法:对215例胸部CT检查病人(包括肿块n=57,结节n=78,炎症n=38,其他病变n=42)分别用①宽窗加图像边缘强化(image enhance,简称IE)、②宽窗、③窄窗加IE、④窄窗四种窗技术显示,并进行比较分析;宽窗为W1600HU/L-450HU,窄窗为W800HU/L-650HU;全部病例采用螺旋扫描,层厚10mm,Pitch1-1.5:1。结果:肿块、结节、炎症病变均以宽窗加边缘强化为最佳显示,能充分显示病变的质感、边缘及钙化,立体感强;宽窗较窄窗或窄窗加IE在显示病灶质感、钙化、立体感方面好一些;窄窗或窄窗加IE能显示高反差肺纹理,但对多数病例无益于诊断。结论:宽窗加边缘强化是常规胸部CT检查的最佳肺窗技术,能大大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比较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常规CT和螺旋CT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螺旋CT对FNH的诊断价值。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其中2例行常规CT,4例行螺旋CT检查。结果:平扫两种方法表现相似,均呈边缘模糊的略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常规CT2例均呈略高密度灶,延迟4min后呈略低密度,其中1例病灶中央低密度疤痕区有延迟强化,螺旋CT增强后4例动脉期病灶均有明显强化;门脉期2例呈略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延迟期3例呈等密度,1例呈略低密度;2例动脉期扫描可见平扫低密度疤痕区有明显强化的放射状血管影,1例有延迟强化,表明常规CT对FNH定性困难。螺旋CT多期扫描在F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0.
徐覃莎  王少石 《贵州医药》1993,17(3):132-133
我们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病(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Ca~(2+)、Na~+浓度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血压组血清游离Ca~(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而Na~+则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且Ca~(2+)、Na~+之间在高血压组呈显著负相关。提示高血压病人血清游离Ca~(2+)浓度降低,而Na~+在其发病过程中参于了Ca~(2+)的异常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