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脊髓遭受损害并使其运动、感觉、反射等主要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类损伤[1]。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其中,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脊髓损伤后的导尿方法已得到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3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PT、OT),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肌力训练,联合吸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六字呼吸训练。练习3个月后,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干预后的FVC、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FEV1、MVV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均P0.05);训练组与对照组间、联合组与训练组间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MIP、PI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患者干预后的MIP、PIF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及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MIP、PI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的吸气肌训练相比,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吸气肌训练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肌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和膈肌抗阻训练,吸气肌训练和膈肌抗阻训练均每日1次,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吸气肌肌力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Berg平衡量表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呼吸肌肌力、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后,呼吸训练组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指数、Fugl-Meyer评分和Berg平衡评分分别为61.80%、75.00分和38.00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吸气肌肌力指数与FMA评分(r=0.649, P<0.001),Berg平衡评分与FMA评分(r=0.607, P<0.001),吸气肌肌力指数与Berg平衡评分(r=0.475,P<0.005),3者间均呈显著相关性。 结论 吸气肌训练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水平,同时还可促进其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58例伴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呼吸训练,包括呼吸控制训练、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和阈值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2组患者均训练6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FDA)、最长声时(MPT)测定、最大数数能力(MCA)测定和肺功能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训练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DA评分(8个项目)较训练前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中除呼吸项目其余7个项目评分较训练前也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FDA评分中呼吸、唇的运动、软腭运动、喉的运动、舌的运动和言语6个项目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0.05);2组患者MPT和MCA值较训练前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MPT和MCA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FVC、PEF和MIP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仅FVC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综合呼吸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性构音障碍,改善言语与呼吸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中关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370例MP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冲击波组与激痛点注射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0.35,95%CI(-1.02,0.32),P=0.30]。体外冲击波组较其他治疗组(电针、推拿按摩、牵伸训练)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疼痛[MD=-0.78,95%CI(-0.99,-0.58),P0.00001]。体外冲击波组与安慰剂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1.15,95%CI(-3.18,0.88),P=0.27],但结合森林图中黑色菱形的重心偏移程度可知治疗效果更倾向于体外冲击波组。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优于激痛点注射、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将入组的96例亚健康状态病例分为4组,分别给予处理因素干预。治疗组施加脊背部的整脊、四维牵引调曲及运动疗法整体治疗方法,规定疗程结束后,继续每天一次的运动疗法,另外三组对照组分别施加背部整脊、四维牵引、运动疗法。在规定疗程(12次)结束后及治疗后三个月,按照统一疗效标准评定各组治疗效果。三个月后评价结果表明:自拟的一套运动疗法在预防亚健康复发、维持治疗效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接受康复训练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运动想象联合呼吸训练组(简称联合训练组)、呼吸训练组及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12周。呼吸训练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每次30 min,每日2次,每周10次,共12周。联合训练组26例患者在呼吸训练组基础上再行运动想象训练,每次15 min,每日2次,每周10次,共12周。3组患者在训练前后均进行吸气肌功能与肺通气功能评定,测定最大吸气压(MIP)、吸气峰值流速(PIF)、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数据。[结果]在康复训练12周后,联合训练组与呼吸训练组的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训练组在改善FVC、MVV、FEV1指标方面优于呼吸训练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吸气肌功能和肺通气功能,且运动想象联合呼吸训练和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吸气肌功能和肺通气功能作用更佳,吸气肌功能和肺通气功能是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吸气肌功能和肺通气功能,进而提高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道廓清技术结合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对脑干出血后肺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脑干出血后伴有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气道廓清技术、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观察训练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6个周的训练后,该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指数、肺的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内所呼出的气量(FEV1)、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气道廓清技术结合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干出血患者的肺功能,特别针对有肺功能障碍的脑干出血患者,临床操作相对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9例,根据吸气肌肌力百分比(实际肌力指数/预计肌力指数)将患者分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组(<50%)和对照组(≥50%)。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脑卒中部位、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史)、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是否有吞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和简化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的运动和平衡能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139例患者中,呼吸肌功能障碍者81例(占58.27%)。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部位(是否涉及脑干)、是否伴有吞咽障碍、FMA评分和BB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伴有吞咽障碍、FMA评分和BB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伴有吞咽障碍为危险因素,FMA评分和BBS评分高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 脑卒中后部分患者会存在呼吸肌功能障碍,伴有吞咽障碍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FMA评分和BBS评分高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全球每年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10.4—83人/100万人[1]。SCI患者常在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等方面遗留功能障碍[2]。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SC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躯体神经活动之间的协调性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