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材料和方法:取本院100名献血员不抗凝血标本,分离出血清,分别用A、B型物质(唾液)中和后,和相应的A、B型红细胞(均由三名献血员同型红细胞混合制成),分别用盐水介质,胶体介质、木瓜酶  相似文献   
2.
单采血浆术是提供血浆的一种主要方法。常规使用双程法,采浆400~500ml约需60~90min。从85年6月起,我们试用在采第一袋全血后输给等量生理盐水,可缩短时间1/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皮肤科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 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肤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症状积 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肤屏障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4、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gE、 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灼热、瘙痒、疼痛、干皱以及紧胀症状积 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 性皮炎效果较佳,可有效促进皮肤屏障功能及皮损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microRNA是一组非编码的单链小RNA,与转录后的基因抑制有关.它们和靶mRNA的3'UTR结合后可以影响翻译或转录物的稳定性.研究表明,miRNA可以调节很多生理发育过程.有关其与皮肤疾病的报道表明,miRNA和皮肤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创伤愈合均存在着一定联系.随着对miRNA和皮肤疾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找到这些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高脂摄入对丰宫并殖吸虫感染所致大鼠肺损伤的缓解作用,并初步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4A1(cytochrome P450 4A1, CYP 4A1)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感染+普通饮食组(12只)、感染+高脂饮食组(12只)。正常对照组大鼠普通饮食喂养,不予其他任何处理;感染+普通饮食组、感染+高脂饮食组每只大鼠均经腹壁皮下注射8条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随后分别给予普通饮食、高脂饲料喂养。饲养28周后处死3组大鼠,收集血清及肺组织。大鼠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损伤程度,并进行肺泡炎半定量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肺组织中CYP 4A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丰宫并殖吸虫感染28周后,与感染+普通饮食组相比,感染+高脂饮食组大鼠肺泡壁增厚、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轻,未见肺泡实变;感染+普通饮食组肺泡炎半定量评分[(2.200±0.289)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及血脂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astro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GEVB)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综合科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的发生GEVB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出血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未发生GEVB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未出血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RDW、PLT、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血脂相关指标,然后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RDW和血脂对GEVB的影响,最后用ROC曲线判断其诊断效能。  结果  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RDW升高,TG、TC、HDL-C、LDL-C、ApoA1、ApoE降低(均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DW是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367, 95%CI:1.141~1.639),TC是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的独立保护因素(OR = 0.437, 95%CI: 0.262~0.728)(均P < 0.05)。通过绘制ROC曲线提示,RDW诊断GEV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P < 0.05),最佳临界值15.25%,敏感度为86.7%、特异性为63.3%;TC诊断GEVB的AUC为0.789(P < 0.05),最佳临界值2.765 mmol/L,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75.0%。  结论  RDW及TC对于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因肝硬化2/3级腹水住院的患者短期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82例因肝硬化2/3级腹水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及入院首次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入院后90 d内临床转归情况,包括住院时间超过28 d、距入院28 d内非计划再住院、90 d内病死(含28 d内病死),进行相应分组后通过单因素筛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上述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最后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判断其影响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 (1)MELD-Na(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odium, MELD-Na)评分(OR=1.087, 95%CI:1.006~1.175)和r-谷氨酰基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 GGT)(OR=1.004, 95%CI:1.002~1.007)分别是住院时间超过28 d、距入院28 d内非计划再住院和28 d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明显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期间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225例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损伤程度分为A组(120例,无肝损伤或轻度肝损伤)和B组(105例,中度或重度肝损伤)。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代谢相关指标、血细胞分析、肾功能、乙肝相关病原学等实验室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筛查得到的指标全部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结果  (1)A组 vs B组:男性占比(76.67% vs 87.62%)、HBeAg阳性占比(49.17% vs 53.91%)、CHOL[(4.89±0.95)mmol/L vs(4.23±1.17)mmol/L]、HDL-C[1.10(0.94~1.28)mmol/L vs 0.90(0.53~1.18)mmol/L]、LDL-C[3.03(2.52~3.60)mmol/L vs 2.70(2.05~3.19)mmol/L]、PLT[(202.47±60.79)×109/L vs(173.37±60.89)×109/L]、BUN[4.51(3.83~5.41)mmol/L vs 3.92(3.37~5.02)mmol/L]、UA[369.00(314.00~421.00)μmol/L vs 338.50(292.00~397.25)μmol/L]、Ln(HBV-DNA)[12.79(7.82~17.31)IU/mL vs 15.44(12.64~17.76)IU/mL]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PLT[OR(95%CI) = 0.993(0.987~0.999)]、BUN[OR(95%CI) = 0.726(0.565~0.932)]、UA[OR(95%CI) = 0.994(0.990~0.998)]、HDL-C[OR(95%CI) = 0.175(0.060~0.510)]每下降1个单位,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7%、27.4%、0.6%、82.5%;Ln(HBV-DNA)[OR(95%CI) = 1.138(1.045~1.239)]每升高1个单位,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可能性增加13.8%,均P < 0.05。  结论  HBV-DNA、HDL-C、BUN、UA、PLT是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室移植法重建小鼠毛囊,观察细胞成分对毛囊再生的影响。 方法 取0 ~ 2 d的C57BL/6乳鼠背部皮肤,胰酶消化后分离表真皮,再分离出毛囊上皮细胞。实验分表皮细胞混合毛囊胚芽组、真皮细胞组、表皮细胞混合毛囊胚芽 + 真皮细胞组、毛囊上皮细胞 + 真皮细胞组。用小室移植法接种于裸鼠背部,并于移植后1、2、4、8周观察变化,HE染色观察毛囊组织学形态。 结果 小鼠毛囊细胞移植1周时,背部小室开始脱落,伤口结痂;2周时除表皮细胞组外,另3组均长出了短小的毛发,镜下可见毛囊样结构;4周及8周时除表皮细胞组外,均长出了正常的毛发,表皮细胞与真皮细胞混合组及毛囊上皮细胞与真皮细胞混合组毛发生长情况良好,优于单独的真皮细胞组。 结论 毛囊细胞小室移植后可形成新的毛囊,上皮细胞及真皮细胞在毛囊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毛囊; 毛囊重建; 鼠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